-
公开(公告)号:CN11082329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209043.X
申请日:2019-11-30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IPC: G01D21/02 , G01F23/296 , G08C17/02 , H04W4/38 , H04W4/70
Abstract: 一种水库坝前垂向水温无线监测装置,它包括坝前监测系统、远端水库管理系统,坝前监测系统包括主悬臂梁、次悬臂梁,次悬臂梁设置在主悬臂梁上方,且次悬臂梁的前延伸端设有滑轮;次缆绳和监测链的一端连接并缠绕于卷线机上,另一端绕过滑轮并朝外下垂;主缆绳一端与主悬臂梁另一端、另一端设有铅鱼,在监测链上设有若干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本发明提供的水库坝前垂向水温无线监测装置不仅技术成熟、结构简单、造价低、布置方便,且操作方便,运行维护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417106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10850972.9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A01K6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口铜鱼的麻醉方法,适用于圆口铜鱼的人工繁殖,包括以下步骤:1)规格分类:圆口铜鱼禁食24 h后,用消毒过的捞网捞取圆口铜鱼并称量体重,将110‑160 g的圆口铜鱼放入已消毒的养殖缸中用于麻醉;2)暂养:分类后的圆口铜鱼暂养9‑11 d以恢复体质,正常摄食后进行麻醉;3)将圆口铜鱼放置在100‑180 mg/L的MS‑222溶液中,水温为16.1‑16.5℃,麻醉时间为86‑163 s。本发明通过有效麻醉处理,可降低圆口铜鱼强烈的应激反应,使得圆口铜鱼在驯养过程中的称量、标记和人工繁殖等操作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52681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88906.7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A01K6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暂养、游泳行为观测与游泳能力测试结构,包括供水系统,其进水端与水源连接,供水系统的出水端连接游泳能力测试区,该区包括透明通道,其靠供水系统端设有稳流格栅,透明通道内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红外监测系统,所述游泳能力测试区的下游为游泳行为观测与暂养区,该区包括上游的进水渠和下游的出水渠,周围设有墙体,内部设有浅滩区和深潭区,出水渠上游设闸门和拦鱼网。相比于室内的鱼类游泳能力测试装置,本发明以河道水为水源,使得其结构内的环境更贴近天然环境,可以用于测试野生鱼,还可以解决鱼类游泳能力测试流速环境单一、空间狭小仅用于个体试验的问题,可应用于鱼类群体游泳能力与行为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41710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50972.9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A01K6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2 , A01K6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口铜鱼的麻醉方法,适用于圆口铜鱼的人工繁殖,包括以下步骤:1)规格分类:圆口铜鱼禁食24 h后,用消毒过的捞网捞取圆口铜鱼并称量体重,将110-160 g的圆口铜鱼放入已消毒的养殖缸中用于麻醉;2)暂养:分类后的圆口铜鱼暂养9-11 d以恢复体质,正常摄食后进行麻醉;3)将圆口铜鱼放置在100-180 mg/L的MS-222溶液中,水温为16.1-16.5 ℃,麻醉时间为86-163 s。本发明通过有效麻醉处理,可降低圆口铜鱼强烈的应激反应,使得圆口铜鱼在驯养过程中的称量、标记和人工繁殖等操作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067359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010983106.3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悬移质含沙量采样技术领域的适用于山区河流的手持自沉式悬移质采样器及其操作方法,技术方案为:伸缩式连接杆连接手持杆和悬移质横式采样器;连接悬钩连接悬移质横式采样器和体积调节式悬桶;悬移质横式采样器的密封盖以与储水器的连接处为轴上下旋转,采样器开闭连接绳索提拉密封盖连接;体积调节式悬桶的上部设有进水口,底部为设有出水口的承接平台,内部设有可贴桶壁滑移的移动盘;移动盘提拉绳索可提拉移动盘。本发明具有重量小,便于携带,易于组装拆卸,并利用河流水体自重使悬移质采样器自动下沉入水的特点,提高了工作者手动自由采取悬质样品的工作效率,减轻操作者在山区调研的负重。
-
公开(公告)号:CN112227293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0960049.7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西华师范大学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鱼道模型,其包括水槽、隔板、导流组件、阻流板、水泵和防出笼;隔板包括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导流组件包括上坡导流块和下坡导流块;上坡导流块和下坡导流块分别安装在位于横向隔板纵向相对两侧的水槽内槽底;上坡导流块和下坡导流块的坡面上均安装有阻流板;水泵设置在位于纵向隔板横向另一侧的水槽内槽底,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防出笼放置在水泵的外顶部且位于上坡导流块的坡顶一侧,防出笼的上部高出上坡导流块的坡顶。本发明可以通过小型实验有效验证过鱼效果,旨在模拟鱼类逆流而上的成功率,进而对现有过鱼道和即将建设的过鱼道的设计进行改善,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和降低实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350170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47880.0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生态流量下泄功能的低水头坝鱼道,设置在远离引水闸的一侧,包括:上游进水口段、鱼道和补水通道,鱼道和补水通道在上游和下游处并排设置,上游进水口段在上游处与鱼道、补水通道相连接,其中活动连接有导鱼栅;鱼道为斜坡段,其中依次设有第一上游闸门、多个隔板和第一下游闸门;补水通道为斜坡段,其在下游处与鱼道之间设有多根补水管,补水管中设有补水管闸门;补水通道中依次设有第二上游闸门、补水管闸门控制机构、拦鱼堰和第二下游闸门,补水管闸门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补水管闸门的开度。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不仅实现了生态流量下泄措施与过鱼建筑物的完美结合,而且进一步提高了鱼道工程的功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26815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90057.9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对光的行为反应测试结构,包括供水系统,其进水端与水源连接,供水系统的出水端连接到试验暗房内,试验暗房内包括至少三条光反应行为测试段,光反应行为测试段的下游端连接到仿自然暂养池,光反应行为测试段靠供水系统端设有稳流格栅,另一端设有红外监测系统,纵向轨道位于光反应行为测试段和仿自然暂养池的上方,仿自然暂养池上方还设有横向轨道,纵向轨道和横向轨道上均安装有灯,光反应行为测试段和仿自然暂养池的上方均安装有摄像机。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测试结构功能不全面,不能用于同时进行不同光色、照度、闪烁频率等光因素对鱼类行为影响的测试试验,同时还能满足鱼类群体行为反应测试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938624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278801.4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E02B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性集运鱼平台及解决水电站阻碍鱼类上溯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水电站尾水下泄对坝下江段上溯鱼类具有吸引作用,但较高流速的尾水会形成屏障阻碍鱼类上溯的现象,在尾水下游鱼类上溯到达的最前沿位置下游区域新建集诱鱼通道,并在通道内增设相关集诱鱼措施、观测设备以及提升转运设施,实现坝下鱼类诱集、观测和转运等目的,然后通过汽车转运至坝上库区江段放流,减缓大坝对坝下鱼类上行的阻隔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624683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858915.X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云南华电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野生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驯养成活率的运输和检疫方法。步骤是:1)出产地检疫:采用亚甲基蓝和抗生素浸泡检疫,每天换水和换药;2)长途运输:运输用水添加抗生素和MS-222;3)驯养检疫:前阶段检疫用药与产地检疫相同,投喂生物饵料驯食。后阶段在面团料中均匀混合青蒿素和磷酸萘酚喹;4)日常管理:每天观察鱼体,检测水质主要指标;5)疾病防治:针对体表伤口、细菌性疾病、水霉病、小瓜虫病、绦虫病,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方法易行,操作简便,有效的提高了长途运输和检疫期间的成活率高达90%以上,同时为下一阶段的驯养成功打下了基础,使得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人工繁殖工作顺利的开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