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突水突泥地质灾害的三维模型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33775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26726.1

    申请日:2015-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突水突泥地质灾害的三维模型试验装置,包括下支撑架、轴压加载装置、围压加载装置、模型试样部件,围压加载装置设置在下支撑架顶部,通过调压阀向围压室内充高压气体或水压,从而对模型试样施加围压。模型试样部件设置在围压加载装置内,通过向其下方活动压板中的环形积水槽内充水,经透水板对模型试样施加水压。轴压加载装置设置在下支撑架内,轴压加载装置穿过围压加载装置底部与模型试样部件连接,通过其下端油缸向模型试样施加轴压。本发明整机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试验方便简洁,可精确模拟模型所赋存初始环境并进行开挖卸荷试验,通过预先制作好的模型试样可大大缩短试验周期,提高试验效率。

    适用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开挖卸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33569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510228942.X

    申请日:2015-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开挖卸荷装置,包括切削钻头、螺旋钻杆、推进减速箱、第一步进电机、丝杠、旋转减速箱、第二步进电机、滑块、位移传感器和线性导轨;推进减速箱与第一步进电机连接,旋转减速箱与第二步进电机连接,丝杠一端与旋转减速箱连接,另一端穿过推进减速箱与螺旋钻杆连接,螺旋钻杆另一端固连切削钻头;线性导轨一端与推进减速箱固连,另一端设有滑块,滑块沿线性导轨滑动,滑块顶部与旋转减速箱底部固定连接,滑块上设有位移传感器。本发明能对模型试验中的硐室围岩开挖卸荷全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并精确控制开挖硐室截面形状及开挖卸荷速度。

    一种模拟深部岩体受力状态的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10120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16857.1

    申请日:2016-0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2 G01N2203/0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拟深部岩体受力状态的加载装置,包括承载架、柔性胶囊、导管、爆炸载荷模拟发生器和模拟开挖工具;承载架具有矩形体形状的空腔,岩体试件固定于该空腔中,柔性胶囊置于岩体试件的每一侧面和与该侧面相对的空腔腔壁之间,每一柔性胶囊上设有至少一个导管,高压液体通过该导管进入柔性胶囊内,对岩体试件加载,使岩体试件产生模拟的高地应力;爆炸载荷模拟发生器设置在组成所述空腔的一侧腔壁的外侧;所述空腔的一垂直腔壁上设有第一操作孔,对应该侧腔壁的柔性胶囊的对应位置上设有贯穿胶囊厚度方向的第二操作孔。有益效果:采用柔性胶囊对试件加载,能十分平稳均衡地对试件加力,很好地模拟深部岩体的高地应力状态。

    适用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开挖卸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3356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28942.X

    申请日:2015-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开挖卸荷装置,包括切削钻头、螺旋钻杆、推进减速箱、第一步进电机、丝杠、旋转减速箱、第二步进电机、滑块、位移传感器和线性导轨;推进减速箱与第一步进电机连接,旋转减速箱与第二步进电机连接,丝杠一端与旋转减速箱连接,另一端穿过推进减速箱与螺旋钻杆连接,螺旋钻杆另一端固连切削钻头;线性导轨一端与推进减速箱固连,另一端设有滑块,滑块沿线性导轨滑动,滑块顶部与旋转减速箱底部固定连接,滑块上设有位移传感器。本发明能对模型试验中的硐室围岩开挖卸荷全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并精确控制开挖硐室截面形状及开挖卸荷速度。

    高压容器实验仓安全防护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23007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910183104.X

    申请日:2009-08-0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高压容器在进行压力试验爆炸时,其实验仓对爆炸危害的安全防护计算方法。采用等效TNT药量爆炸替代高压容器气体爆炸,可对高压容器爆炸试验仓形成的三种危害形式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高压容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对密封仓钢板的整体破坏;高压容器爆炸碎片对密封仓的倾彻;高压容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对密封仓地脚螺栓的剪切破坏。爆炸冲击波对周围防护结构的影响以及密闭气压容器爆炸产生的抛掷物撞击四周防护结构数值模拟计算,不仅为实验仓爆炸危害的安全评估提供计算方法,而且为实验仓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模拟突水突泥地质灾害的三维模型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33775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226726.1

    申请日:2015-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突水突泥地质灾害的三维模型试验装置,包括下支撑架、轴压加载装置、围压加载装置、模型试样部件,围压加载装置设置在下支撑架顶部,通过调压阀向围压室内充高压气体或水压,从而对模型试样施加围压。模型试样部件设置在围压加载装置内,通过向其下方活动压板中的环形积水槽内充水,经透水板对模型试样施加水压。轴压加载装置设置在下支撑架内,轴压加载装置穿过围压加载装置底部与模型试样部件连接,通过其下端油缸向模型试样施加轴压。本发明整机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试验方便简洁,可精确模拟模型所赋存初始环境并进行开挖卸荷试验,通过预先制作好的模型试样可大大缩短试验周期,提高试验效率。

    一种用于模拟深部岩体受力状态的承载架

    公开(公告)号:CN105445095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610015781.0

    申请日:2016-0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模拟深部岩体受力状态的承载架,所述承载架具有柔性胶囊的矩形体形状的空腔,矩形体形状的岩体试件固定于该空腔中,所述岩体试件的每一侧面和与该侧面相对的空腔腔壁之间设有柔性胶囊,每一柔性胶囊上设有至少一个导管,高压液体通过该导管进入柔性胶囊内,对岩体试件加载,使岩体试件产生模拟的高地应力。有益效果为:采用柔性胶囊对试件加载,既能十分平稳均衡地对试件加力,很好地模拟深部岩体的高地应力状态,又能使加载机构结构简化。

    一种磁致伸缩液位计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955128U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20050883.9

    申请日:2011-03-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致伸缩液位计,包括线缆、电子仓、外管、回路导线、波导丝、浮子和阻尼器,所述的浮子包括管体、设有通孔的空心球体、上尼龙环、中尼龙环、下尼龙环、上磁环和下磁环,空心球体密封套装在管体的外侧,上尼龙环、上磁环、中尼龙环、下磁环和下尼龙环从上向下依次嵌在管体的内壁上;所述的上尼龙环、中尼龙环、下尼龙环、上磁环和下磁环均与外管的外壁相触;所述的外管、空心球体和管体均由不导磁不锈钢材料制成。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准确测量电流脉冲发生时间和应变脉冲接收时间的时间差,从而准确测量液位值。

    一种电容式静力水准仪的位移电容转换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02033029U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120050880.5

    申请日:2011-03-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容式静力水准仪的位移电容转换机构,包括芯线缆、由电容主极和电容次极组成的电容、浮子和壳体,电容主极为紫铜棒,电容次极为紫铜管,浮子的上部为屏蔽管,浮子的中部为起浮体,浮子的下部为导向内筒,壳体为阶梯状的密封筒状体,壳体的顶端设置有顶盖,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底板,在底板的上方固定连接导向套,壳体中注有防冻液;电容主极的上端连接芯线缆的一端,电容主极的下端穿过壳体的顶盖和电容次极;电容次极同轴套装在电容主极的外侧,并且电容次极和电容主极之间留有间隙;屏蔽管与电容主极同轴,并且屏蔽管可在电容次极和电容主极之间的间隙中移动。该结构的位移电容转换机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

    方形组合式钢丝绳隔震器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973155U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020595574.5

    申请日:2010-1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方形组合式钢丝绳隔震器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是一种隔震性能优良、施工简单的钢丝绳隔震器。隔震器由钢丝绳、过渡板、上夹板和下夹板组成;每4束钢丝绳为1组,两端用上、下夹板压紧固定,外侧两束钢丝绳与内侧两束钢丝绳捻向相反;4组钢丝绳均弯成U形,相互间通过上、下夹板搭接相连,形成方形的组合式隔震器;上、下夹板之间,不同钢丝绳组的夹板之间均用螺栓连接;隔震器的上、下平面安装过渡板。该隔震器克服了螺旋型隔震器侧向刚度不相同、鼓形隔震器加工较复杂的缺点,不仅隔震性能优良,而且有利于隔震系统的设计施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