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体系目标薄弱环节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46815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90139.X

    申请日:2024-05-13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复杂体系目标薄弱环节识别方法和系统,主要涉及数据收集,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建立与薄弱环节识别。这个方法通过收集不同类型的数据,包括运行状态数据、设备日志数据、异常数据等,再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然后建立对应的模型,最后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找出薄弱环节。此外,此发明还描述了一个配套的系统,该系统由数据收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模型构建和训练模块、薄弱环节识别模块、结果输出和可视化模块、问题修复和反馈模块构成。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提高设备操作稳定性和效率,为设备的故障预防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

    一种杀伤破甲子母弹靶场飞行试验落区危险区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1810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111127336.0

    申请日:2021-09-26

    IPC分类号: F42B35/02

    摘要: 本公开的杀伤破甲子母弹靶场飞行试验落区危险区确定方法,在利用现有成熟方法确定导弹母弹命中精度偏差(即战斗部子弹理论散布中心与瞄准点偏差)基础上,考虑瞬时风速和靶标目标区高程等多种因素,建立战斗部子弹分布模型计算得到战斗部子弹实际散布中心与理论散布中心的偏差、子弹偏离实际散布中心的偏差,多个偏差值共同作用确定了杀伤破甲子母弹靶场飞行试验落区危险区范围。能够确定单枚子弹实际落点相对理论瞄准点的最大偏差,对杀伤破甲子母弹靶场飞行试验落区危险区的范围采取危险区管控和围护可以保证靶场试验安全。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框剪结构倒塌面积快速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0494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243200.0

    申请日:2022-10-11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框剪结构倒塌面积快速评估方法。连续倒塌是指结构系统在意外荷载作用下发生初始局部破坏,这种破坏在构件间传播,最后造成整个结构系统的倒塌或不成比例的倒塌。由于结构倒塌会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危害,因此需要对不同情况下的结构倒塌程度进行评估,针对框剪结构这种广泛使用的建筑结构形式评估倒塌破坏程度显得尤为重要。本发明通过有限元软件获得大量框剪结构倒塌计算结果,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建立结构参数和倒塌破坏面积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获得模型仅需提供少量结构参数即可得到倒塌破坏面积。利用本评估方法,可以极大缩短评估时间,同时保证预测精度,对框剪结构倒塌面积的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抗毁伤能力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4167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00922.1

    申请日:2018-10-11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抗毁伤能力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的结构参数;建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的三维力学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三维力学分析模型每根柱子破坏后所导致的连续倒塌分析,统计并获取倒塌率;根据所得倒塌率拟合获取建筑物楼结构参数与其倒塌率的函数关系,以得到建筑物抗毁伤能力指标数学模型。本发明提供了建筑物抗毁伤能力的快速确定方法,确定建筑物的倒塌率指标,进而迅速确定其抗毁伤能力,可实现建筑物抗毁伤能力的实时计算,大幅提高后续易损性评估的效率。

    一种三维建筑模型与数字地球的融合适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1235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250024.6

    申请日:2024-03-05

    IPC分类号: G06T17/00 G06T5/50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三维建筑模型与数字地球的融合适配方法,实现了三维BIM数据与三维GIS数据之间的无缝转换和融合。首先,提出转换方法将三维BIM的IFC数据向三维GIS的CityGML数据转换,然后重构模型的几何形状,并进行语义过滤和映射;其次,根据模型的细节等级表达特性,提出与多分辨率地形的融合方案进行处理,确保了模型的精确性和全面性;最后,将模型与倾斜摄影测量模型融合,进一步丰富了实体三维空间信息。该方法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精确地展示建筑物的几何形状、空间位置和属性信息,对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及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