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0950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0879640.9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4C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头气密框加筋腹板整体结构。所述的整体结构包括上半框(1)、下半框(2)和横向加强筋(3),上半框(1)厚度高于下半框(2),横向加强筋(3)与下半框腹板通过搅拌摩擦焊角接焊连接。本发明可减少紧固件,优化传力形式,减缓疲劳载荷下裂纹的萌生,从而提高结构效率,同时降低制造、装配工艺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5033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86887.0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机身与尾置发动机连接区的环形可拆卸整流罩及飞行器,所述环形可拆卸整流罩包括:若干弧形带板,所述若干弧形带板相互连接,形成环形结构;每个弧形带板均包括带板本体、托板部和连接区结构固定部,所述托板部设置在带板本体两端,所述连接区结构固定部设置在带板本体的弧形内侧,相邻两个弧形带板之间通过托板部连接,本发明可用于后机身与尾置发动机连接区的整流,保证了发动机进气流道光滑,并提供了发动机与后机身拆卸通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00440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76389.1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4C3/5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翼梢折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作动器和翼梢折叠系统,整体通过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齿条的配合以及滑轮凹槽的配合,共同实现简单高效的作动器线性驱动。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翼梢折叠系统,将折叠旋转轴设在翼梢折叠系统上表面的位置,使作动器产生的推力相对于折叠旋转轴线具有尽可能长的力臂,使得对于同样的折叠载荷需求,活动系统自身可支持更小型的电机及变速器的使用。本发明主要思想以电动驱动为基础,结合了液压线型驱动方式简单高效的优点,与此同时尽可能降低结构在折叠区域的应力集中使结构传力更为有效,除此之外实现结构和系统更易检查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899208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86886.6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外部拆卸的后机身与尾置发动机连接结构及飞行器,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阶梯式筋条、阶梯式连续缘条、连续接头和环形止口结构;所述连续接头为环状体,其中,环状体的一个端面内设置环形止口结构,另一个端面内设置阶梯式连续缘条;所述阶梯式筋条垂直于连续接头的环状体的端面,贴置于阶梯式连续缘条上,本发明电驱动涵道风扇发动机与后机身可拆卸连接,实现了将发动机载荷传递给机身的功能,并且保证了后机身外表面构成的发动机进气流道光滑、完整。
-
公开(公告)号:CN11740115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51418.2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驱动作动器的折叠翼稍、折叠方法和飞机,包括翼稍固定端、翼稍活动端和电驱动作动器,翼稍活动端和翼稍固定端均包括上翼面和分离面,在二者的上翼面交界处设置有折叠旋转轴,翼稍活动端通过该折叠旋转轴与所述翼稍固定端旋转连接;作动器固定在所述翼稍固定端和翼稍活动端,用于推动翼稍活动端相对于翼稍固定端旋转一定的角度。本发明的作动器的轨道为圆弧形导轨的设计,设置于翼梢的上翼面以达到尽可能大的驱动效率,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作动器力臂,有效避免目前旋转式电机驱动翼梢折叠设计中驱动器力臂较短的缺点,从而降低对电驱动器最大输出力矩的要求,使得对直流电机和齿轮变速器的选择有更大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77490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00328.0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民机筒段机身及民机筒段机身加筋壁板的设计方法,民机筒段机身包括:下壁板和下壁板的长桁。下壁板的长桁具有顶板、两个腹板和两个底缘,两个所述腹板连接于所述顶板的两侧,两个所述底缘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腹板,两个所述底缘分别贴合连接于所述下壁板。其中,所述顶板的平均厚度大于所述腹板的平均厚度和所述底缘的厚度;腹板的平均厚度最小;底缘平直,但其它两者尤其是腹板,其中心区域可以凸起。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最多的材料用在能最有效提高壁板结构主要性能需求的地方,显著提升了加筋壁板的抗失稳能力及抗剪和抗扭能力,使得长桁构型设计具有最优的结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34944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544978.3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杆式折叠翼梢及飞机,属于飞机机体设计技术领域,通过简单高效、独特的折叠机构、锁定机构以及防护机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个不足;该折叠翼梢包括翼梢固定段、翼梢活动段、翼梢折叠机构、锁定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翼梢固定段和所述翼梢活动段通过所述翼梢折叠机构连接,在所述翼梢折叠机构的作用下实现所述翼梢活动段相对于所述翼梢固定段的转动;所述锁定机构与所述翼梢折叠机构连接,用于在所述翼梢折叠机构完成动作后对其状态进行锁定;所述防护机构与所述翼梢活动段连接,用于实现防护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66002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52508.1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金属薄板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装置和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疲劳与损伤容限试验测试领域,该装置包括:金属薄板疲劳裂纹扩展试验件,所述金属薄板疲劳裂纹扩展试验件的一端为夹持端,另一端为加载端,且所述试验件的表面上设有预制裂纹;第一COD规夹持刀口和第二COD规夹持刀口,固设在所述试验件的表面上,位于所述预制裂纹两侧,所述第一COD规夹持刀口和第二COD规夹持刀口上均设置有一刀口突出部;COD规,包括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所述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上均设置有一夹头卡槽,所述刀口突出部卡接在所述夹头卡槽中。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测量薄壁金属壁板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装置和方法,解决了螺栓连接安装COD规导致的测量精度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1985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32556.4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B32B17/10 , H05B3/84 , H05B3/03 , H05B3/14 , H05B3/02 , B64C1/14 , B32B7/12 , B32B3/08 , B32B27/40 , B32B27/30 , B32B27/08 , B32B3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挡玻璃防除冰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航空航天结构设计技术领域,能够用于飞机汽车等风挡玻璃,实现防除冰功能/效果;该结构包括外层玻璃、加热层、第一粘接层、夹层、第二粘接层、内层玻璃、吸水层、密封组件和加热电极;所述外层玻璃、所述加热层、所述第一粘接层、所述夹层、所述第二粘接层和所述内层玻璃依次叠置设置,形成层合体;所述加热电极铺设于所述加热层的表面;所述吸水层呈纵向设于所述层合体的外端面;所述密封组件设于所述吸水层外侧,并与所述层合体的上表面以及外端面密封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519521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15299.3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复合材料层合板层间增韧方法,属于复合材料科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选用高孔隙率可批量化制备的高性能碳纳米管(CNT)薄膜作为增韧材料,将其一一放置于碳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基预浸料的层压板层间进行铺层,使每一个层间都插层一层碳纳米管膜薄层,经过双辊密实后得到插层的复合材料预制体,按该预浸料规定的固化工艺进行成型固化,得到碳纳米管/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层合板,最后切割为相应的标准试样进行I型断裂韧性、拉伸及电学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I型断裂韧性,拉伸性能及电学性能均有显著提升,不仅提高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层间性能,还赋予其优异的电学功能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