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17593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910063068.3
申请日:2009-07-0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C12N1/20 , C02F3/34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吲哚和粪臭素降解微生物的应用。一株吲哚和粪臭素降解菌株LPC24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的应用为恶臭假单胞菌(Psedomonas.putida)LPC24 CCTCC NO:M209099应用于含吲哚和粪臭素废水的处理中。具体处理方法为:挑取恶臭假单胞菌(Psedomonas.putida)LPC24单菌落,于液体MSM培养基中培养过夜,按培养后的恶臭假单胞菌(Psedomonas.putida)LPC24∶含吲哚和粪臭素废水(如畜禽养殖废水)的体积比为0.5-2∶100取恶臭假单胞菌(Psedomonas.putida)LPC24接种于含吲哚和粪臭素废水(如畜禽养殖废水)中,30-35℃恒温培养,pH值为6.0-8.0,反应3-5天。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吲哚和粪臭素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397178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810048809.6
申请日:2008-08-1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畜禽养殖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系统。畜禽养殖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污水前处理;2)经酸化调节池后的污水在红泥塑料厌氧发酵装置中停留12~15天进行厌氧发酵,利用近中温发酵工艺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产生的沼气回收利用;3)经厌氧发酵后出水沼液进入多级仿生态氧化沟,污水在多级仿生态氧化沟内滞留期为3~6天,降解有机物质,并脱氮除磷;4)经多级仿生态氧化沟处理后的出水进入多级人工地质快渗系统,自然垂直流方式自上而下通过渗滤介质,出水达标排放。本发明具有成本低、能耗低、处理效率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231573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1811271553.5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C02F9/00 , C02F1/28 , C02F1/00 , C02F1/42 , C02F10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用水净化及多功能化装置,包括快接接头、转换腔、除氯腔体、功能匣和导水管,转换腔底部密封,侧壁连通快接接头,转换腔顶部从下至上依次连通除氯腔体、功能匣和导水管,除氯腔体内设有平行设置的一对变速网格,一对变速网格将除氯腔体从下至上依次分隔为一级除氯腔体、二级除氯腔体和三级除氯腔体,转换腔与除氯腔体连接处以及除氯腔体与功能匣连接处均设有变速网格Ⅰ,功能匣与导水管连接处设有变速网格Ⅱ,变速网格、变速网格Ⅰ和变速网格Ⅱ上均布满有网格孔,低家庭用水氯离子浓度,并增加水体功能物质含量,具有过水量大、价格合适、功能多样、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86272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60091.7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C02F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滤芯的污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滤芯壳体,填充于滤芯壳体内的石英砂滤芯、第一生物质炭滤芯、第二生物质炭滤芯和第三生物质炭滤芯,与滤芯壳体的进水口连接的水池,及与滤芯壳体的出水口连接的水箱;沿着所述滤芯壳体的进水口至出水口的方向,在滤芯壳体内依次填充所述石英砂滤芯、第一生物质炭滤芯、第二生物质炭滤芯和第三生物质炭滤芯,且四种滤芯的两端均设有滤网;水箱上连接有回收管,且回收管的出口对准水池的入口;进水口上连接有进水管,在进水管上设有调节阀、压力表和转子流量计;滤芯壳体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手把。本发明能有效净化污水、成本低且拆装方便,并实现污水的回收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891305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010160284.2
申请日:2010-04-2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C12N1/20 , C02F3/34 , C02F3/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降解微生物技术领域。苯系化合物兼性厌氧降解菌的应用,其特征是:它应用于降解地下水中苯系化合物。具体步骤如下:a)用接种环挑取斜面冷藏保存的施氏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chleiferi)HBSD-C菌苔,接种于含苯、甲苯、二甲苯和均三甲苯各10μL,无机盐分离培养基10mL的已灭菌30mL试管中,活化培养36h后,得到活化的菌悬液;b)按受苯系化合物污染地下水∶活化的菌悬液的配比=50mL∶50μL,将受苯系化合物污染地下水与活化的菌悬液混合;c)然后于15℃~40℃培养,培养72h后,得到降解后的地下水。本发明能够在兼氧条件下降解苯、甲苯、二甲苯、均三甲苯,它对浓度约为175.8mg/L的苯系化合物3d的降解率在25.9%至41.2%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817593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910063068.3
申请日:2009-07-0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C02F3/34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吲哚和粪臭素降解微生物的应用。一株吲哚和粪臭素降解菌株LPC24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的应用为恶臭假单胞菌(Psedomonas.putida)LPC24 CCTCC No:M209099应用于含吲哚和粪臭素废水的处理中。具体处理方法为:挑取恶臭假单胞菌(Psedomonas.putida)LPC24单菌落,于液体MSM培养基中培养过夜,按培养后的恶臭假单胞菌(Psedomonas.putida)LPC24∶含吲哚和粪臭素废水(如畜禽养殖废水)的体积比为0.5-2∶100取恶臭假单胞菌(Psedomonas.putida)LPC24接种于含吲哚和粪臭素废水(如畜禽养殖废水)中,30-35℃恒温培养,pH值为6.0-8.0,反应3-5天。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吲哚和粪臭素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665792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10063069.8
申请日:2009-07-0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吲哚和粪臭素降解菌株LPC24的基因。一株吲哚和粪臭素降解菌株LPC24的基因,其特征在于:为恶臭假单胞菌(Psedomonas.putida)LPC24 CCTCC NO:M 209099的16S r DNA基因。本发明基因序列,通过提取细菌核DNA,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PCR产物的回收,以及16S rDNA的全序列测定和分析而获得。本发明从畜禽养殖废水的厌氧反应器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在含粪臭素和吲哚条件下具有一定生长能力的新菌株。它具有良好的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吲哚和粪臭素的能力,该菌株能使吲哚和粪臭素的去除效率提高20-30%。
-
公开(公告)号:CN101665774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10063062.6
申请日:2009-07-0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素降解微生物。一株纤维素降解菌株LCB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株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LCB12 CCTCC N:M 209098。菌落形态为:菌落呈橘红色、不透明、圆形、表面光滑,中心凸出、边缘整齐;生理特征:细菌呈规则的直杆状,单个或成对排列,常呈V形排列,革兰氏阴性,运动,兼性厌氧,不产生氧化酶和接触酶;生长pH值:6.5~7.5,生长温度:25-35℃。本发明有良好的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纤维素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26969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01886.5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学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LC‑ICP‑MS对湖泊沉积物中总磷和15种磷化合物进行同时测定的分析方法。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磷化合物标准混合溶液和总磷标准溶液,进行LC‑ICP‑MS测定,绘制得到含磷化合物的标准曲线和总磷的标准曲线,并得到标准混合溶液的色谱图;将湖泊沉积物进行前处理得到待测样品,进行LC‑ICP‑MS测定,定性定量分析各个磷化合物和总磷。本发明实现了沉积物提取液中总磷和15种磷的一次性直接测定,大大简化了获取沉积物磷元素信息的操作流程,大大简化了沉积物磷元素形态分析的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1891301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010160329.6
申请日:2010-04-2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降解微生物技术领域。一株苯系化合物兼性厌氧降解菌的应用,其特征是:它应用于降解地下水中苯系化合物。具体步骤如下:a)用接种环挑取斜面冷藏保存的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HBSD-A菌苔,接种于含苯、甲苯、二甲苯和均三甲苯各10μl,无机盐分离培养基10ml的已灭菌30ml试管中,活化培养36h,得到活化的菌悬液;b)按受苯系化合物污染地下水∶活化的菌悬液的配比=50ml∶50μl,将受苯系化合物污染地下水与活化的菌悬液混合;c)然后于15℃~40℃培养,培养72h后,得到降解后的地下水。它能够在兼氧条件下高效降解甲苯、二甲苯,能够降解苯或均三甲苯。对浓度约为175.8mg/l的苯系化合物3d的降解率最高能够达到89.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