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吲哚和粪臭素降解菌株LPC24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817593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910063068.3

    申请日:2009-0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吲哚和粪臭素降解微生物的应用。一株吲哚和粪臭素降解菌株LPC24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的应用为恶臭假单胞菌(Psedomonas.putida)LPC24 CCTCC No:M209099应用于含吲哚和粪臭素废水的处理中。具体处理方法为:挑取恶臭假单胞菌(Psedomonas.putida)LPC24单菌落,于液体MSM培养基中培养过夜,按培养后的恶臭假单胞菌(Psedomonas.putida)LPC24∶含吲哚和粪臭素废水(如畜禽养殖废水)的体积比为0.5-2∶100取恶臭假单胞菌(Psedomonas.putida)LPC24接种于含吲哚和粪臭素废水(如畜禽养殖废水)中,30-35℃恒温培养,pH值为6.0-8.0,反应3-5天。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吲哚和粪臭素的能力。

    一株吲哚和粪臭素降解菌株LPC24的基因

    公开(公告)号:CN101665792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10063069.8

    申请日:2009-0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吲哚和粪臭素降解菌株LPC24的基因。一株吲哚和粪臭素降解菌株LPC24的基因,其特征在于:为恶臭假单胞菌(Psedomonas.putida)LPC24 CCTCC NO:M 209099的16S r DNA基因。本发明基因序列,通过提取细菌核DNA,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PCR产物的回收,以及16S rDNA的全序列测定和分析而获得。本发明从畜禽养殖废水的厌氧反应器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在含粪臭素和吲哚条件下具有一定生长能力的新菌株。它具有良好的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吲哚和粪臭素的能力,该菌株能使吲哚和粪臭素的去除效率提高20-30%。

    一株纤维素降解菌株LCB12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65774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10063062.6

    申请日:2009-0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素降解微生物。一株纤维素降解菌株LCB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株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LCB12 CCTCC N:M 209098。菌落形态为:菌落呈橘红色、不透明、圆形、表面光滑,中心凸出、边缘整齐;生理特征:细菌呈规则的直杆状,单个或成对排列,常呈V形排列,革兰氏阴性,运动,兼性厌氧,不产生氧化酶和接触酶;生长pH值:6.5~7.5,生长温度:25-35℃。本发明有良好的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纤维素的能力。

    耐氯菌株V430及筛选方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22312C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610018133.7

    申请日:2006-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氯微生物及其筛选方法。一株耐氯菌株V43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株为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V430 CCTCC NO.M205145,已于2005年12月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CCTCC NO.M205145。所述的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V430 CCTCC NO.M205145的菌落形态:菌落呈圆形,幼龄乳白色,老龄橘黄色,不透明;菌落突起、边缘平滑;细胞球状,d=0.6~0.9μm单个或成对、成堆出现,无鞭毛;不运动,无内生芽孢,革兰氏阳性,厌氧;最适生长pH值:6.0~7.5,生长温度:25-45℃。它既可在含高浓度氯离子环境下生存、又可高效降解高浓度有机污染物。

    耐氯菌株V430的应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99984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610018132.2

    申请日:2006-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氯微生物的应用。一株耐氯菌株V430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的应用为一株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V430 CCTCC NO.M205145应用于含高浓度氯离子废水的处理中。处理方法为:挑取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V430单菌落,于扩大培养基中培养20-24小时,按培养后的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V430∶含高浓度氯离子废水的体积比为(1-4)∶50取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V430接种于含高浓度氯离子废水中,25-45℃恒温厌氧培养,pH值为7.0-8.0,反应3-5天。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去除皂素废水中COD的能力,能在5d之内去除废水中的COD 50-60%。

    耐氯菌株1号的应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92888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019752.3

    申请日:2005-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氯微生物的应用。一株耐氯菌株1号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的应用为扩展短杆菌(Brevibacterium linens)B723-1 CCTCC No.M205122应用于含高浓度氯离子废水的处理中。处理方法为:挑取扩展短杆菌(Brevibacterium linens)B723-1单菌落,于SM培养基中培养过夜,按培养后的扩展短杆菌(Brevibacterium linens)B723-1:含高浓度氯离子废水的体积比为0.5-2∶100取扩展短杆菌(Brevibacterium linens)B723-1接种于含高浓度氯离子废水中,20-40℃恒温培养,pH值为7-8,反应24-72小时。一株扩展短杆菌(Brevibacterium linens)B723-1应用于含高浓度氯离子废水的处理中可高效降解高浓度有机污染物,能在72小时之内去除废水中的COD 51.85%。

    一种复合富硒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8649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11173.X

    申请日:2023-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富硒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将四种富集培养物发酵液分别与稻壳粉混合搅拌制成菌剂,再将有机质降解菌剂、富硒菌剂、辅助菌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配制成复合富硒微生物菌剂。本发明避免了单一功能菌只将难利用的硒转化为纳米硒,而是通过有机质降解菌、硫酸盐还原菌、硒酸盐还原及固氮菌的共同作用,从多个途径将难利用的硒形态向可利用形态的硒转化(能够有效促进土壤中水溶态硒、离子交换态硒和碳酸盐结合态硒等有效硒的提升,并显著降低土壤中的有机结合态和腐殖酸结合态硒);提高土壤中硒的有效利用率的角度提升作物的富硒效果,能够充分的利用土壤中的硒资源,提高作物的富硒效果,显著提升植株的硒含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