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5298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44231.2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nventor: 刘毅 , 赵斌滨 , 桂蕾 , 孔小昂 , 王生杰 , 李秋阳 , 杨韬辉 , 金必晶 , 郭宝瑞 , 杨知 , 刘彬 , 姬昆鹏 , 马志青 , 王晓峰 , 张永胜 , 孙德志 , 王磊 , 郭培恒
IPC: G06T17/00 , G06F16/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海量监测数据展示方法、平台、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涉及光纤监测领域,方法包括:按时间序列采集被监测区域光纤上若干测点的监测数据;对所述若干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抽稀;将抽稀后的监测数据进行横向展示和纵向展示;其中,所述横向展示为基于时间序列中的时间点,并沿所述光纤上各测点的间距序列将抽稀后的监测数据进行展示;所述纵向展示为将光纤上某一测点的抽稀后的监测数据按时间序列进行展示。本发明对监测数据进行抽稀的操作以及横向和纵向协同展示的方法,不仅能展示抽稀后的监测数据与间距序列、时间序列之间的关系,实现对监测数据的实时在线展示,还能降低数据展示界面的数据展示密度,保障数据展示界面美观。
-
公开(公告)号:CN11851914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44800.0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S13/90 , G01C5/00 , G01B15/06 , G01S7/40 , G06V20/13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沿线地面沉降多源监测数据融合方法,包括变形解译阶段、数据融合阶段和结果分析阶段。本发明能够实现对输电线路沿线多源的地面沉降变形监测结果进行融合,减少由于单个监测信息存在的单一不确定性问题并拓展高精度卫星监测结果的应用范围,得到更加可靠的变形监测结果,做到各监测信息间的相互补充,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避免受不同卫星监测手段空间分辨率以及监测频率影响,导致单一的监测结果容易造成地面沉降变形结果的失真,克服单一地面变形识别结果的局限性,提高输电线路地面沉降变形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为线路地面沉降变形预警提供指导,评价途径相对简单,实施可行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51914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44799.1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解译的输电杆塔地面沉降易损性评价方法,包括收集所需要的研究数据、基于小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对输电线路沿线杆塔开展地面沉降变形遥感解译、杆塔损伤情况分级和输电杆塔易损性曲线拟合与制图。本发明利用小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开展了地面沉降输电杆塔易损性分析方法的研究,该方法系统性地规范了利用小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在地面沉降输电杆塔易损性评价中的各个步骤和所采取的方法,能够切实有效提升输电杆塔地面沉降灾害管理的效率、快速有效地识别输电杆塔潜在变形隐患,减少输电线路人力巡线成本,使得输电杆塔地面沉降灾害的管理更加具有针对性,评价途径相对简单,实施可行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44527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44805.3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6/21 , G06F16/2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地面沉降灾害的隐患数据库构建方法,包括输电线路基础数据收集、基础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输电线路地面沉降雷达数据解译、输电线路光学影像解译、输电线路已有调查数据分析和不同数据源隐患分级与赋值。本发明规范了利用多源遥感以及线路历史现场调查数据的输电线路地面沉降灾害隐患样本数据库的步骤和所采取的方法,输电线路地面沉降灾害隐患样本数据库构建体系的梳理可有效提升大区域输电线路地面沉降灾害隐患的管理与防治;使利用多源遥感及历史现场调查数据所开展的输电线路地面沉降灾害隐患样本数据库体系更加完善。
-
公开(公告)号:CN1193095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0793137.0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地面沉降灾害的隐患识别标志方法,包括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地面沉降灾害调查、研究区遥感影像数据查询、光学遥感数据解译、InSAR数据解译、野外调查、光学影像数据解译标志分析、InSAR解译标志分析和野外调查标志分析。本发明利用多源遥感技术与野外调查在区域尺度上开展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地面沉降隐患的识别方法,规范了在利用多源遥感技术与野外调查识别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潜在地面沉降灾害隐患中的各个步骤和所采取的方法,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地面沉降灾害隐患识别的工作效率、识别精度及经济效益;可有效规范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地面沉降灾害调查的技术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28041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382320.4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电流架空线路接地故障定位装置及故障定位方法,定位装置包括发射机、交流传感器和接收机。发射机包括模拟故障信号发射器以及连接输电线路的发射导线,交流传感器包括感应天线以及处理电路,感应天线包括铁氧体磁芯和感应线圈,感应天线接收输电线故障处辐射的电磁信号而产生感应电动势,处理电路对感应电动势进行信号处理,得到反映感应电动势变化的正弦信号,所述接收机通过显示屏将该正弦信号显示弦信号显示为正弦波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故障定位装置可通过改变手持交流传感器和接收机相对故障处位置,观察得到反映感应电动势变化的正弦信号,从而判断故障处的具体位置,从而达到对故障定位的、提高故障定位精度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26455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73269.9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空间巷道地质探测收发一体机测试仪,包括:微处理器单元、发射机、接收机、人机交互GUI界面和WiFi模块;微处理器单元分别与发射机、接收机、人机交互GUI界面和WiFi模块连接;发射机和接收机为收发一体机,共用一个环形天线,通过人机交互GUI界面选择模式,包括发射模式和接收模式,微处理器单元根据选择的模式切换档位开关,使环形天线根据所在模式连接对应的阻抗匹配网络,以进行地下空间巷道地质探测信号的发射或接收,WiFi模块将接收到的地下空间巷道地质探测信号输出至上位机显示。本发明将发射机和接收机一体化设置,采用数字化信号处理方式,模式切换灵活,硬件结构简单,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信号收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445177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511016985.8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岸坡侵蚀量和侵蚀速率的监测方法,先修建岸坡监测基准点;再用基准点为基准,用全站仪在需要监测的岸坡上放出多条剖面线,每条剖面线位于垂直于河流的剖面上,所有剖面互相平行,记录相邻剖面之间的距离;在每剖面条线上放出测点,记录同一条剖面线上相邻测点的距离;再用水准仪依次测出所有剖面上每个测点相对于基准点的相对高程;再在监测周期内,对所有测点进行重复测量;利用上述数据计算岸坡侵蚀量和侵蚀速率。本发明可以永久监测,不受岸坡的垮塌、巨石的冲积等变形的影响,且监测准确、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4898180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43043.4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表裂缝简易监测装置,包括收敛仪、地质罗盘和两根固定杆,两根固定杆分别位于地表裂缝两侧,两根固定杆的连线与地表裂缝走向垂直;收敛仪两端的挂钩分别与两根固定杆的顶端挂接,地质罗盘贴近收敛仪的钢尺测量固定杆连线的方位角;所述固定杆采用中空的不锈钢管,且不锈钢管上部表面刷反光漆,且该不锈钢管的尾端为便于插入土体的斜切面;所述不锈钢管与同侧的地表裂缝边缘至少相隔1m;所述不锈钢管的顶端与地表相距0.3-0.7米;所述收敛仪的一端的挂钩通过连接杆延长。本发明只需将不锈钢管牢牢锤入土体,施工非常简单;本发明能重复利用,减少监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86380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522430.9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不均匀沉降导致输电杆塔变形的物理模型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台,实验台包括实验台固定端和实验台移动端,所述实验台底部设置有控制系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对输电杆塔不均匀沉降,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情景工况的模拟,并通过收集的数据对不均匀沉降下输电杆塔变形破坏过程进行定量化、数值化研究,通过应力、应变数据,可判断输电杆塔部位的变形程度是否超过材料屈服强度、输电杆塔整体倾斜是否超过倾斜度阈值,进而判断输电杆塔稳定性程度,解决了目前缺乏针对输电杆塔以及综合考虑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模拟实验装置问题,为研究不均匀沉降作用下输电杆塔的易损性提供了新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