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2144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05749.X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分院
IPC: G06Q50/26 , G06F18/213 , G06F18/22 , G06F18/2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区域建筑碳排放预测方法及系统。该预测方法的过程是:首先,将单体建筑信息依据是否会随时间发生动态变化分类为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其次,将单体建筑各动态特征分解后的相似分量和融合后的突变分量输入动态时空干预模型,该动态时空干预模型能实现加权图的自动更新,最终得到预测动态特征;最后,针对区域中不同区域层级的不同建筑类型,选择区域建筑静态特征数据集和区域建筑预测动态特征数据集构建与碳排放的函数关系,计算后得到小区、街区和城区的建筑碳排放预测结果。本发明提高了区域建筑碳排放预测的精度和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7640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11469.0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分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市供热管网泄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供热管网领域。本发明包括:每隔预设时长获取光纤中各定位点的位置信息和温度;将各定位点的位置和当前时刻下的温度进行拟合,得到光纤当前时刻下各处的温度,并发送至终端进行显示,得到光纤当前时刻的平均温度;根据光纤当前时刻下各处的温度和平均温度,得到光纤中各处当前时刻的温度偏离值,判断光纤各处当前时刻的温度是否异常,若当前位置在当前时刻的温度异常,且在当前时刻之前的N个时刻均异常,判定当前位置对应的供热管网的相应位置发生泄漏。通过本发明,有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供热管道泄漏检测系统监测范围有限,实时性和准确性较差,并且较为依赖人力物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7436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69793.8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分院
IPC: G06Q50/06 ,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10/0631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热综合能源耦合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综合能源技术领域,方法为:获取当前周期的预测气象数据,拟合生成系统环境综合参数;将该系统环境综合参数及多个连续周期的系统历史热负荷值,输入至基于CNN和LSTM的热负荷动态预测模型中,输出热负荷预测值,并对其进行实时动态修正;基于修正的热负荷预测值,构建以电热综合能源耦合系统运行成本、碳排放量及能源消耗量最低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系统运行优化模型;利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进行模型求解,获取最优运行优化方案,合理分配当前周期系统中各供热模块的热负荷比例。本发明合理匹配并充分利用光能、地热资源,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784719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0033303.6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分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数据驱动的针对既有建筑综合性能的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异构数据采集模块、实时数据库、前端模块、后端模块;所述实时数据库为具有实时数据处理功能的通用性大型数据库;该数据库具有本专业常用的大型数据处理核心功能,如查询,新建,修改和删除数据记录等;所述异构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异构的建筑物现场数据;并将采集到的现场数据发发送给实时数据库进行保存;所述前端模块用于接收异构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的现场数据,并对现场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及和预处理相关的聚类、展示、分析等处理;所述后端处理模块用于对现场数据进行校核、仿真、预测、监测等控制。本发明能够大大提升既有公共建筑综合监测平台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58644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811021423.6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分院
IPC: F24D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式可调节混水喷射器节能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级可调节混水喷射器,二级可调节混水喷射器,调节阀,供水三通,回水三通5,4个接口法兰和用于进行内部连接的管道。本发明集成多种电路信号测试功能,能够针对这种住宅小区的供暖方式进行动态调节,实现地暖用户自主调节入户阀门,取得适度的热量,在提高混水喷射泵的工作稳定性的同时大幅的减少循环泵的电耗,即可满足用户需求又可实现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52144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0705749.X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分院
IPC: G06Q50/26 , G06F18/213 , G06F18/22 , G06F18/2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区域建筑碳排放预测方法及系统。该预测方法的过程是:首先,将单体建筑信息依据是否会随时间发生动态变化分类为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其次,将单体建筑各动态特征分解后的相似分量和融合后的突变分量输入动态时空干预模型,该动态时空干预模型能实现加权图的自动更新,最终得到预测动态特征;最后,针对区域中不同区域层级的不同建筑类型,选择区域建筑静态特征数据集和区域建筑预测动态特征数据集构建与碳排放的函数关系,计算后得到小区、街区和城区的建筑碳排放预测结果。本发明提高了区域建筑碳排放预测的精度和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9262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43271.7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分院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换热站控制系统,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包括控制设备和换热站设备,在传统换热站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根据智慧供热背景下换热站需求,将换热站控制系统标准化,在满足智慧供热换热站需求的同时,减少了换热站控制系统中控制设备不必要的端口设置,减少了换热站控制系统的安装、运营成本,并增加断点续传和分类预警功能,解决了现有换热站控制系统存在的运行数据缺失、频繁预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7436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69793.8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分院
IPC: G06Q50/06 ,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10/0631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热综合能源耦合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综合能源技术领域,方法为:获取当前周期的预测气象数据,拟合生成系统环境综合参数;将该系统环境综合参数及多个连续周期的系统历史热负荷值,输入至基于CNN和LSTM的热负荷动态预测模型中,输出热负荷预测值,并对其进行实时动态修正;基于修正的热负荷预测值,构建以电热综合能源耦合系统运行成本、碳排放量及能源消耗量最低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系统运行优化模型;利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进行模型求解,获取最优运行优化方案,合理分配当前周期系统中各供热模块的热负荷比例。本发明合理匹配并充分利用光能、地热资源,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334409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310587.1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分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村镇能源高效利用多能耦合供能系统,包括第一/二太阳能热水器装置、沼气池装置和太阳能光伏装置;沼气池装置排气管外接一三通,三通一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第一太阳能热水器装置相连,三通另一出气口与沼气泵进气端相连,第一太阳能热水器装置与循环水泵相连,循环水泵与沼气池装置相连;沼气泵设有两个出气管,一出气管连接燃气装置,另一出气管连接第二太阳能热水器装置;太阳能光伏装置连接蓄电池;蓄电池分别电连接循环水泵、第二太阳能热水器装置、沼气泵。本发明将太阳热能、太阳能光伏和生物质能集成,有效克服季节、气候和昼夜等因素对某种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束缚,实现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高效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78471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33303.6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分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数据驱动的针对既有建筑综合性能的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异构数据采集模块、实时数据库、前端模块、后端模块;所述实时数据库为具有实时数据处理功能的通用性大型数据库;该数据库具有本专业常用的大型数据处理核心功能,如查询,新建,修改和删除数据记录等;所述异构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异构的建筑物现场数据;并将采集到的现场数据发发送给实时数据库进行保存;所述前端模块用于接收异构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的现场数据,并对现场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及和预处理相关的聚类、展示、分析等处理;所述后端处理模块用于对现场数据进行校核、仿真、预测、监测等控制。本发明能够大大提升既有公共建筑综合监测平台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