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24686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808248.3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4F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结构混凝土料斗,属于二次结构混凝土技术领域,包括料箱和刮料机构,所述料箱顶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一进料开口和滑动盖板;所述刮料机构包括刮板和伸缩筒,所述刮板上设有浮力组件。本发明提供的二次结构混凝土料斗,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在进料完成后利用所述滑动盖板使所述第一进料开口关闭,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露天放置时由于水分蒸发较易发生表面干化凝固现象,延长了混凝土的存放时间,同时所述刮板依靠所述浮力组件随着混凝土液面下降而下降,从而对附着在所述料箱内壁的混凝土进行清理,能够避免混凝土表面干化凝固后再进行人工清理,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8060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061645.6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建国际建设有限公司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扰动作用下岩石分数阶蠕变模型建立方法,根据获取不同围压下岩石试样的试验结果,根据蠕变试验结果绘制岩石试样的应变‑时间曲线并结合基础元件模型获取合适的蠕变模型,在扰动作用下,在蠕变模型中分别加入损伤模型和分数阶模型,并建立损伤分数阶蠕变模型。与传统模型相比,改进蠕变模型拟合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一致,表明改进分数阶模型能够表达复杂应力条件下,凝灰岩的蠕变行为,弥补了传统模型难以描述加速蠕变阶段的不足,通过分数阶阶数变化显示了岩石力学参数在整个蠕变过程中的演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042468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910808248.3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4F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结构混凝土料斗,属于二次结构混凝土技术领域,包括料箱和刮料机构,所述料箱顶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一进料开口和滑动盖板;所述刮料机构包括刮板和伸缩筒,所述刮板上设有浮力组件。本发明提供的二次结构混凝土料斗,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在进料完成后利用所述滑动盖板使所述第一进料开口关闭,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露天放置时由于水分蒸发较易发生表面干化凝固现象,延长了混凝土的存放时间,同时所述刮板依靠所述浮力组件随着混凝土液面下降而下降,从而对附着在所述料箱内壁的混凝土进行清理,能够避免混凝土表面干化凝固后再进行人工清理,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6920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068322.X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中建国际建设有限公司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 G06T17/20 , G06F30/27 , G16C20/30 , G16C20/70 , G06N3/0464 , G06F111/08 , G06F1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链及改进蒙特卡洛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系统和设备,属于工程岩体地质建模技术领域。在三维激光扫描获取岩体三维点云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已有实际钻孔和虚拟钻孔技术进行马尔科夫链转移概率矩阵计算,之后基于叠加马尔科夫链进行虚拟钻孔的地层状态的确认,最终基于改进蒙特卡洛方法对地层状态所对应的地层厚度进行相关模拟。相对于传统的人为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该方法更能全方位的适用于各类复杂场景中的工程岩体三维地质建模场景;同时基于这种自动化的构建的三维地质模型可以高效地评估后期的工程岩体稳定性,为实现岩体工程稳定性评价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本发明实现简单,操作灵活,效果显著,达到了应用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638610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710145453.7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种高差错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包括第基础和第二基础,第基础的基底面位于第二基础的基底面以上,第基础用于支撑第建筑结构,第二基础用于支撑第二建筑结构,第基础的靠近第二基础的边沿设置有用于支撑第建筑结构的支护结构,支护结构的远离第基础的侧为第二建筑结构边跨的外模板。在第基础与第二基础的边沿设置支护桩,支护桩经过处理之后兼做第基础的地基桩,同时将支护桩的侧作为浇筑第基础和第二基础之间的墙体的外模板,可以加快进度、节省施工成本、并且增强地下室挡墙的防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28466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89936.5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保温一体化屋面施工工法,属于屋面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基层处理-细部做法-加强层-防水保温层-防水保护层-养护-蓄水试验-组织验收。通过在屋面的加强层、保温层、防水保护层内添加SF防水剂,各层之间能够达到不串水、“自调节防水”目的,由于每层都有防水效果,能够在潮湿环境下施工,无需等待基层干燥;不受雨季影响,有效节省工期;本发明能够一次浇筑完成,无需设置排气口,施工简单,维修便捷,避免了交叉作业带来的施工问题;在防水保护层内增设玻纤网格布来有效应对屋面环境导致的开裂问题,且其刚性防水屋面,增加了使用年限,克服了传统做法保质期短的弊端及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通病。
-
公开(公告)号:CN10857115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601712.7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1/24 , E04G1/15 , E04G1/34 , E04G2001/2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脚手架以及施工平台,涉及建筑施工器械领域。该可调节式脚手架包括脚踏板、固定支架、转动支架和铰接组件。固定支架通过铰接组件与转动支架连接,固定支架、铰接组件和转动支架组合形成一安装空腔,固定支架内设置有一收纳空腔,脚踏板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脚踏板能够封闭安装空腔或者收纳空腔。与现有技术中的脚手架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可调节式脚手架由于采用了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的脚踏板以及能够相对于固定支架转动的转动支架,所以能够展开使用或者折叠收纳,使用方便,降低人力成本,并且折叠后占用空间小,便于运输和存放,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663861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145453.7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02 , E02D5/74 , E02D17/04 , E02D27/01 , E04B1/0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差错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包括第一基础和第二基础,第一基础的基底面位于第二基础的基底面以上,第一基础用于支撑第一建筑结构,第二基础用于支撑第二建筑结构,第一基础的靠近第二基础的边沿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一建筑结构的支护结构,支护结构的远离第一基础的一侧为第二建筑结构边跨的外模板。在第一基础与第二基础的边沿设置支护桩,支护桩经过处理之后兼做第一基础的地基桩,同时将支护桩的一侧作为浇筑第一基础和第二基础之间的墙体的外模板,可以加快进度、节省施工成本、并且增强地下室挡墙的防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5717384U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21049020.X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4G2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制立柱垂直度精准调节的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安装有预制立柱,所述基座的外部设置有两个校准机构,所述基座包括混凝土底座,所述混凝土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底壁设置有多个预埋钢筋,所述安装槽的外部且位于混凝土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浇筑模板,所述校准机构包括直角折板,所述直角折板相互垂直的两个面的外侧壁上均安装有液压杆,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用于预制立柱垂直度精准调节的装置,通过设置有两个校准机构,利用位于直角折板两个相互垂直面上的两个液压杆对推板实现移动,四个推板对预制立柱实现夹持定位,保证预制立柱的垂直度的精确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215107327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1296996.7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构造柱浇筑工具,有效解决构造柱浇筑不方便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顶部梁,左墙体、右墙体;左墙体和右墙体以及顶部梁之间的区域为浇筑区;浇筑区的前侧和后侧分别支撑有前模板和后模板;其中前模板的上方留有浇筑口;浇筑口处挂有支撑架,支撑架上放置有引流斗;所述的支撑架包括左右两个挂钩,挂钩的上端钩在前模板的上端,挂钩的中部固定有朝向前模板的支腿,挂钩的中部和挂钩的上端之间固定有V型杆;左右两个V型杆之间贯穿有横向的支撑杆,V型杆能够沿支撑杆左右移动,本实用新型方便周转,适应性强,支撑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