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8202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88992.3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碳计量功能的供配电系统,其包括余热发电模块,光伏发电模块,汇流箱,碳计量检测模块,用电模块,导流配电模块,所述余热发电模块与光伏发电模块分别与汇流箱连接,所述汇流箱与导流配电模块连接,所述余热发电模块,光伏发电模块所发电量经过汇流箱汇流后,通过导流配电模块进行配电后供电至碳计量检测模块与用电模块;所述导流配电模块配置成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变化所产生的温度变化来进行动态切换汇流箱对碳计量检测模块与用电模块之间的供电模式。本发明方案能够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变化所产生的温度变化来进行动态切换汇流箱对碳计量检测模块与用电模块之间的供电模式,能够实现根据设备状态灵活调整供电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803077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97711.6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平奕炜 , 于连金 , 张正洪 , 杨刚 , 龚顺明 , 侯静 , 王凯 , 聂金阁 , 花磊 , 陈凯波 , 赵敬士 , 冯健飞 , 林文彪 , 李文超 , 左磊 , 张海军 , 周瑾 , 王祺麟 , 霍泽瑞
IPC: F16F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更换的模块化设备减振装置及其更换方法,所述减振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间隔形成有多个凸起承台,多个所述凸起承台的顶面齐平;供设备安装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夹设在所述支撑座以及所述底座之间且与多个所述凸起承台一一对应的多个缓震模块,每个所述缓震模块均包括搁置在对应凸起承台上的弹性件;用于抬升所述支撑座以更换所述缓震模块的多个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凸起承台之间且两端并别抵顶至所述底座以及所述支撑座,通过设置所述减振装置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51793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84232.0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nventor: 平奕炜 , 方成 , 王和民 , 张正洪 , 张世阳 , 冯健飞 , 侯静 , 陈凯波 , 花磊 , 龚顺明 , 张海军 , 王凯 , 侯金柱 , 何庆 , 林文彪 , 霍泽瑞 , 颜通鑫 , 周瑾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Q50/08 , G06F111/10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预测模型的复杂结构智能化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确定所需优化设计的多维度目标;S200、根据目标结构体系建立初步优化架构;S300、构建样本数据库;S400、训练人工智能预测模型;S500、预测模型及功能模块融入主体优化算法;S600、执行优化算法,并输出多维度设计结果。本发明以独特的优化算法为主体对复杂结构体系进行设计与优化,以人工智能预测模型取代了其中高耗时的有限元计算过程,实现了大规模的迭代优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设计方法与工具难以适用具有复杂、混合、多参数、多机制高度耦合等特性的结构体系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1139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62602.7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态势风光储一体化系统及风光储能方法,包括:底座,其上竖设有立轴,底座安装有风力发电装置和风速传感器;轴套,可转动地安装于立轴,轴套连接于风力发电装置,轴套的圆周面上位置可调地安装有多个基座,基座可翻转地安装有支承臂,支承臂的远离基座的一端可翻转地安装有扇叶;承台,可回转地安装于立轴的上端,承台可翻转地安装有承托盘,承托盘上安装有日照传感器;光伏板,承托盘和多个基座上的扇叶分别安装有光伏板;安装于底座的储能装置,连接于风力发电装置和光伏板;控制器,连接于风速传感器、基座、承台、承托盘和日照传感器。本发明解决了独立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存在一定互补性不足,导致发电不稳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9476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232146.4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复合基座;沿高度方向的底部转动安装于复合基座的光伏组件;设于光伏组件沿高度方向的顶部用于对光伏组件清洁和降温的清洁机构;供转动光伏组件的驱动杆,可升降地转动安装在光伏组件的顶部,用于驱动驱动杆滑动以转动光伏组件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驱动杆升降的第二驱动机构。本发明光伏发电系统从光伏双面发电、角度调整实现太阳追踪、反射膜实现漫反射光利用、光伏清洁、光伏降温五大方面提高发电效率,通过二向电动驱动机构的转动,带动驱动杆移动,进而带动多组光伏组件的转动,从而实现光伏板的倾角调整,实现太阳追踪,提高了发电效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24020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362601.2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展式风光发电围挡及风光发电方法,包括:围挡本体,围挡本体的上部形成有通槽,通槽中可升降地安装有挡板;可转动地安装于通槽的槽口中的旋转轴,连接有风力发电装置,旋转轴的圆周面的一侧形成有容置槽;基座,其一端可翻转地安装于容置槽中,基座与旋转轴之间安装有用于驱动基座的电动撑杆;光伏板,基座的相对两侧分别可翻转地安装有光伏板;控制器,连接于挡板、风力发电装置、电动撑杆和光伏板,控制器通过电动撑杆和光伏板调整光伏板的姿态,使得风力发电装置和光伏板互补发电。本发明解决了在建筑施工现场采用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由于场地空间受限导致二者应用受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7709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43577.3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伸缩结构的夹芯防爆墙板,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之间的夹芯结构,所述夹芯结构包括若干可伸缩结构单元。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可伸缩性好;2、结构简单;3、适应性强;4、防爆效果好。本发明具有简单的结构和制造方法,易于安装和维护。同时,本发明具有优良的防护效果和可伸缩性,缓解爆炸或冲击力量对其影响,并吸收冲击能量,起到防护作用,可以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结构表面,为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提供更好的保护。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可伸缩性好、适应性强等优点,在防护爆炸或其它意外事件时具有较好的效果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2384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91436.9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现浇免拆模保温外墙一体化体系,其中墙体内侧铺设内侧铝模,形成外侧平整度的基准面;所述外侧顶部铝模设置在墙体外侧顶部形成定位基准面,硅墨烯保温板与外侧顶部铝模以及相互之间相互拼接布设在所述墙体外侧;外侧顶部铝模与所述内侧铝模之间,以及硅墨烯保温板与所述内侧铝模之间通过若干的对拉螺杆组件进行加固;外侧顶部铝模与内侧铝模在墙体到达拆模条件后将先行拆除,并针对拆除对拉螺杆组件的硅墨烯保温板通过螺杆洞封堵保温钉模块封堵螺杆洞,且与墙体进行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可实现硅墨烯保温板超高精度安装,确保外表面平整度,实现薄抹灰,确保外立面装饰观感和效果,节省成本和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660766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50532.9
申请日:2023-06-04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耗能支撑,其包括外套筒连接端,内芯杆连接端,至少一组耗能模块;所述耗能模块包括外套筒和内芯杆,所述内芯杆上设置有金属耗能板,所述外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耗能限位组件,所述内芯杆安置在所述外套筒中,所述内芯杆上的金属耗能板与所述外套筒内壁上耗能限位组件之间形成限位配合;所述外套筒连接端与外套筒的一端连接,并与外套筒内的内芯杆之间形成一定间隙;所述内芯杆与外套筒的另一端内的内芯杆连接,并与外套筒的另一端之间形成一定间隙。本金属耗能支撑,通过采用耗能支撑形式和金属弯曲变形耗散地震能量的方式,能够有效综合传统金属阻尼器和屈曲约束支撑的优点,并采取了模块化装配式,大大提高其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3626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29870.5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F16L3/10 , F16L55/02 , F16L55/033 , E04G2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泵管减振降噪装置,包括竖向泵管、橡胶层、带环形板抱箍和若干个减振降噪模块;所述橡胶层包裹于竖向泵管侧壁,所述带环形板抱箍装配于橡胶层外围;所述若干减振降噪模块相应地设置于带环形板抱箍圆柱壁上;所述减振降噪模块包括配重盒、竖向弹簧模块、横向弹簧模块和若干插入式配重块;所述若干插入式配重块插入至配重盒内对配重盒提供质量,所述竖向弹簧模块的两端分别与配重盒底端以及带环形板抱箍的环形板连接;所述横向弹簧模块的两端分别与配重盒侧壁以及带环形板抱箍圆柱壁连接。本方案其能够根据不用场景和工况动态调整参数以及能够实现泵管在三个方向的减振,大大提高了泵管减振降噪装置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