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系统
    1.
    发明公开
    光伏发电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39476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232146.4

    申请日:2023-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复合基座;沿高度方向的底部转动安装于复合基座的光伏组件;设于光伏组件沿高度方向的顶部用于对光伏组件清洁和降温的清洁机构;供转动光伏组件的驱动杆,可升降地转动安装在光伏组件的顶部,用于驱动驱动杆滑动以转动光伏组件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驱动杆升降的第二驱动机构。本发明光伏发电系统从光伏双面发电、角度调整实现太阳追踪、反射膜实现漫反射光利用、光伏清洁、光伏降温五大方面提高发电效率,通过二向电动驱动机构的转动,带动驱动杆移动,进而带动多组光伏组件的转动,从而实现光伏板的倾角调整,实现太阳追踪,提高了发电效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一种光伏外墙的施工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3100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80922.8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外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若干个结构板和若干个光伏组件,于所述结构板的板面上安装所述光伏组件,所述结构板对应所述光伏组件的光伏连接线形成有接线孔,所述光伏连接线通过所述接线孔延伸于所述结构板外;提供玻璃板,于所述光伏组件远离所述结构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所述结构板;提供液冷连接管,于所述结构板远离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所述液冷连接管;于所述结构板远离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浇筑反打混凝土段,所述结构板有部分延伸于反打混凝土段之外形成连接段,两个所述连接段的端部固定连接形成设置段,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的所述光伏连接线连接于所述设置段;于所述设置段内浇筑混凝土形成连接混凝土段。

    单向抗震结构
    4.
    发明公开
    单向抗震结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98858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97898.3

    申请日:2023-08-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向抗震结构,包括:连接底板;立设于连接底板上的变截面套筒,变截面套筒中部的内径大于两端部的内径;设置于变截面套筒内的阻尼球,阻尼球的直径适配于变截面套筒中部的内径,阻尼球的直径大于变截面套筒两端部的内径;插置于变截面套筒内并与阻尼球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呈竖向设置,且顶部伸出变截面套筒外形成连接端;与连接端固定连接的连接顶板,在通过本单向抗震结构抵御振动时,先通过剪力墙自身的抗震能力抵御振动,再通过阻尼球在变截面套筒中的移动与变截面套筒对阻尼球的阻力来抵御振动,最后通过上下辐条限位环抵撑于上下支撑板来抵御振动,通过多级的抗震结构,充分发挥抗震能力,延长耗能单元的寿命。

    透光气凝胶隔热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1221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71802.8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光气凝胶隔热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透光光伏发电玻璃,其内设有多块双面发电电池片;连接于透光光伏发电玻璃的多个透光封装盒,其内灌注有透光气凝胶块;玻璃基板,铺设于多个透光封装盒的远离透光光伏发电玻璃的一侧;封边板,连接于背面和玻璃基板之间,封边板沿透光光伏发电玻璃的周向设置一圈,封边板的内侧与背面、玻璃基板之间围合形成内密封空间,封边板的外侧与与背面、玻璃基板之间围合形成外封堵空间,外封堵空间中填充有密封胶;阻流隔板,每一行的透光封装盒之间以及透光封装盒与封边板的内侧之间分别连接有阻流隔板。本发明解决了常规建筑光伏一体化透光多玻组件存在传热系数较高的问题。

    一种粘滞阻尼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9244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1007947.0

    申请日:2023-0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滞阻尼器,包括: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内部是空腔;次动活塞杆,一端与第一套筒连接,另一端有开口;主动活塞杆,主动活塞杆在次动活塞杆开口处伸入次动活塞杆内部;两个第一环形限位器,两个第一环形限位器设置于主动活塞杆伸入次动活塞杆一端;环形阻尼,环形阻尼外环壁与次动活塞杆的内侧壁相贴;第二环形限位器,第二环形限位器设置于第一环形限位器与环形阻尼之间。本发明一种粘滞阻尼器中,设置第一套筒、主动活塞杆和次动活塞杆,逐层套设实现分级耗能,削减了第一套筒内部热量的产生,避免了爆缸风险,保证了安全。

    基坑分区半同步施工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548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59337.6

    申请日:2023-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分区半同步施工方法,在经围护设计和主体结构设计安全验算情况下,一分区和另一分区的首层土方开挖和首道支撑栈桥同步施工,接下来一分区按照正常施工步骤施工余下土方开挖、支撑至一期底板完成,然后在一分区内继续施工地下结构,另一分区则同步开始进行余下土方开挖、支撑和地下结构施工。相比常规方法,在一分区地下结构施工期间提前插入另一分区基坑施工,在保证安全、质量前提下,可以缩短整体基坑施工时间,进而缩短项目施工总工期,减少施工用地用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多个分区的基坑施工时,多个分区依次一一施工存在项目施工总周期长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