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48386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28834.1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填土侧摩阻力模型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属于地基测试领域,试验装置包括桩基础、模型箱、模型桩和载荷装置,模型桩与模型箱之间填充填土;模型箱由若干个上下间隔层叠设置的模型环,以及可拆卸式设于各模型环之间用以限制各模型环之间不能相对位移的约束构成;模型桩与模型箱之间填土内沿深度方向布置有若干个土压力盒和沉降量测点。试验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填土和设桩;桩顶加载和量测。本发明通过开展模型试验,为进一步研究填土中负摩阻力的分布规律及计算方法,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948386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710228834.1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填土侧摩阻力模型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属于地基测试领域,试验装置包括桩基础、模型箱、模型桩和载荷装置,模型桩与模型箱之间填充填土;模型箱由若干个上下间隔层叠设置的模型环,以及可拆卸式设于各模型环之间用以限制各模型环之间不能相对位移的约束构成;模型桩与模型箱之间填土内沿深度方向布置有若干个土压力盒和沉降量测点。试验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填土和设桩;桩顶加载和量测。本发明通过开展模型试验,为进一步研究填土中负摩阻力的分布规律及计算方法,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031841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90985.9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后张预应力矩形空心基坑支护桩。它是由矩形稳定环肋、矩形钢筋骨架、混凝土、底部承压版和锁定锚具构成,其中矩形钢筋骨架靠近基坑内侧及其相邻两侧为钢筋、基坑外侧为隔离管,在隔离管中设有钢绞线或高强钢筋,用箍筋将钢筋和隔离管固定形成矩形骨架结构,在隔离管的桩底端设有承压固定板,桩底承压固定板与钢绞线或高强钢筋一端固定连接,钢绞线或高强钢筋从隔离管中穿过,在桩顶部用锁定锚具锁定,同时在桩顶锁定锚具上设有灌浆孔和排气孔,在矩形空心支护桩的内部设有矩形稳定环肋。本发明增强了对基坑的支护作用,减少了支护结构的侧向变形和基坑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减少了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节约了建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806451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089845.2
申请日:2014-03-12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碇型基坑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锚碇型基坑加固结构包括支护桩、冠梁、锚墩、拉杆和锚杆。其中,冠梁分别与多个支护桩固连以构成支护结构;锚墩设置有多个,每个锚墩分别与支护结构保持预设距离且锚固于基坑外侧的土体中;拉杆、锚杆、支护桩和锚墩一一对应,每个拉杆的两端分别与锚墩和冠梁固连,每个锚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支护桩与锚墩上。可见,上述锚碇型基坑加固结构在充分利用支护结构的基础上,提高了整个支护体系的整体性和刚度,以及承载能力和抗弯能力,降低了加固造价,同时可以分段施工,且不影响地下结构施工,加固作用快速高效,便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806451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89845.2
申请日:2014-03-12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碇型基坑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锚碇型基坑加固结构包括支护桩、冠梁、锚墩、拉杆和锚杆。其中,冠梁分别与多个支护桩固连以构成支护结构;锚墩设置有多个,每个锚墩分别与支护结构保持预设距离且锚固于基坑外侧的土体中;拉杆、锚杆、支护桩和锚墩一一对应,每个拉杆的两端分别与锚墩和冠梁固连,每个锚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支护桩与锚墩上。可见,上述锚碇型基坑加固结构在充分利用支护结构的基础上,提高了整个支护体系的整体性和刚度,以及承载能力和抗弯能力,降低了加固造价,同时可以分段施工,且不影响地下结构施工,加固作用快速高效,便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046529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89942.9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夯扩干硬性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它是由桩身、扩大端头和碎石褥垫层组成。其中的扩大端头是经采用不低于1t的重锤对桩孔底部进行夯扩,通过对其周围土和端部土高度挤压形成夯扩端头孔,然后在夯扩端头孔中填筑干硬性素混凝土而形成的,扩大端头形成后再用干硬性素混凝土夯填桩孔,并在桩体顶部铺设碎石褥垫层。本发明在成桩过程中挤密了桩周土体,在扩头过程中,桩端土体受到夯实压密作用,桩端土体的压缩模量值和桩端承载力值都得到明显提高,夯扩干硬性素混凝土桩充分发挥了桩体的挤密、置换作用和桩端的承载作用,且不需要混凝土的凝期的工期要求,扩大了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适用范围,加快了施工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88165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231662.X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隐伏可溶岩溶蚀速率及裂缝连通性的测试方法,涉及岩土测试领域,包括S1布设地质钻孔J0,复核被测建筑的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S2对地质钻孔J0进行全断面孔内电视和分段压水试验,判断被测建筑的地层岩性、裂隙、软弱层和孔洞发育情况;S3初步分析裂隙发育规律,布设地质钻孔J1~J4;S4在地质钻孔J0内布设串珠状电阻加热装置并加热;S5地质钻孔J1~J4内均布设综合测井装置测试温度和电阻率;S6根据地质钻孔J1~J4的温度和电阻率分别确定裂隙连通性和溶蚀速率;通过该方法的实施,能够充分利用地质勘察钻孔,同时针对地质情况进行溶蚀岩层溶蚀性和连通性测试,避免了传统的测试方法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288165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231662.X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隐伏可溶岩溶蚀速率及裂缝连通性的测试方法,涉及岩土测试领域,包括S1布设地质钻孔J0,复核被测建筑的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S2对地质钻孔J0进行全断面孔内电视和分段压水试验,判断被测建筑的地层岩性、裂隙、软弱层和孔洞发育情况;S3初步分析裂隙发育规律,布设地质钻孔J1~J4;S4在地质钻孔J0内布设串珠状电阻加热装置并加热;S5地质钻孔J1~J4内均布设综合测井装置测试温度和电阻率;S6根据地质钻孔J1~J4的温度和电阻率分别确定裂隙连通性和溶蚀速率;通过该方法的实施,能够充分利用地质勘察钻孔,同时针对地质情况进行溶蚀岩层溶蚀性和连通性测试,避免了传统的测试方法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2493461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110408083.4
申请日:2011-12-09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格栅式预应力管桩支护结构,它是由混凝土管桩和井字形混凝土格栅组成,在井字形混凝土格栅的交叉处设有可供混凝土管桩穿过的孔,其中在混凝土管桩和井字形格栅内均设有钢筋骨架。本发明利用单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上部的井字形混凝土格栅组合形成支护结构的框架体系,充分发挥混凝土管桩的预应力效应,减少了非预应力配筋结构的侧向变形,减少了等效支护效果混凝土管桩的混凝土和钢筋用量,施工速度快,节约工程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810301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410087562.4
申请日:2014-03-11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质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接收多个地质点数据,每个地质点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将所述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分别存储在图层文件及数据库文件中,依据接收的地质点稳定性处理指令、字段选择指令、待勘察地质点的属性数据、地质点查询指令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获取与所述指令或数据对应的地质点数据,依据预设的算法生成与所述各个指令或数据对应的数据处理结果,如稳定性属性的确定、待勘察地质点治理参数的生成、地质点数据的统计、地质点的查询等。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种对所述地质数据的处理方法,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可以实现对所述地质数据的上述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