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0564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46955.8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东明 , 彭海艳 , 杨正刚 , 冯世清 , 陈宏亮 , 曹凯 , 胡建宗 , 晏宾 , 周祥 , 白玉成 , 杨致远 , 廖鑫 , 何锡勇 , 李勇 , 邓攀 , 朱洁 , 郑宇 , 卫备 , 胡元进 , 邓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液化处理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及处理方法,涉及地基建造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液化地层和由透水混凝土浇筑成的透水混凝土桩;透水混凝土桩等间距排列,透水混凝土桩的桩身中部至桩身底部埋入液化底层;将透水混凝土的贯通性孔隙作为排水通道使透水混凝土桩具备排水功能。采用透水混凝土材料作为桩身材料,浇筑成桩,因其同时具备排水和刚性桩的特性,既能形成排水通道及时消散孔隙水压力消除液化,又能有效形成刚性桩复合地基,大幅提高地基承载力,其质量更加可控,施工更为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1456061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48864.0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筏板基础加固施工方法,具体为一种既有筏板基础开孔及修复施工方法,包括步骤:A1、对既有筏板基础进行勘测,确定开孔位置及孔径;A2、在设计孔径4/5范围内采用机械钻除筏板基础混凝土,直至完全暴露筏板基础底素混凝土垫层;A3、人工剔除剩余设计孔径1/5范围内筏板基础的混凝土,暴露既有筏板基础的钢筋网,清理整平既有筏板基础素混凝土垫层并完成地基加固;A4、完成孔内加固设计钢筋网配筋连接;A5、孔内浇注高于既有筏板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且掺有膨胀剂的混凝土,并振捣密实;A6、清除顶部浮浆至既有筏板基础顶标高。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人工凿除对既有筏板基础损害严重、筏板基础加固后整体效果差且不利于地基加固协同工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8778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175606.4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湿陷性黄土场地填挖交界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实现的步骤如下:步骤一:清理原始填挖交界面浮土,将原始填挖交界面开挖成沿高度方向的连续的台阶;步骤二:从填方区最低处开始分层回填夯实;步骤三:在原始填挖交界面两侧,设置沉降过渡带,过渡带长度随深度逐渐变小;步骤四:在沉降过渡带内分层铺设土工格栅,每层铺设土工格栅在填挖两侧设有反包段;步骤五:每层土工格栅铺设完成后进行分层回填夯实;步骤六:在最上层的土工格栅表层设置隔水土工布,随后进行面层施工。本发明通过设置沉降过渡带,保证了填方区和挖方区沉降能均匀过渡,避免了填挖交界处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拉裂、错台、雨水入侵等问题的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1707165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39938.X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 E02D3/00 , E02D1/02 , G06F30/13 , G01N3/24 , G01N23/2251 , G01N23/2202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钢土界面剪切试验的风积砂‑黄土混合料掺比设计方法。结合风积砂‑黄土混合料掺和比例对其物理力学特性的研究,以风积砂‑黄土混合料与钢界面之间的大变形剪切力学特征为研究重点,总结出掺砂率、竖向压力对风积砂‑黄土混合料与钢界面的残余剪切强度及变形规律,基于该规律,能够用于更好的确定地基中混料掺砂率阈值,这极大的降低了纯风积砂地基的处理难度。对黄土高原北部与砂漠交汇区域的地基处理、桩基础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在后续的地基处理以及桩基础勘察设计施工过程中,可以在风积砂中掺入适当的黄土,选择合适的掺砂率,降低风积砂不良物理力学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615265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424998.9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V10/44 , G06V10/82 , G06N3/08 , G06N3/0464
Abstract: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岩性识别方法,通过一个基学习器来实现岩性整体类型的分类,再用另一个基学习器来实现岩性的细分类;最后将两个基学习器的分类结果输入到下一层的元学习器网络中进行最终结果的输出。本公开通过深度学习网络,从岩芯图像中学习岩性类别这种潜在的特征信息,实现野外勘探作业中岩性类别的快速、准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806450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89831.0
申请日:2014-03-12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排桩基坑加固结构,包括由位于基坑侧壁处的支护桩和位于支护桩顶端的冠梁构成的支护结构,还包括与支护桩平行布置的锚碇桩,锚碇桩与支护桩保持预设距离且锚固于基坑外侧的土体中,锚碇桩与支护桩通过拉杆固连。上述双排桩基坑加固结构,在原有支护结构的基础上新增了锚碇桩和拉杆,形成锚碇型双排桩型支护结构。该结构充分利用原有支护结构进行加固,既减少了既有支护结构的支点跨度,提高了抗弯能力,又增强了整个支护体系的整体性和整体刚度,调整了原支护结构的压力分布,提高其承载能力;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双排桩基坑加固结构具有加固快速高效、造价低廉,并可以分段施工,方便快捷,加固效果显著,便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59114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64222.5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12 , E02D37/00 , E02D15/00 , E04G23/02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层损失致建筑物沉降的时序脉冲注浆止沉方法;该方法不仅根据地层损失沉降的地质特点对获取的地质信息数据进行了针对性的数值计算模拟和校核处理,从而使获得的注浆参数的准确性得到显著提高;还通过在注浆过程中对注浆参数进行持续优化,使注浆参数与地质实际情况的匹配程度显著增加,实现了注浆参数的精细化调控,从而更进一步的提高了注浆加固的效果;同时,更通过对建筑物内、外注浆工艺和方式的针对性调整,既避免了浆液的无效扩散和浪费,又能显著的缩短注浆加固工期,从而适合在地层损失致使建筑物沉降的注浆加固止沉工程中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50885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255221.5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NN分类算法的泥岩岩性识别系统,包括前端操作模块,用于将图像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并将图像数据保存至数据库服务器;泥岩容器检测模块,用于识别出图像数据中泥岩容器的位置信息,便于裁剪出每个泥岩并作后一步的操作;泥质风化识别模块,用于检测单个泥岩图像的风化程度和泥质,风化程度包括中等风化、全风化和强风化中任一种,泥质包括砂岩、泥岩、砂质泥岩和泥质砂岩中任一种等;本发明可以接收用户上传的标签信息,并自动化地利用标签信息实现算法模块的更新,提高算法的准确率,从而提高系统的准确率,且具有识别精准度高,效率高,交互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22269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520618.X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水位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多层地下水水位测量及水样采取的控制系统、方法,其中控制系统包括用于伸入钻孔的测量管道,测量管道两端导通,测量管道的外侧壁上套接有环形气囊,环形气囊用于设置于隔水层,环形气囊能够充气。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多层地下水水位测量及水样采取的控制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测量时可直接通过测量管道进行水位测量和取样,即可获知待测含水层的水位和水质信息,检测准确、可靠、快捷,结构简单、易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6284342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52588.5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机械搅拌式扩体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钻机准备就位;S2、利用钻杆前端的普通直径钻头在地基上钻进普通直孔段的设计钻孔长度;S3、通过调整钻头直径大小的机械装置实现钻头扩张至等于设计扩体段的直径;S6、在中空钻杆内安放底部安装有呈锥形状的承压板的锚杆杆材和注浆管;S7、对中空钻杆施加压力带动锚杆杆材和注浆管深入锚孔底部;S9、当浆液至孔口溢浆时停止注浆。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边搅边注浆锚固体均匀可靠,通过变径实现改善拉力型普通锚杆的承载性状,增大抗拔能力,孔内搅拌成孔无扬尘,较少土方外运或废浆处理,节省浆液用量,降低抗浮工程施工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