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污染生态网箱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5267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976571.3

    申请日:2022-08-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一种低污染生态网箱装置,其中框架结构为立方体的边框式框架结构,养殖网包覆在框架结构各方向的敞开面,主动收集滚筒和从动收集滚筒分别安装在框架结构下方,主动收集滚筒的轴端设有滚筒齿轮,传动齿轮轴的两端分别设有齿轮,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驱动齿轮,传动齿轮轴一端的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传动齿轮轴另一端的齿轮与滚筒齿轮通过收集系统履带传动配合,收集槽设置在收集网回转区间的端部。该装置可自动收集水产品排泄物和投食饵料的残渣,方便清理投食饵料的残渣,自动化控制投放饵料提高饵料的利用率,显著减轻网箱养殖的负面环境效应。

    一种高原鱼类苗种运输和驯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42229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108354.2

    申请日:2015-0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01K6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鱼类苗种运输和驯养方法,步骤:A、苗种选择:以高原地区的鱼类生产和科研单位人工孵化获得的高原鱼类苗种或野外捕捞的野生高原鱼类苗种;B、长途运输:运输时间选择在春季或秋季;C、运输后恢复:到达目的地后,将鱼苗袋放入控温的养殖桶中平衡水温,消毒结束后将鱼苗捞起,并转入控温养殖桶中暂养;D、日常驯养:鱼苗暂养于封闭循环水系统中,循环水采用紫外线消毒,光照时间为12L:12D,每天投喂2次,投喂后清理残饵和粪便,保持养殖水质洁净。方法易行,操作简便,鱼苗成活率高且生长稳定,在高原鱼类苗种转向内地运输和驯养过程中,解决了因海拔差和温差大、运输距离长等因素造成鱼苗在内地驯养成活率低的难题。

    一种圆口铜鱼循环水养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78784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1910602066.0

    申请日:2019-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口铜鱼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循环主水路、臭氧支路和增氧支路,循环主水路包括养殖桶、微滤机、集水槽、循环水泵、冷水机、生物过滤器、紫外消毒器和循环主水管,臭氧支路包括臭氧发生器和臭氧气管,臭氧气管的一端与臭氧发生器连接,另一端与紫外消毒器和生物过滤器之间的循环主水管管段连通,增氧支路包括增氧支水管、增氧水泵、增氧气管、液氧罐和氧气锥,增氧支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循环主水管位于紫外消毒器和养殖桶入水口之间的管段连接,氧气锥安装于增氧支水管上,增氧气管的一端与液氧罐连接,另一端与增氧支水管入口和氧气锥之间的增氧支水管管段连接。该系统设计合理,整个养殖系统的水可全部进行臭氧消毒和增氧。

    一种拉萨裂腹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0235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37447.8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萨裂腹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人工养殖的健康子一代鱼苗或成鱼为标记对象;B、鱼苗增殖放流前停食2‑4天,排空肠道,并随机抽取30尾鱼苗,解剖观察消化道初始充塞度;水温平衡后,将所有鱼放入雅鲁藏布江或其支流中;C、根据拉萨裂腹鱼游动速度,以放流点为原点,上游和下游20km内,每隔1km设置一个回捕点位,在放流后的10d内,记录各回捕点位标记鱼的数量和重量,然后解剖,观察并记录肠道充塞度;D、通过分析鱼苗的生长、摄食强度变化、空间扩散特征和生境特征,评估拉萨裂腹鱼增殖放流效果。

    一种铜鱼仔鱼开口阶段的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0674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901155.1

    申请日:2023-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鱼仔鱼开口阶段的培育方法,其步骤为:S1、待铜鱼仔鱼全部平游后,将铜鱼仔鱼转入养殖桶中培育;S2、放入养殖桶的当天,去除丰年虫孵化器内的卵壳和未孵化的卵,随后将丰年虫放出;S3、用过滤装置过滤丰年虫,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网袋和第二过滤网袋,过滤时,先将第一过滤网袋网衣置于第二过滤网袋内,随后将从孵化器内放出的丰年虫放入第一过滤网袋网中,用水冲洗过滤,过滤完毕后,取下第一过滤网袋,收集第二过滤网袋内的丰年虫;S4、用收集的丰年虫投喂铜鱼仔鱼,待铜鱼仔鱼开口后,继续投喂丰年虫15‑20d;S5、随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该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显著了提高铜鱼仔鱼开口阶段的开口率,突破了铜鱼开口的技术瓶颈。

    一种拉萨裂腹鱼麻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24708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269092.1

    申请日:2018-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2 A61K31/245 A01K6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萨裂腹鱼麻醉方法,其步骤是:1)麻醉水源的准备A:在麻醉容器内加入与拉萨裂腹鱼养殖池同温水源,温度为15~20℃,溶解氧大于等于5 mg/L;2)MS-222麻醉液的配制B:在步骤1)中获取的水源中加入MS-222粉剂,配制成麻醉液;3)麻醉拉萨裂腹鱼C:将拉萨裂腹鱼放入麻醉液中进行麻醉;4)麻醉后恢复D:拉萨裂腹鱼麻醉后在清水中恢复至正常游动3~6 min。还涉及该方法在拉萨裂腹鱼长途运输和拉萨裂腹鱼短期离水操纵实践中的应用。方法易行、操作简便、麻醉效果好,解决了拉萨裂腹鱼在运输和离水操纵过程中因应激反应导致抗病力下降、成活率低的难题。

    一种鱼类鳞片强度的简易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55189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76561.1

    申请日:2014-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鱼类鳞片强度的简易测量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设置固定架,固定架顶端悬挂挂钩;将鱼鳞清洁、风干,找到鳞焦并标记;用两根棉线穿过鳞焦,将其中一根棉线两端栓在钩上,从而将鱼鳞吊挂在固定架上;将另一根棉线两端固定在杯子上,将杯子吊挂在鱼鳞下方;利用重力保持棉线、鳞片、杯子自然垂落相接,然后向杯子中不断地加入干燥的细沙,一点一点连续地加入,直至鳞片因细沙的重力而被完全撕裂开;称量此时杯子及杯内细沙的总重量,将该总重量数值乘以引力常量,得到鱼鳞的强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需要夹具,并且确定统一的测量标准,能够精确地测量鱼鳞强度。

    一种水下观察裂腹鱼类自然产卵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13739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398504.3

    申请日:2014-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观察裂腹鱼类自然产卵的方法,步骤:A、器材准备;B、录像地点选择自然溪流并建立围隔;C、裂腹鱼类的来源:采用人工驯养成熟的裂腹鱼类来进行观察,在裂腹鱼类的繁殖期:冬春季,挑选发育成熟的亲鱼放入围隔中;D、录像系统的布设:在围隔的岸边选择一处用电方便的房屋作为录像监控中心,将硬盘录像机和显示器放置于屋内,视频延长线一端接硬盘录像机,另一端接水下摄像头,视频延长线的长度控制在10~100m,一共布设4~5个水下摄像头;E、录像系统工作方法是:待裂腹鱼类适应围隔环境一周之后,对其行为活动进行录像,录像时间选择在白天进行。方法易行,操作简便,实现了在野外条件下方便地观察裂腹鱼类的自然产卵行为。

    一种圆口铜鱼亲鱼的培育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8170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57779.3

    申请日:2022-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口铜鱼亲鱼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当年7月,挑选身体健壮、体表无伤、5龄及以上的雌性圆口铜鱼和雄性圆口铜鱼进行培育;2、将圆口铜鱼亲鱼进行消毒,接着放入具有控温功能的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桶中进行培育,初始养殖密度≤15kg/m3;3、在圆口铜鱼亲鱼培育过程中,进行水温调控,光照与投喂管理。该方法根据圆口铜鱼性腺发育和摄食的温度需求,调控圆口铜鱼亲鱼培育过程中的水温,尤其在10‑12月份水温随气温开始下降时,通过养殖系统的控温功能调控水温保持在20‑22℃,延长圆口铜鱼亲鱼周年摄食时间,保障圆口铜鱼亲鱼性腺发育,显著提高了圆口铜鱼亲鱼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培育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