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58620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710560994.6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大菱鲆ZW全雌苗种的制种方法,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它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遗传失活鱼类异源精子诱导有丝分裂雌核发育的方法获得大菱鲆有丝分裂雌核发育卵;(2)对所获有丝分裂雌核发育卵进行孵化和苗种培育,得到有丝分裂雌核发育苗种;(3)将所获有丝分裂雌核发育苗种养殖成为有丝分裂雌核发育后备亲鱼;(4)对有丝分裂雌核发育后备亲鱼进行促熟培育和产卵调控,选择超雌亲鱼;(5)对大菱鲆WW超雌亲鱼和正常ZZ雄鱼进行人工授精,获得遗传型全部是ZW的受精卵;(6)对ZW受精卵进行卵孵化和苗种培育,获得规模化的大菱鲆全雌苗种;本发明证明了大菱鲆WW超雌鱼可以成活和繁殖,并利用超雌亲鱼和普通雄鱼受精实现了大菱鲆全雌苗种的规模化生产,大幅度地缩短了制种周期和降低了制种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135234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510438245.7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大菱鲆幼鱼生长和提高饵料利用率的工厂化养殖照明系统及其应用,所述照明系统包括由冷白、绿两种单色LED发光芯片组成的复合式LED灯组、光源控制系统和防水外壳,其中光源控制系统内包含电源模块和电路控制模块,电路控制模块控制复合式LED灯组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防水外壳使用防腐材料并使用密封胶进行防水处理。本发明根据大菱鲆幼鱼对特定光谱、光强和光照周期的喜好进行开发和设置,能够满足工厂化养殖大菱鲆幼鱼对光色、光强和光周期的需要,促进大菱鲆幼鱼的健康生长和提高饵料效率,进而提高工厂化大菱鲆养殖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1223866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13903.8
申请日:2008-01-1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大菱鲆家系选育提高父系半同胞家系构建成功率的方法:采用将用于家系选育的亲鱼进行亲体培育和个体标记;生殖调控,使大菱鲆亲鱼性腺成熟同步;选择性腺发育进入盛期的亲鱼进行人工授精;按照1雄配2-3雌的方法构建父系半同胞家系,初始构建不成功者应及时补做;本发明用于大菱鲆家系选育,操作简便、效果显著;应用该方法构建家系时,父系半同胞家系的初始构建成功率显著提高,初始成功率≥33.3%;所有构建家系的同步性较好,极大缩短了家系构建时间,易于进行家系标准化培育。
-
公开(公告)号:CN11291373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390299.6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鲆鳎鱼类的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所述方法具体如下:养殖水体设有水温、盐度、溶氧和pH探头,实时检测养殖水环境;定期随机采取鱼体表粘液,检测粘液中的皮质醇含量,当皮质醇含量大菱鲆超过15.5±0.4ng/mL,半滑舌鳎超过14±0.7ng/mL时;分析查找原因,调整养殖策略;再次检测鱼体表粘液中的皮质醇含量,当皮质醇含量大菱鲆为8.5±0.3ng/mL、半滑舌鳎为9.4±0.6ng/mL时,恢复正常养殖管理。本发明不仅对养殖的鲆鳎鱼类的养殖环境实时监控,同时通过检测鱼体表粘液中的皮质醇含量,评估鱼类自身状态,及时调整养殖管理方案,避免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094675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710560535.8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大菱鲆超雌亲鱼的制种方法,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它的步骤如下:(1)采用遗传失活鱼类异源精子诱导有丝分裂雌核发育的方法获得大菱鲆有丝分裂雌核发育卵;(2)对所获有丝分裂雌核发育卵进行孵化和苗种培育,得到有丝分裂雌核发育苗种;(3)将所获得的有丝分裂雌核发育苗种养殖成为有丝分裂雌核发育后备亲鱼;(4)对有丝分裂雌核发育后备亲鱼进行促熟培育和产卵调控,能够正常成熟和采卵的雌鱼即为超雌亲鱼,挑选出来直接用于大菱鲆全雌苗种的商业化生产;本发明证明了大菱鲆WW鱼可以成活和繁殖,为利用超雌鱼进行商业化生产大菱鲆全雌苗种奠定了基础;同时制备周期缩短了50%以上,成本则只有现有技术的几分之一至十几分之一。
-
公开(公告)号:CN107182865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560533.9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2 , A01K61/10
Abstract: 一种利用高温诱导确定大菱鲆性别分化时期的方法,它的步骤包括1)建立全同胞家系、2)高温诱导实验和3)性别分化时期的确定。本发明设置除了水温以外其它养殖条件和管理基本一致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将步骤1)培育的仔鱼分别放养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水槽中,此后对照组水温保持恒定,实验组分别在不同发育阶段开始进行一段时期的高温诱导处理,然后保持与对照组相同的水温进行培育,直至对照组和实验组苗种的规格均达到能够通过解剖观察鉴定性别的规格;作出实验组雄性表型比例与高温诱导开始时苗种规格之间的关系图,图中雄性表型比例折线变化明显的区间所对应的苗种规格,就是大菱鲆的性别分化时期。采用本发明确定的大菱鲆性别分化时期更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4322419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629575.X
申请日:2014-11-1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海参工厂化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它包括专用养殖池和水处理系统;所述的专用养殖池为底部锅底形的圆角池,排水口位于池中心最低处,池底水平铺设3-5圈多孔底冲洗管;水处理系统包括缓流沉淀池、泵池、提水泵、蛋白质泡沫分离器、一级截污生物净化池、二级脱气生物净化池、汽水对流增氧池和管道式紫外消毒器;本发明根据海参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水循环利用技术,设计了一种适合海参工厂化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的养殖系统,使用本发明系统养殖日补充新水小于5%,跟传统换水或流水养殖比较,节水量达到95%以上;更重要的是大大减少了养殖过程中的控温能耗,节能7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135234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38245.7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K9/00 , A01K63/06 , F21V15/02 , F21V19/001 , F21V23/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大菱鲆幼鱼生长和提高饵料利用率的工厂化养殖照明系统及其应用,所述照明系统包括由冷白、绿两种单色LED发光芯片组成的复合式LED灯组、光源控制系统和防水外壳,其中光源控制系统内包含电源模块和电路控制模块,电路控制模块控制复合式LED灯组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防水外壳使用防腐材料并使用密封胶进行防水处理。本发明根据大菱鲆幼鱼对特定光谱、光强和光照周期的喜好进行开发和设置,能够满足工厂化养殖大菱鲆幼鱼对光色、光强和光周期的需要,促进大菱鲆幼鱼的健康生长和提高饵料效率,进而提高工厂化大菱鲆养殖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100190B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010552341.1
申请日:2010-11-1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七带石斑鱼苗种培育方法,在盐度28±2、水温19±2℃、pH8±0.3、溶氧大于6mg/l的条件下培育苗种,布苗密度控制在8000-15000尾/M3。初孵仔鱼入池前按2ppm浓度投放复合菌(光合菌+硝化菌),5天后每天添加0.5ppm的复合菌+1ppm的虾片饲料,25天后每天添加1ppm的复合菌+1ppm的虾片饲料,50天后停用。光照初孵仔鱼起至10日龄光照要求2000-4000lx、11日龄至30日龄光照要求1000-3000lx、31日龄至60日龄光照要求500-1000lx。初孵仔鱼入池后30天起每天吸除池底部污物。仔鱼饵料系列采用SS型小轮虫和普通轮虫,4日龄至7日龄投喂SS型小轮虫,轮虫投喂前不强化;6日龄至20日龄投喂普通轮虫,经小球藻强化。本发明操作流程合理,结果稳定,适用于冷温带石斑鱼的苗种培育。
-
公开(公告)号:CN102100190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010552341.1
申请日:2010-11-1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七带石斑鱼苗种培育方法,在盐度28±2、水温19±2℃、pH8±0.3、溶氧大于6mg/l的条件下培育苗种,布苗密度控制在8000-15000尾/M3。初孵仔鱼入池前按2ppm浓度投放复合菌(光合菌+硝化菌),5天后每天添加0.5ppm的复合菌+1ppm的虾片饲料,25天后每天添加1ppm的复合菌+1ppm的虾片饲料,50天后停用。光照初孵仔鱼起至10日龄光照要求2000-4000lx、11日龄至30日龄光照要求1000-3000lx、31日龄至60日龄光照要求500-1000lx。初孵仔鱼入池后30天起每天吸除池底部污物。仔鱼饵料系列采用SS型小轮虫和普通轮虫,4日龄至7日龄投喂SS型小轮虫,轮虫投喂前不强化;6日龄至20日龄投喂普通轮虫,经小球藻强化。本发明操作流程合理,结果稳定,适用于冷温带石斑鱼的苗种培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