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2805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436208.8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产流系数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空间率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目标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初步构建;产流系数数据的收集与选择;对产流系数数据的处理;分布式水文模型敏感性参数的筛选与初始化;分布式水文模型网格产流量模拟及产流系数计算;基于产流系数模拟相对误差的参数迭代;参数率定终止及模拟效果验证。优点是: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现有分布式水文模型率定方法无法准确反映物理参数空间变异性和无法在缺少实测径流的情况下精准刻画流域水文过程的问题,能够为大尺度及缺资料流域的水文预报和模拟提供准确的参数信息,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相关应用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28309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603782.8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化式数字孪生流域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基于流域的相关参数以及气象数据、水文数据、土壤数据、地形数据和水利工程数据,构建初始数字孪生流域;S2、对初始数字孪生流域中的模型进行优化及验证,并在满足迭代优化条件时,进行数字孪生体集成,获取最终的数字孪生流域。优点是:将孪生技术运用在流域构建上,实现智能管理、感知分析、仿真模拟、自动优化、实时更新以及合理预测的目标,同时达到数字化与智能化相结合的要求。能够为后续开展高精度的水文预报、防洪调度以及模拟预测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6873372B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0174760.8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防洪调度数据自适应控制的水库防洪调度优化方法,涉及水库防洪调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建立目标水库通用防洪调度图;建立防洪调度模型;确定目标函数;根据通用防洪调度图的调度线数量以及各条调度线拐点数量,得到代表所述通用防洪调度图所需优化变量的总数;根据确定的目标函数和优化变量;采用NSGA‑II算法优化计算,并对目标函数进行Pareto非支配解分析,得到优化后的通用防洪调度图;用优化后的通用防洪调度图进行防洪业务计算。本发明引入防洪调度图的水库汛期调度能在保障下游防洪安全的同时充分利用水库的来水,提高洪水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提高优化模型的求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7337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74760.8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3/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防洪调度数据自适应控制的水库防洪调度优化方法,涉及水库防洪调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建立目标水库通用防洪调度图;建立防洪调度模型;确定目标函数;根据通用防洪调度图的调度线数量以及各条调度线拐点数量,得到代表所述通用防洪调度图所需优化变量的总数;根据确定的目标函数和优化变量;采用NSGA‑II算法优化计算,并对目标函数进行Pareto非支配解分析,得到优化后的通用防洪调度图;用优化后的通用防洪调度图进行防洪业务计算。本发明引入防洪调度图的水库汛期调度能在保障下游防洪安全的同时充分利用水库的来水,提高洪水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提高优化模型的求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03223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030039.1
申请日:2017-01-1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46 , G06Q50/2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态系统理论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包括:收集资料;山洪灾害现状调查;对影响因素划分等级;建立模型;确定不同风险等级。通过收集整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文、地形地貌等基础信息,充分运用GIS、卫星遥感、水文分析计算等技术手段,提取相关数据,结合山洪灾害现场调查资料,进行小流域暴雨洪水分析、评价山洪威胁居民区山洪灾害现状防御能力、科学划分沿河村落危险区,并通过分析评价,较为全面和准确地掌握山洪灾害危险区小流域暴雨洪水基本特征以及人员与财产分布情况,分析暴雨、山洪与灾害之间的关系,分析沿河村落、集镇与城镇的可能导致山洪灾害发生的临界雨量,为进一步提高山洪灾害防治能力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12805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36208.8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产流系数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空间率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目标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初步构建;产流系数数据的收集与选择;对产流系数数据的处理;分布式水文模型敏感性参数的筛选与初始化;分布式水文模型网格产流量模拟及产流系数计算;基于产流系数模拟相对误差的参数迭代;参数率定终止及模拟效果验证。优点是: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现有分布式水文模型率定方法无法准确反映物理参数空间变异性和无法在缺少实测径流的情况下精准刻画流域水文过程的问题,能够为大尺度及缺资料流域的水文预报和模拟提供准确的参数信息,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相关应用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803223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710030039.1
申请日:2017-01-1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态系统理论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包括:收集资料;山洪灾害现状调查;对影响因素划分等级;建立模型;确定不同风险等级。通过收集整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文、地形地貌等基础信息,充分运用GIS、卫星遥感、水文分析计算等技术手段,提取相关数据,结合山洪灾害现场调查资料,进行小流域暴雨洪水分析、评价山洪威胁居民区山洪灾害现状防御能力、科学划分沿河村落危险区,并通过分析评价,较为全面和准确地掌握山洪灾害危险区小流域暴雨洪水基本特征以及人员与财产分布情况,分析暴雨、山洪与灾害之间的关系,分析沿河村落、集镇与城镇的可能导致山洪灾害发生的临界雨量,为进一步提高山洪灾害防治能力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470286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29962.8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6/26 , G06F16/215 , G06F16/2457 , G06F16/2458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洪量特征及函数性质的场次洪水自动识别方法,包括基于长系列径流数据Q( )的一阶、二阶导数,获取洪峰流量Qm;根据洪峰流量Qm与设置的洪峰阈值q1、洪峰的距离阈值m之间的关系,获取洪峰数组Qm( );基于洪峰数组Qm( )设置洪水最大历时的阈值n,确定计算时段Qn( );基于计算时段Qn( )的二阶导数确定场次洪水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进而确定场次洪水时间段;基于场次洪水时间段,确定洪峰位置,引入从洪峰位置向前和向后3h、5h、7h、15h、25h的洪量特征,并根据判定条件实现场次洪水的筛选。优点是:引入包含峰值的多小时洪量特征,结合函数性质,准确识别连续洪水过程中的场次洪水,提高了场次洪水识别的正确性及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22229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0631081.5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防洪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防洪调度系统的数字孪生体;S2、对防洪调度系统的数字孪生体进行跟踪与更新,获取实时同步的防洪调度系统数字孪生体;S3、基于实时同步的防洪调度系统数字孪生体,利用气象模型和多个水文模型开展气象水文集合预报,预测目标水库未来一周的防洪调度过程,并根据预测结果对防洪形势进行分析研判,提出水库现行调度规则的调整方案。优点是:克服现有防洪调度方法无法全面反映防洪调度的实时信息、气象水文预报有效预见期短和预报精度不高的缺陷,能够准确提供防洪调度过程信息,动态评估防洪风险,以便顺利开展洪涝灾害防御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45498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33001.4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6/215 , G06F16/29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窗口自调节的卫星降水数据订正方法,包括S1、利用卫星栅格数据和地面观测站点实测降水数据,计算卫星栅格数据的各网格内地面观测站点密度;S2、结合各网格内地面观测站点密度,确定各地面观测站点分布状况所对应的最优订正窗口宽度;S3、基于最优订正窗口宽度设置初始窗口,移动初始窗口依次对各个窗口中的卫星栅格数据进行订正,获取卫星栅格数据与地面观测站点实测降水数据之间的函数关系,将卫星栅格数据输入该函数关系获取订正后的卫星栅格数据。优点是:本方法能够考虑卫星降水数据的时空分布特征,将地面观测站点实测降水数据作为参考,对栅格数据进行局部订正,降低订正误差,使得订正结果具有相对较高的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