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8274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619264.0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长膜泥沙的水体元素迁移扩散的分析方法,其包括提供长膜泥沙饱和吸附量计算项数和计算系数以及长膜泥沙生物膜的生长时间,计算长膜泥沙的饱和吸附量;利用水体元素浓度、扩散系数、水力要素以及所述长膜泥沙的饱和吸附量计算水体元素的迁移扩散规律。基于该方法所建立的水沙水质模型系统,涵盖了水位流量预报、河道演进、长膜泥沙吸附水体元素及其迁移扩散等模拟功能,具有功能齐全,方便实用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982740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10619264.0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长膜泥沙的水体元素迁移扩散的分析方法,其包括提供长膜泥沙饱和吸附量计算项数和计算系数以及长膜泥沙生物膜的生长时间,计算长膜泥沙的饱和吸附量;利用水体元素浓度、扩散系数、水力要素以及所述长膜泥沙的饱和吸附量计算水体元素的迁移扩散规律。基于该方法所建立的水沙水质模型系统,涵盖了水位流量预报、河道演进、长膜泥沙吸附水体元素及其迁移扩散等模拟功能,具有功能齐全,方便实用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02188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12533.2
申请日:2016-05-1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持河道规模的临界流量计算方法,包括收集资料的步骤;建立数值模拟模型的步骤;建立流量与规模曲线的步骤;获取临界点的步骤;计算平均规模的步骤;计算动态变化范围为的步骤。本发明以多年平均流量和河流规模作为参照,针对低水情景,进行无量纲处理后,计算方法系统、理性、客观,并且同时获得河流规模的物理参数。可以方便地分析多沙河流和复杂断面,并且可以很方便地将众多的河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消除了个人偏好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所述计算方法物理过程与作用机制明确,对不同类型河流具有技术的通用性,为河流管理、保护、规划以及河道整治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021881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0312533.2
申请日:2016-05-1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持河道规模的临界流量计算方法,包括收集资料的步骤;建立数值模拟模型的步骤;建立流量与规模曲线的步骤;获取临界点的步骤;计算平均规模的步骤;计算动态变化范围为的步骤。本发明以多年平均流量和河流规模作为参照,针对低水情景,进行无量纲处理后,计算方法系统、理性、客观,并且同时获得河流规模的物理参数。可以方便地分析多沙河流和复杂断面,并且可以很方便地将众多的河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消除了个人偏好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所述计算方法物理过程与作用机制明确,对不同类型河流具有技术的通用性,为河流管理、保护、规划以及河道整治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021869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06297.3
申请日:2016-05-1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映生态水文机理的平均河流模型和计算方法,包括:以多年平均流量对应的河流规模作为平均河流,此时河流生态系统对应的生物量也是多年平均值;建立流量和河流规模的变化函数关系以及无量纲的相对流量和河流相对规模的变化函数关系。本发明以多年平均流量和河道规模作为参照物,建立平均河流模型。由于河流生态安全最脆弱的状况基本上都是在水文情势低于平均水平之下发生,而平均河流包含的对应关系描述了多年平均水平之下的所有变化过程,因此平均河流模型可以刻画各种生态危机的形成与变化机理,并且将上述复杂关系概化为以河流水文情势为自变量的函数关系。客观反映河流流量与河流规模的定量关系,计算方法系统、理性、客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