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9858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010870361.7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GPU+特征识别的无人机影像快速配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实时接受无人机航拍采集的影像数据;步骤2、对相邻的影像使用GPU加速的KAZE算法,在GPU中完成特征点的提取、特征点描述符计算、特征匹配过程;步骤3、步骤对相邻影像提取出来的特征点使用GPU加速特征点匹配,匹配方法采用基于最近邻和次近邻距离比值的方法进行特征匹配;步骤4、使用PROSAC算法,选取前n个匹配质量较高的点,作为优质匹配点对;步骤5、根据两幅影像保存的优质匹配点,使用GPU加速特征点匹配;步骤6、采用PROSAC算法估计影像单应矩阵,步骤7、根据影像之间的单应矩阵,实现影像快速配准。
-
公开(公告)号:CN11206760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10961132.6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1/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稳定型指纹识别因子的方法,首先对研究区按照植被类型进行分区,同时根据不同植被的生长特性,划分研究区中每种植被的生长季节;然后采集每种植被的土壤样品,并将试验样品进行风干、研磨、搅拌、静置和过滤,通过最后一步湿筛,保留试验样品混合液小于63微米的泥沙颗粒;接着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全元素测量,并使用卡方检验对候选指纹识别因子进行分析,选取研究区中每种植物在不同生长季且无统计上差异的化学元素,作为指纹识别因子;最后使用分布分析法和Student's t检验法获得稳定型指纹识别因子。本发明剔除了由指纹识别因子的含量相互影响造成的不准确,对于准确预测泥沙来源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98274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619264.0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长膜泥沙的水体元素迁移扩散的分析方法,其包括提供长膜泥沙饱和吸附量计算项数和计算系数以及长膜泥沙生物膜的生长时间,计算长膜泥沙的饱和吸附量;利用水体元素浓度、扩散系数、水力要素以及所述长膜泥沙的饱和吸附量计算水体元素的迁移扩散规律。基于该方法所建立的水沙水质模型系统,涵盖了水位流量预报、河道演进、长膜泥沙吸附水体元素及其迁移扩散等模拟功能,具有功能齐全,方便实用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18658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79209.6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比重可变和轨迹自计的卵石推移质运动研究装置,包括中空的卵石壳,卵石壳内设有芯片部分和配重部分,芯片部分和配重部分与卵石壳之间设有减震密封层,芯片部分设有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磁方位传感器、三轴角加速度传感器、存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和电源模块,无线充电模块与电源模块相连,电源模块分别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磁方位传感器、三轴角加速度传感器、存储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相连。本发明所中的卵石推移质在水流作用下运动时可以实时记录三轴加速度、磁方位角、角加速度等运动信息,可以通过这些运动信息获取卵石推移质运动的速度、轨迹等运动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903010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132227.6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春晶 , 曹文洪 , 丁兆亮 , 谷蕾蕾 , 鲁婧 , 祁伟 , 张治昊 , 孙雪岚 , 胡健 , 王玉海 , 关见朝 , 解刚 , 朱毕生 , 赵慧明 , 张磊 , 王大宇 , 赵志文 , 魏向阳 , 赵杰
IPC: G01N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槽试验的悬移质取样装置以及取样方法,属于悬移质取样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取样机构以及分别与升降机构和取样机构通信连接的控制器;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丝杠升降机和连接板,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丝杠升降机连接,升降杆的底端与连接板连接;取样机构包括取样管、连接软管、水泵和变频器,取样管固定在连接板上,取样管的出水口与连接软管连接,水泵安装在连接软管上,变频器与水泵通信连接;控制器分别与驱动电机和变频器通信连接。本发明能够使进入取样器的流速与取样周边的流速相等,避免了由于进入取样器内部流速与周边流速不一致而导致的取样偏差,从而提高了悬移质取样的精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45047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68233.9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海岸线变迁速率的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海岸线的第一时期和第二时期的,采用第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数据;对采用第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数据进行坐标系旋转,得到采用第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二坐标数据,其中第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横轴与区域性的海岸线走向平行;对第二坐标数据的纵坐标进行一维线性插值,得到第三坐标数据;将海岸线的第二时期的第三坐标数据的纵坐标和第一时期的第三坐标数据的纵坐标相减,得到海岸线变迁距离,基于海岸线变迁距离统计得到相应海岸线变迁速率。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原始海岸线矢量数据直接进行坐标系旋转和数据插值来计算岸线变迁速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8064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48339.8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春晶 , 曹文洪 , 刘磊 , 胡健 , 刘飞 , 谷蕾蕾 , 鲁婧 , 耿旭 , 董占地 , 朱毕生 , 解刚 , 王玉海 , 张磊 , 王大宇 , 赵慧明 , 张凌峰 , 陈月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潮流模型试验水泵组合选择方法,包括S1获取模拟区域的边界设定区域所有水泵的额定流量;S2对水泵由小至大排序;S3计算水泵由小至大的累加流量;S4计算Qj<Q需<Qj+1中j;S5、判断j是否大于1;S6、若j≤1时,记录序号j,进入步骤S12;S7、若j>1,判断Q需‑Qj是否小于等于q1,若Q需‑Qj≤q1,进入步骤S8,若Q需‑Qj>q1,进入步骤S9;S8、记录序号2~j,进入步骤S12;S9、记录序号j+1;S10、判断Q需‑qj+1是否小于等于q1,若小于等于,进入步骤S12,否则进入步骤S11;S11、令Q需′=Q需‑qj+1,将Q需′作为新的Q需,进入步骤S4,直至进入S12为止;S12、所记录的序号只有0或1时,序号为1的水泵为所需水泵组合;所记录序号为其他组合时,所有已记录序号加上序号为1的水泵构成所需水泵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0906044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79210.9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获取实时相对位置的悬移质取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采用水位传感器和地形传感器,可以同时获取由于泥沙运动导致的床面冲淤高度变化信息,并利用该信息实时控制悬移质取样器距床面绝对位置和相对水深位置,提高了取样的准确度;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悬移质浓度沿垂线分布的规律,多个取样管距离按指数增长分布,在有限的可用距离内设置了能充分反映悬移质浓度分布特征的最少数量的取样管,既减少了取样管对水流的干扰,又提高了取样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4504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110668233.9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
IPC: G06T11/20 , G06T3/4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海岸线变迁速率的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海岸线的第一时期和第二时期的,采用第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数据;对采用第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数据进行坐标系旋转,得到采用第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二坐标数据,其中第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横轴与区域性的海岸线走向平行;对第二坐标数据的纵坐标进行一维线性插值,得到第三坐标数据;将海岸线的第二时期的第三坐标数据的纵坐标和第一时期的第三坐标数据的纵坐标相减,得到海岸线变迁距离,基于海岸线变迁距离统计得到相应海岸线变迁速率。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原始海岸线矢量数据直接进行坐标系旋转和数据插值来计算岸线变迁速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0704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070781.2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冰 , 王友胜 , 解刚 , 曹文洪 , 张晓明 , 王昭艳 , 张永娥 , 李永福 , 辛艳 , 郭米山 , 杨志 , 殷小琳 , 成晨 , 赵阳 , 张磊 , 赵慧明 , 任正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算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土壤碳汇潜力的方法,首先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分为点型和面型;对于点型工程措施:通过测定最大库容、已拦蓄泥沙量的分层淤积量、计算点型工程未淤满部分泥沙拦蓄潜力等参数最终计算出点型工程措施拦蓄泥沙固碳量;对于面型工程措施:通过计算工程措施使用年、测量面型工程措施的管控区域面积、计算有/无面型工程措施的土壤侵蚀模数等参数最终计算出面型工程措施固碳量。最后综合点型工程措施和面型工程措施的结果计算出区域内工程措施总固碳量。本发明科学全面的考虑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类别和泥沙在输移过程中碳的损失,测算结果更真实准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