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理沙地小型侵蚀沟的石笼谷坊、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8793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71336.6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理沙地小型侵蚀沟的石笼谷坊、系统及方法,涉及侵蚀沟治理技术领域,包括坝体,所述坝体包括相堆砌的石笼,所述石笼包括金属网笼体以及填充在所述金属网笼体内部的建筑垃圾;上下相邻的所述石笼的横向接缝处通过横向钢筋固定连接,左右相邻的所述石笼的纵向接缝处通过纵向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纵向钢筋的底端插入所述侵蚀沟的沟底;所述横向钢筋和所述纵向钢筋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避免石笼在较大冲刷力度的作用下发生移位,导致坝体倾斜的情况出现;而且石笼采用建筑垃圾作为填充物,不仅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还解决了建筑垃圾的消纳处置问题。

    一种沉积物污染物释放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0394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397811.X

    申请日:2021-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积物污染物释放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实验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且依次连通的第一回水箱、中间水槽以及第二回水箱;第一回水箱的顶部高于中间水槽并且第一回水箱的上端与中间水槽之间设有过水堰,第一回水箱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中间水槽中设有沉积物放置槽和流量计,中间水槽与第二回水箱之间设有高度可调的溢流组件;第一回水箱和第二回水箱之间设有泵,泵通过第一回水管与第一回水箱连通,泵通过第二回水管与第二回水箱连通,第一回水管和第二回水管上分别设有第一调速阀和第二调速阀。第二回水箱上设有带有调节阀的第二出水口;实验方法包括步骤S1-S4,本发明能模拟多个环境因素影响下沉积物污染物的释放。

    一种驱动河道淤积泥沙再分布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5018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310145830.9

    申请日:2013-04-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河道淤积泥沙再分布的装置和方法,所述的装置包括:在水流上游设置的锚固点,锚固点通过锚固绳与水流方向垂直设置的条带状柔性的牵引带连接,牵引带通过纵横布置的连接绳连接多个搅动体,形成搅动体阵列。本发明在河床容易淤积泥沙的表面设置搅动体阵列,不使用任何人为的动力,利用自然流动水流促使搅动体阵列搅动水流,使河床淤积的那是在搅动水流的作用下泛起,被水流冲走。搅动体利用了最基本的流体力学原理,促使平稳流动的水流产生紊流,清除泥沙。由于不使用任何人为的动力,可以节省大量能源。同时由于搅动体可以使用十分便宜的材料,搅动阵列制造也十分简单,整个装置成本极低。

    一种生态理念下的灌溉梯田设计

    公开(公告)号:CN104452654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54478.6

    申请日:2014-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92 E02B13/00 A01B79/02 A01G22/00 E02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理念下的灌溉梯田设计,它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包括:(1)增强泥沙拦截效果的梯田田面改进设计;(2)具有节水、面源污染防治、泥沙拦截、种植结构调整四重作用的灌区改进设计;(3)反映梯田农耕景观与新农村风貌的区域景观设计。该项技术从梯田田面到灌区双重拦截泥沙的作用,将梯田灌溉原本增加的河流泥沙完全截流在灌区内;灌区改进可以使灌溉水利用率和农田面源污染物消减率提高到90%以上;综合梯田种植结构与休闲农业,设计出半干旱高原水土流失区的新农村风貌,从田面、灌区、区域三个层次的设计落实生态理念。

    一种物理模型快速搭建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55806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344983.1

    申请日:2012-0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理模型快速搭建系统和方法,包括:升降柱阵列,地形信息采集装置,升降柱阵列和地形采集装置与计算机控制子系统电连接;升降柱阵列由在水平平面上按横向和纵向密集排列的升降柱和升降柱上覆盖的模型下垫面组成;计算机控制子系统包括:地形数据库,尺度转换单元、物理模型底盘高程计算单元、地形信息校核匹配与可视化显示单元、升降柱阵列控制单元。本发明采用密集排列的升降柱,利用数字地形信息和升降柱结合,快速的确定地形要素的精确位置和精确高度,实现了水文水资源及地形演变模拟试验中物理模型的经济而快速的搭建,从而使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加精确的实验数据的物理模型模拟实验成为更加可行的选择。

    用于水体净化的生态坝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93328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10126610.1

    申请日:2013-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生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坝外层采用天然石块提供坝体结构的支撑,内部采用BIO修复球,石块、BIO修复球的混填体积比为3-5:6;所述的BIO修复球的外部为具有大孔支撑外壳,内部包括多孔炉渣以及涂布有能降解COD的复合菌群的活性炭布。本发明以BIO修复球为填料筑成生态坝,提供稳定的菌群和更高的好氧-厌氧处理级数,在高氧区补充了厌氧过程,在低氧取补充了好氧过程,有效提高净化效果。

    一种生态理念下的灌溉梯田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52654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410654478.6

    申请日:2014-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理念下的灌溉梯田布置方法,它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包括:(1)增强泥沙拦截效果的梯田田面改进方法;(2)具有节水、面源污染防治、泥沙拦截、种植结构调整四重作用的梯田灌区改进方法。该项技术从梯田田面到灌区双重拦截泥沙的作用,将梯田灌溉原本增加的河流泥沙完全截流在灌区内;灌区改进可以使灌溉水利用率和农田面源污染物消减率提高到90%以上;综合梯田种植结构与休闲农业,设计出半干旱高原水土流失区的新农村风貌,从田面、灌区、区域三个层次的设计落实生态理念。

    一种干旱区湖泊湿地生态需水的定量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30530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31072.4

    申请日:2013-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区湖泊湿地生态需水的定量计算方法,包括:确定指示物种;寻找关键制约因素;模型构建;湖泊湿地生态需水计算。本发明所述方法与水量平衡法、曲线相关法和最小水位法等现有技术相比,较全面地考虑了干旱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与功能法相比,考虑了湖泊湿地周围指示物种生长繁殖所需的水文条件,更适用于干旱区湖泊湿地。所述的方法可直接服务于干旱区湖泊湿地生态恢复目标的确定,指导湿地生态补水措施的实施,对流域水资源规划及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生态系统修复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602293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120673.X

    申请日:2023-02-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生态系统修复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该生态系统修复方法包括:获取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生物量和湖泊矿化度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以及浮游植物生物量与湖泊稳定性之间的第二关联关系;从多个湖泊中确定矿化度在第一目标范围的咸水湖泊作为目标咸水湖泊;根据第二关联关系,确定与预设稳定性阈值对应的浮游植物的目标生物量;根据第一关联关系,确定目标生物量对应的目标矿化度;根据目标矿化度确定与目标咸水湖泊对应的目标补水量;基于目标补水量对目标咸水湖泊进行补水处理,以修复生态系统。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对咸水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提高咸水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种养鱼系统及养鱼养殖水体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1421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463010.3

    申请日:2015-07-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3/00 A01K63/04 A01K63/042 A01K63/045 A01K63/0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养鱼系统及养鱼养殖水体处理方法。养鱼系统,包括:车间;车间内设置多排养鱼池组,每排养鱼池组包括多个养鱼池单元;多个微生物处理系统,与养鱼池单元连通;微生物处理系统利用养鱼池单元中的养殖水体进行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有益的微生物PGRP培养后,将清洁水体返回养鱼池单元;每个养鱼池单元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每个养鱼池单元包括两个进水口,其中一进水口连接容纳地下热水和海水的混合水的高位蓄水池,其中另一进水口连接微生物处理系统。本发明的养鱼系统具有节水减污,将有效地减少对滨海地区海水和地下热水取用量,减少养殖废水产生量,达到节水减污效果,是落实滨海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有力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