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5231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52209.0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L系统的生态护岸植被根系模型构建方法,包括获取植物根系生长环境因素,还包括以下步骤:构建L系统模型下植物根系的自然生长模拟模型;构建L系统模型下考虑护坡因素对植物根系生长影响的模拟模型;构建自然条件下根的自由随机弯曲和向地性生长的模拟模型;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模拟模型进行融合,得到岸坡植物根系三维模型。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L系统的生态护岸植被根系模型构建方法,将L系统与植物学理论和计算机图形学相结合,建立生态护岸区域植被根系的生长和分支规则,同时考虑了外部环境因素,构建一套生态护岸区域植被根系生长的三维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28276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83367.2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00 , C02F3/32 , C02F1/461 , C02F1/463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城市景观水体原位净化的复合生态净水堰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布设的粗过滤模块、铁碳微电解模块、斜板沉淀模块、缓释氧模块和堰体模块;粗过滤模块、铁碳微电解模块、斜板沉淀模块和堰体模块的下部深入河床以下设置;铁碳微电解模块和缓释氧模块分别位于堰体模块上的堰身前侧过水通道和堰身后侧的过水通道内;铁碳微电解模块的出水端与斜板沉淀模块进水通道的连通,斜板沉淀模块的出水泵至缓释氧模块内。本发明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的结合对城市景观水体进行系统净化,通过用透水堰及生态鱼道可以维持河道水系连通性,采用侧向冲洗设计,减少维护次数,基本实现免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28276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0483367.2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00 , C02F3/32 , C02F1/461 , C02F1/463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城市景观水体原位净化的复合生态净水堰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布设的粗过滤模块、铁碳微电解模块、斜板沉淀模块、缓释氧模块和堰体模块;粗过滤模块、铁碳微电解模块、斜板沉淀模块和堰体模块的下部深入河床以下设置;铁碳微电解模块和缓释氧模块分别位于堰体模块上的堰身前侧过水通道和堰身后侧的过水通道内;铁碳微电解模块的出水端与斜板沉淀模块进水通道的连通,斜板沉淀模块的出水泵至缓释氧模块内。本发明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的结合对城市景观水体进行系统净化,通过用透水堰及生态鱼道可以维持河道水系连通性,采用侧向冲洗设计,减少维护次数,基本实现免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31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252209.0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L系统的生态护岸植被根系模型构建方法,包括获取植物根系生长环境因素,还包括以下步骤:构建L系统模型下植物根系的自然生长模拟模型;构建L系统模型下考虑护坡因素对植物根系生长影响的模拟模型;构建自然条件下根的自由随机弯曲和向地性生长的模拟模型;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模拟模型进行融合,得到岸坡植物根系三维模型。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L系统的生态护岸植被根系模型构建方法,将L系统与植物学理论和计算机图形学相结合,建立生态护岸区域植被根系的生长和分支规则,同时考虑了外部环境因素,构建一套生态护岸区域植被根系生长的三维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5652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45892.8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林业大学 , 中国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淀装置和固液分离装置,涉及固液分离技术领域,沉淀装置包括多组斜板组和隔板,多组斜板组依次设置,每组斜板组包括两个平行且具备间隔的斜板,所有的斜板的倾斜角度相同,任意相邻的两个斜板之间的间距均相同,每组斜板组中的两个斜板之间形成平流通道,任意相邻的两组斜板组之间均形成一个排泥通道,平流通道水平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排泥通道水平方向上的两端由挡水结构封闭;各平流通道中固定有多个隔板,所有的隔板均相互平行设置,隔板与斜板垂直,每相邻的两个隔板以及两个隔板之间的斜板形成一个平流管;各平流管的底部均设置有排泥窗口。本发明制作方便且沉淀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30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57750.1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利于抗冲刷性能的植物生态护岸措施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河岸保护领域,该方法包括水流冲刷起动阶段,基于冲刷速率计算公式确定植物护岸冲刷速率;水流冲刷破坏阶段,若植物的当前状态为植物发生翻转破坏,根据植物地面以下的根系半径、抗剪强度以及植物地面以上部分受到水流拖曳力的作用点高度确定植物地面以上部分受到的第一水流拖曳力,确定第一流速;若当前状态为根系整体脱出,根据根系整体拉拔强度以及根土复合团聚体抗拉拔强度折减系数确定植物地面以上部分受到的第二水流拖曳力,确定第二流速,对河道生态护岸冲刷能力进行定量评估,制定植物生态护岸措施,能够明确和量化植物生态护岸措施的治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11181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426702.6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地貌单元分类与识别方法,其包括获取研究河段的研究资料和实地调查数据及河流地貌单元分类表;获取同一地貌单元的灰度区间;排除研究河段不存在的地貌单元;获取研究河段处于枯水期、平水期和洪水期,且覆盖研究河段的遥感数据影像,并对三种遥感数据影像进行灰度化处理;提取研究流域在枯水期、平水期和洪水期灰度化后的遥感数据上的河流边界;获取三种时期的河流边界内的植被覆盖程度及距离对应河流边界预设距离范围内的植被覆盖程度;根据三种河流边界及每种地貌单元的灰度区间,对研究河段进行地貌单元的粗识别;对粗识别时对应于多种地貌单元的区域进行二次识别,得到最终的分类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352753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750192.1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14 , E02B7/16 , C02F101/30 , C02F1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1/001 , C02F1/281 , C02F3/34 , C02F7/00 , C02F2101/105 , C02F2101/16 , C02F2101/30 , C02F2203/006 , C02F2209/08 , C02F2209/10 , C02F2209/16 , C02F2209/22 , C02F2301/08 , C02F2303/14 , E02B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生式多组合生态净水堰,包括:基座(1);若干个网状填料组件(3),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基座(1)上,且若干个网状填料组件(3)在所述基座(1)上并排分布,在每一竖直方向上仅设置有一个所述网状填料组件(3),相邻两个所述网状填料组件(3)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构件(5)连接固定,每一所述网状填料组件(3)中填装有不同的填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料可以按需及时进行更换,更换方式简单,且主体结构牢固的仿生式多组合生态净水堰。
-
公开(公告)号:CN102191758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110082928.5
申请日:2011-04-0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明渠渠段倒虹吸水位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一段输水明渠渠段,下游串接一倒虹吸,倒虹吸的出口设置工作闸,明渠渠段上游设置节制闸,节制闸设有节制闸闸前水位传感器、节制闸闸后水位传感器、节制闸开度传感器,节制闸的节制闸启闭机构与节制闸PLC连接,节制闸闸前水位传感器、节制闸闸后水位传感器、节制闸开度传感器和节制闸PLC与控制与数据处理器连接。由于在明渠渠段上设置节制闸,节制闸设置了节制闸闸前水位传感器和节制闸闸后水位传感器,配合倒虹吸出口水位传感器和倒虹吸出口流量传感器,根据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到控制的最佳控制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精确地控制水位,达到确保安全高效运行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935996B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010275664.0
申请日:2010-09-0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9/414 , G05B11/42 , G05B13/00 , E02B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渠段水位自动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一条输水明渠,多个闸门,各个闸门上游附近设有分水口,各个闸门的闸门启闭机构与各个闸门的控制单元连接,各控制单元通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包括:闸前水位传感器、闸后水位传感器、闸门开度传感器,闸前水位、闸后水位、闸门开度传感器与低通滤波器连接,低通滤波器与A/D转换器连接,A/D转换器与数据采集器连接,数据采集器与工控计算机连接,工控计算机与PLC连接,PLC与闸门启闭机构连接。由于同时采取了上下游的数据采集、闸门和水流控制,克服了长距离大型输水明渠大时间滞后、耦合作用的影响,综合发挥了上游控制和下游控制方法分别在水位调控和水量调控方面的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