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39131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74554.4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工程建设管理分公司 ,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预制裂缝钢筋砼衬砌压力隧洞充排水试验装置及方法。试验装置由圆柱形筒体、含有预制裂缝的钢筋混凝土衬砌、围岩、土工布、前法兰盘、后法兰盘和监测仪器构成。紧挨圆柱形筒体的内壁为围岩,围岩的内侧为含有预制裂缝的钢筋混凝土衬砌;前、后法兰盘固定在圆柱形筒体的两端。利用试验装置对压力隧洞进行充排水试验,观测预制裂缝宽度的变化,以及压力隧洞的运行状态。与现有试验装置和方法相比,本发明可以准确捕捉到钢筋混凝土衬砌压力隧洞在充排水运行过程中内水外渗演化、衬砌结构受力、衬砌裂缝宽度变化以及衬砌与围岩接触状态的动态演化特征,反映出钢筋混凝土衬砌压力隧洞真实的运行工作性状和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29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20432.1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工程建设管理分公司 , 广西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水头钢筋混凝土衬砌压力隧洞充水过程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非连续介质力学的离散元方法实现,利用三维离散元无厚度接触面单元模型模拟高压水流作用下衬砌开裂及衬砌与围岩分离力学行为,利用三维离散元孔隙‑裂隙双重介质渗流应力耦合模型模拟充水过程中压力隧洞水力耦合行为,通过逐级充水加压实现对压力隧洞整个充水过程的模拟。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不仅可以准确地三维模拟钢筋混凝土衬砌压力隧洞充水过程,而且计算效率高、稳定性好,解决了高水头钢筋混凝土压力隧洞充水过程三维模拟分析的难题。本发明提高了压力隧洞充水过程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及模拟效率,为高水头钢筋混凝土衬砌压力隧洞衬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294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820432.1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工程建设管理分公司 , 广西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水头钢筋混凝土衬砌压力隧洞充水过程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非连续介质力学的离散元方法实现,利用三维离散元无厚度接触面单元模型模拟高压水流作用下衬砌开裂及衬砌与围岩分离力学行为,利用三维离散元孔隙‑裂隙双重介质渗流应力耦合模型模拟充水过程中压力隧洞水力耦合行为,通过逐级充水加压实现对压力隧洞整个充水过程的模拟。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不仅可以准确地三维模拟钢筋混凝土衬砌压力隧洞充水过程,而且计算效率高、稳定性好,解决了高水头钢筋混凝土压力隧洞充水过程三维模拟分析的难题。本发明提高了压力隧洞充水过程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及模拟效率,为高水头钢筋混凝土衬砌压力隧洞衬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52427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71583.2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工程建设管理分公司 , 广西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岩块渗流和裂隙渗流的裂隙岩体渗透张量确定方法,即:根据现场统计分析得到的裂隙岩体节理裂隙几何分布特征,构建裂隙岩体二维随机裂隙网格简化模型;生成不同尺寸具有孔隙和裂隙双重介质渗流的裂隙岩体数值计算模型;进行裂隙岩体渗透数值试验,获得等效渗透系数,确定裂隙岩体代表体积单元的尺寸;生成不同旋转角度的具有孔隙和裂隙双重介质渗流的裂隙岩体代表体积单元数值计算模型;进行渗流数值试验,获得等效渗透系数,计算裂隙岩体的渗透张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同时考虑岩块渗流和裂隙渗流对裂隙渗透张量的影响,更加符合裂隙岩体透水特性,确定的裂隙岩体的渗透张量精度和准确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524275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1271583.2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工程建设管理分公司 , 广西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岩块渗流和裂隙渗流的裂隙岩体渗透张量确定方法,即:根据现场统计分析得到的裂隙岩体节理裂隙几何分布特征,构建裂隙岩体二维随机裂隙网格简化模型;生成不同尺寸具有孔隙和裂隙双重介质渗流的裂隙岩体数值计算模型;进行裂隙岩体渗透数值试验,获得等效渗透系数,确定裂隙岩体代表体积单元的尺寸;生成不同旋转角度的具有孔隙和裂隙双重介质渗流的裂隙岩体代表体积单元数值计算模型;进行渗流数值试验,获得等效渗透系数,计算裂隙岩体的渗透张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同时考虑岩块渗流和裂隙渗流对裂隙渗透张量的影响,更加符合裂隙岩体透水特性,确定的裂隙岩体的渗透张量精度和准确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85965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08502.3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广西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河海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三维应力下岩石多尺度破裂评估指标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Mogi‑Coulomb三维强度准则,建立屈服函数F;S2、依据三维强度准则强度包络线和屈服面与应力点的几何关系,构建岩石多尺度破裂程度评估指标公式;S3、基于岩石多尺度破裂程度评估指标范围分区评估岩体破裂程度。本发明提出一种岩石多尺度破裂评估指标构建方法,为高应力深部岩石工程安全度评价和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68385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74818.0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广西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真三轴下岩石时效扰动破裂可视化试验装置,包括载物底台、承板台、受载板、高强透明帕姆板、广角高清摄像头、声信号传感器、LVDT位移传感器及连接构架等组成,形成真三轴应力加载、可视化观测、破裂信息监测和变形测量四个功能体系。上、下、前、后、左、右六块受载板组成三向应力加载体系;高强透明帕姆板及左受载板内置的广角高清摄像头组成可视化观测体系;前后受载板内置的声信号传感器组成破裂信息监测体系;三个不同方向LVDT位移传感器及连接构架构成变形测量体系。试验方法包括地应力还原、开挖应力重分布、时效损伤和随后动力扰动诱发破裂全过程模拟。本发明实现了深埋工程围岩“卸荷+时效+扰动”耦合破裂全过程真实再现和实时可视化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711847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380462.1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广西大学 , 山东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河海大学
IPC: G01N17/00
Abstract: 酸雨干湿交替下危岩体灾变孕育物理模拟装置,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淋蚀箱、模型载台、危岩体模型,配液箱、酸雨淋蚀装置及全程实时监测系统;所述淋蚀箱由箱体和箱盖组成,箱体开口端安装可拆卸箱盖,桶盖上连接酸雨循环淋蚀装置;所述模型载台放置于箱体内腔,所述危岩体模型采用三维扫描和3D打印技术对现场危岩体进行几何信息识别打印物理模构件,并以现场危岩体结构面处风化产物为主要成分的泥质胶结物,对构件进行粘结所述全程实时监测系统包括视频监测、声发射监测、裂缝力监测、裂缝开度监测和离子浓度监测。本发明实现了“酸雨淋蚀+干湿交替”下危岩体灾变孕育过程的模拟,实时监测危岩体锁骨段宏微观破裂、灾变启动和崩塌全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8457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517204.2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真三维应力下复杂隧洞物理模型可视化试验装置和方法,装置由加载板挂扣组合而成,适配不同形状和角度的隧洞模型,可安装声、光、电、热等监测设备,加载板厚度设计依据建立的厚度设计方法进行;试验方法包括:将隧洞模型放置在加载底板上、安装各向加载板和观测垫块、将监测设备置于观测孔内、将装置置于真三轴加载试验机上、根据提出的荷载相似理论和材料破坏条件设计边界静动荷载、对隧洞模型施加三维静态和动态扰动荷载、记录变形和破坏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本发明能够有效模拟深地岩石工程中隧洞开挖的应力状态,实现隧洞围岩变形和破坏特征的实时观察和记录,为研究真三维应力条件下隧洞围岩的破裂演化过程和机制提供了有效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927252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32767.1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广西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01N3/2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真三维应力下岩体结构面动力扰动破坏准则,其构建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1、开展真三轴扰动剪切试验,确定岩体结构面扰动临界剪切强度τc;S2、构建不同幅值A下扰动临界剪切强度函数模型G1;S3、构建不同频率f作用下扰动临界剪切强度函数模型G2;S4、构建不同法向应力σn下扰动临界剪切强度函数模型G3;S5、构建不同侧向应力σp下扰动临界剪切强度函数模型G4;S6、构建三维应力状态下扰动临界剪切强度函数模型G5,确定扰动临界剪切强度函数包络面形态;S7、开展不同于S1中试验条件下的真三轴扰动剪切试验,验证和完善三维应力状态下岩体结构面扰动临界剪切强度函数模型,构建真三维应力下岩体结构面动力扰动破坏准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