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97667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0026107.3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10/0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级泵站系统调水工程泵站优化调度方法,通过确定渠首及各级泵站流量变化量,建立水力学模型,上游边界为固定流量,下游边界为固定水位,待模型稳定后,改变上游流量,计算下游泵站流量的变化过程,根据下游泵站站前流量变化过程,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确定出最优的调控时间,最终系统的最优调控方案。优点是:能够根据实际工况确定出最优的调控时间和流量,减少站前水位的波动,防止出现渠道漫溢、泵站前池抽干、泵站出口淹没深度不足等现象,减少水泵机组振动、运行效率下降、渠道衬砌破坏等工程问题,为实际调度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77967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97426.9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空步长自适应技术的明渠调水工程水动力实时计算方法,包括S1、基于圣维南方程组,构建水动力仿真模型;S2、基于构建的水动力仿真模型,设置渠道内外边界条件,S3、基于构建的水动力仿真模型,设定不同的时间步长,计算获取与时间步长适应的空间步长,并确定空间步长随时间步长的变化规律;S4、基于构建的水动力仿真模型,设定不同的时间步长,计算获取与不同时间步长对应的计算运行时间,并确定计算运行时间随时间步长和空间步长的变化规律。优点是:本方法能够在时空步长自适应关系的基础上,可得到计算时间步长与计算效率之间的关系,有效提高明渠调水工程水动力实时计算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9766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110026107.3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10/0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级泵站系统调水工程泵站优化调度方法,通过确定渠首及各级泵站流量变化量,建立水力学模型,上游边界为固定流量,下游边界为固定水位,待模型稳定后,改变上游流量,计算下游泵站流量的变化过程,根据下游泵站站前流量变化过程,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确定出最优的调控时间,最终系统的最优调控方案。优点是:能够根据实际工况确定出最优的调控时间和流量,减少站前水位的波动,防止出现渠道漫溢、泵站前池抽干、泵站出口淹没深度不足等现象,减少水泵机组振动、运行效率下降、渠道衬砌破坏等工程问题,为实际调度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77967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0997426.9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空步长自适应技术的明渠调水工程水动力实时计算方法,包括S1、基于圣维南方程组,构建水动力仿真模型;S2、基于构建的水动力仿真模型,设置渠道内外边界条件,S3、基于构建的水动力仿真模型,设定不同的时间步长,计算获取与时间步长适应的空间步长,并确定空间步长随时间步长的变化规律;S4、基于构建的水动力仿真模型,设定不同的时间步长,计算获取与不同时间步长对应的计算运行时间,并确定计算运行时间随时间步长和空间步长的变化规律。优点是:本方法能够在时空步长自适应关系的基础上,可得到计算时间步长与计算效率之间的关系,有效提高明渠调水工程水动力实时计算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6577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44341.6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机理双重驱动的泵站实时调控方法,包括确定决定泵站开机台数的关键影响因子;确定泵站实时调控全部可行域,构建并求解泵站实时调控机理驱动模型,获取泵站在全部可行域下的开机台数分布情况,作为机理驱动模型解;确定泵站实时调控局部可行域,构建并求解泵站实时调控数据驱动模型,获取泵站在局部可行域下的开机台数分布情况,作为数据驱动模型解;基于机理驱动模型解和数据驱动模型解构建融合数据集,基于融合数据集训练验证数据‑机理双重驱动模型,获取最终调控决策结果。优点是:在追求泵站高效运行同时,生成更符合现地调控需求的调度决策,一定程度上规避因机理驱动模型追求泵站高效运行导致的机组频繁启停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9513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58578.5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Q10/063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淹没来源的洪涝识别方法,属于洪涝灾害预测防治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定义地表网格集合及地表网格水量来源计算方式构建地表洪涝淹没追踪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计算地表网格淹没状态及洪水、涝水的深度组成,进而对地表洪水和涝水淹没范围和深度组成进行识别,准确度高,能够为城市的防洪排涝设计提供有力参考,从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42334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44740.3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明渠调水工程串联闸群汛期可调节能力实时测算方法,包括S1、构建耦合降雨过程的一维水动力模型,并求解;S2、基于耦合降雨过程的一维水动力模型,试算当前工况下的闸门最大开度和/或最小开度;S3、结合S2中得到的当前工况下的闸门最大开度和/或最小开度,计算当前工况下的闸门可调节能力范围。优点是:充分考虑了渠道水位、地下水位、衬砌安全等约束条件,能够实现对任意工况下汛期闸门的可调节阈值范围进行实时计算。所计算的汛期闸门调节能力在误差范围内能使闸门调控始终满足运行水位约束与蓄水平压要求,可为各调度模型提供更加可靠的边界条件,为汛期工程应急情况下调度决策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757104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461750.3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串联闸群调水工程水力实时调控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数据收集及预处理;S2、预测节制闸闸门调控状态,构建调控状态预测模型;S3、预测节制闸闸门调控幅度,构建调控幅度预测模型;S4、获取调控状态预测模型和调控幅度预测模型的综合评价结果。本发明以二分类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节制闸调控状态实时预测,以多分类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节制闸调控幅度实时预测,进而得到实时调控模型,无需构建求解水动力方程,能适应各类工况,预测结果准确度较高,可满足串联闸群调水工程实时调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784536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20980.0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明渠中依据实测水位变化情况估计水位超限时间的方法,包括,S1、建立渠段的仿真模型;S2、基于所述仿真模型,确定渠段的单位流量下流量变化率;S3、基于所述仿真模型,确定渠段的流量-水位-蓄量关系;S4、拟合实测下游水位变化曲线,并根据拟合获取的实测水位变化率结合渠段的单位流量下流量变化率,获取上游变化流量;S5、根据上游变化流量结合渠段的流量-水位-蓄量关系,获取估计下游水位超限时间。优点是:能有效进行提前预警,防止水位超限造成漫溢灾害,损伤渠道;能与为之后渠道的水力调控提供相应参考;且本方法计算结果与传统不平衡流量下仅依靠水位监测数据得到的预警时间相比,不仅提高了精度,更增加了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67677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20977.9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G06Q50/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A算法的梯级泵站群扬程优化分配方法,包括如下内容,S1、确定目标函数、决策变量和约束条件;S2、对梯级泵站群中的泵站进行前期处理;S3、采用GA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获取梯级泵站群扬程的最优分配结果。优点是:针对全工况下泵站群系统进行优化调度,相比于现有的方式,实用性更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