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9930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39048.5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润滑聚氨酯水润滑轴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轴承材料技术领域。该自润滑聚氨酯水润滑轴承材料由质量比为100:2‑10:25‑28的聚氨酯预聚体、负载石蜡的膨胀石墨粉末和固化剂组成,首先将聚氨酯预聚体加热后,加入负载石蜡的膨胀石墨粉末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液,然后将固化剂加热熔化,倒入混合液中搅拌,然后进行脱泡,浇筑在模具中热压,脱模烘干后即得。本发明采用膨胀石墨为容器,将石蜡吸附在膨胀石墨中,然后加入到聚氨酯材料中,可以同时发挥石墨和石蜡的润滑特性,赋予聚氨酯材料优秀的自润滑特性,显著的提升了聚合物的润滑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0716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0255397.3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 ,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和土木工程交叉科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水泥与化学灌浆技术组合的裂缝修复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S1、混凝土裂缝表面封闭材料的制备:预先进行营养盐溶液的配制以及微生物水泥的制备;S2、在室外混凝土骑缝处的上方粘贴灌浆嘴,灌浆嘴以外的缝面和灌浆嘴周边采用环氧涂层进行封闭,且灌浆嘴的方向为倾斜向上,灌浆嘴的数量为偶数,灌浆嘴沿缝排列。本发明通过提供了一种利用微生物水泥与传统化学灌浆技术组合的裂缝修复方法,环氧灌浆不受结构形状限制,将裂缝完全封堵,表面碳酸钙覆膜层封闭密实,可大规模、可持续使用,在裂缝的不同位置使用不同的修复方法,避免了一种方法的局限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6327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059587.2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防洪堤坝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堤,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靠近下游设置有堤坝主体,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位于堤坝主体前后两侧的两个限制护栏,两个所述限制护栏相背面设置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插接于河床两岸内。本发明由于缓冲坝滑移时需要不断地克服摩擦等阻力以逐步向底板靠近,因此能够减缓洪水波浪的冲击强度,以减缓对堤坝主体的直接冲击强度,而翻转阻尼坝和提升滑块时,能够进一步增加对缓冲坝移动的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减缓冲击强度的效果,同时由于提升滑块的提升可以将波浪抬升并冲过缓冲坝的漂浮异物进行承接及推移,使其在提升滑块的斜面作用下滑落至堤坝主体的顶部,以便于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6503232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72033.1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241 , G06Q50/06 , G06T1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社会经济用水空间展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遥感技术,确定行政区域内的地域类型、地域位置及地域面积;S2、利用GIS工具将行政区域转换为边界规则的格网状区域,格网状区域的每个单元格代表一个单位面积;S3、计算单位面积上的居民生活用水量、灌溉用水量、工业用水量、服务业用水量及生态用水量;S4、将单位面积上的居民生活用水量、灌溉用水量、工业用水量、服务业用水量及生态用水量填充至对应的单元格中,重叠地域内的单元格数值相加形成最终的单元格数值;S5、利用GIS工具将行政区域最终的单元格数值展布到空间上。本发明将社会水循环中的水文要素展布到空间尺度上,为社会水文模拟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92961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80245.7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智性纤维复合加固南通有限公司
IPC: G01L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受力承载感知传感器监测的智能碳纤维布,包括内层碳纤维布、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外层碳纤维布及增强粘结层,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有若干个且均设置于内层碳纤维布与外层碳纤维布之间,内层碳纤维布与外层碳纤维布之间还填充有增强粘结层,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埋设于增强粘结层内,本发明结构合理,施工方式简单,通过两层碳纤维及之间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在保证增强建筑结构的同时,可对不同点位进行承载力实时监测,并且不会对建筑本体造成任何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460716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55397.3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 ,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和土木工程交叉科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水泥与化学灌浆技术组合的裂缝修复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S1、混凝土裂缝表面封闭材料的制备:预先进行营养盐溶液的配制以及微生物水泥的制备;S2、在室外混凝土骑缝处的上方粘贴灌浆嘴,灌浆嘴以外的缝面和灌浆嘴周边采用环氧涂层进行封闭,且灌浆嘴的方向为倾斜向上,灌浆嘴的数量为偶数,灌浆嘴沿缝排列。本发明通过提供了一种利用微生物水泥与传统化学灌浆技术组合的裂缝修复方法,环氧灌浆不受结构形状限制,将裂缝完全封堵,表面碳酸钙覆膜层封闭密实,可大规模、可持续使用,在裂缝的不同位置使用不同的修复方法,避免了一种方法的局限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08764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05886.8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溃坝过程安全监测、预警与影响评估方法,本发明将贴近摄影测量技术、TPS变形监测系统、机载LiDAR测量技术与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技术相结合,获得高精度测量数据与三维模型,获取测区大坝变形信息;将获得信息进行去除粗差与误差处理,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建立监测变量与变形关系,准确得到外部环境对溃坝进程影响,通过获得监测数据的异常值,判断异常变形情况,针对异常情况进行监测;最后对获得三维点云数据处理,自动找出变形区域,准确识别溃坝部位,依据倾斜摄影三维模型,获得完整溃坝过程。本方法解决了传统的大坝安全监测手段过于单一、精度低且不能及时监测出大坝异常的形变沉降情况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15064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810954344.4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次降雨强度的城市排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井盖本体和支撑底板;井盖本体上嵌设一雨量传感器;井盖本体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水口出水端与导流圆筒连通;导流圆筒顶部设有两块呈半圆形的挡水板;挡水板和过滤网之间嵌设一流量检测计;两块挡水板分别通过一驱动杆与贴设于井盖本体顶壁的电机连接;井盖本体环形内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排水孔,位于每个第一排水孔的井盖本体内壁上均开设有一容置滑块的滑道;滑块焊接于环形过滤板的外圆边端;环形过滤板下部与若干个弹簧连接;弹簧底部通过固定圆筒固定于底板上;底板中心位置开设有与导流圆筒里连通的出水口,底板和环形过滤板上均开设有若干第二排水孔。
-
公开(公告)号:CN10908578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954391.9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9/042 , E02D2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28 , E02D2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水量可调的智能井盖,包括井盖本体和支撑底板;支撑底板通过螺钉与井盖本体连接;井盖本体上开设有若干呈环形分布的进水口,井盖本体内嵌设有用于过滤杂质的环形过滤板;位于环形过滤板的中间位置放置一圆形板;圆形板的下表面与若干折杆连接;折杆底部与挡板固定连接;挡板紧贴井盖本体内壁设置,且与每个挡板紧贴的井盖本体内壁处均开设有一个排水出口;圆形板的上表面通过传动轴与电机连接;电机嵌设于井盖本体顶部的控制盒内;控制盒内设有一PCB板,PCB板上集成有与电机电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电源模块、雨量传感器、GPS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无线通信模块与监控终端信号连接;雨量传感器嵌设于井盖本体顶部。
-
公开(公告)号:CN108915064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954344.4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1/002 , E03F5/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次降雨强度的城市排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井盖本体和支撑底板;井盖本体上嵌设一雨量传感器;井盖本体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水口出水端与导流圆筒连通;导流圆筒顶部设有两块呈半圆形的挡水板;挡水板和过滤网之间嵌设一流量检测计;两块挡水板分别通过一驱动杆与贴设于井盖本体顶壁的电机连接;井盖本体环形内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排水孔,位于每个第一排水孔的井盖本体内壁上均开设有一容置滑块的滑道;滑块焊接于环形过滤板的外圆边端;环形过滤板下部与若干个弹簧连接;弹簧底部通过固定圆筒固定于底板上;底板中心位置开设有与导流圆筒里连通的出水口,底板和环形过滤板上均开设有若干第二排水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