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5228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31483.2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 威海迪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B37/00 , A23L33/125 , A61K31/715 , A61K36/03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糖醛酸含量岩藻多糖降解产物的制备方法及在其应用,具体制备方法为:经过热风辅助射频干燥处理后的岩藻多糖粉末,通过酸水解结合两步沉降法得岩藻多糖降解产物,平均分子量为7‑9kDa,单糖组分为岩藻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其中糖醛酸摩尔占比高于50%。本发明所提供的岩藻多糖降解产物能通过可逆性抑制有效降低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并且在动物实验中能有效降低小鼠餐后血糖水平,本发明提供的岩藻多糖降解产物在开发降血糖食品领域有将好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4618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68486.7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 威海迪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千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H3/06 , C07H1/06 , C08B37/00 , A61K31/715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硫酸基保留率的岩藻寡糖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岩藻寡糖制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海带粉与水混合后进行高温处理,得到海带提取液;将所述海带提取液离心,在所得上清液中加入褐藻胶裂解酶和木瓜蛋白酶后进行酶解,灭酶,离心,将离心所得上清液旋蒸浓缩后醇沉,所得醇沉沉淀复溶后冻干,得粗多糖;用酸溶液将所述粗多糖配制成粗多糖溶液,然后进行酸解;酸解结束后,调节pH至中性,离心收集上清液,醇沉,再次离心,将所得醇沉上清液旋蒸浓缩,冷冻干燥后即得目标产物。本发明的方法适宜在高底物浓度条件下制备岩藻寡糖,所得产物收率高,分子量低,硫酸基保留率高,对空肠弯曲菌的抑制效果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41793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1072203.2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威海迪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B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含量岩藻低聚糖海带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属于寡糖制备技术领域,将新鲜的海带洗净晒干后粉碎成海带粉,加水配制成海带粉混合液,高温高压处理后获得海带提取物,加入氯化钙获得岩藻多糖海带提取物,经过复合液降解获得降解液,离心分离上清液和沉淀,上清液通过浓缩冻干,得到高含量岩藻低聚糖海带提取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无污染、易扩大生产且纯度较高。工艺设计巧妙合理,能够直接从海带中获得分子量为1000~5000Da的岩藻低聚糖海带提取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05836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852621.7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威海迪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N1/20 , C12P7/56 , C12P7/40 , C12P7/52 , C12P7/54 , C12N1/04 , A61K31/702 , A61K35/744 , A61P1/00 , A23L33/21 , C08B37/00 , C12R1/25 , C12R1/245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胞外多糖来源岩藻寡糖发酵型合生元的制备方法,还有合生元用乳酸菌的筛选方法,涉及生物发酵领域。通过酸解岩藻胞外多糖获得岩藻寡糖粗提液,再利用乳酸菌选择性发酵岩藻寡糖粗提液中不良的可消化性单糖,获得含有益生菌乳酸菌和岩藻寡糖益生元的互补型合生元产品。寡糖粗提液中残余高热值的可消化性单糖,不利于其作为益生元发挥作用,但这些单糖可以作为生产益生菌的原料。乳酸菌通过消耗岩藻寡糖粗提液中的可消化性单糖生长增殖,同时纯化岩藻寡糖粗提液,获得仅含岩藻糖和岩藻寡糖的优质寡糖益生元,实现了酸解副产物单糖的高值化利用。发酵过程中产生有益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提高了合生元产品的附加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41793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72203.2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威海迪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B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含量岩藻低聚糖海带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属于寡糖制备技术领域,将新鲜的海带洗净晒干后粉碎成海带粉,加水配制成海带粉混合液,高温高压处理后获得海带提取物,加入氯化钙获得岩藻多糖海带提取物,经过复合液降解获得降解液,离心分离上清液和沉淀,上清液通过浓缩冻干,得到高含量岩藻低聚糖海带提取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无污染、易扩大生产且纯度较高。工艺设计巧妙合理,能够直接从海带中获得分子量为1000~5000Da的岩藻低聚糖海带提取物。
-
公开(公告)号:CN11649693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123262.6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青岛市畜牧工作站(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 , 威海迪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束毛球菌的应用及分离鉴定方法。该菌保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23年01月12日,保藏编号为:CGMCCNo.2644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来源于岔黑猪肠道的一株本土益生菌‑‑束毛球菌PTS‑01,该株束毛球菌菌株能够对褐藻酸寡糖产生良好的代谢能力,并表现出短链脂肪酸的形成活性。因此,本发明的束毛球菌和褐藻酸寡糖具有良好的复合性能,为将来用于猪健康养殖的合生元的开发提供有效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505836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852621.7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威海迪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N1/20 , C12P7/56 , C12P7/40 , C12P7/52 , C12P7/54 , C12N1/04 , A61K31/702 , A61K35/744 , A61P1/00 , A23L33/21 , C08B37/00 , C12R1/25 , C12R1/245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胞外多糖来源岩藻寡糖发酵型合生元的制备方法,还有合生元用乳酸菌的筛选方法,涉及生物发酵领域。通过酸解岩藻胞外多糖获得岩藻寡糖粗提液,再利用乳酸菌选择性发酵岩藻寡糖粗提液中不良的可消化性单糖,获得含有益生菌乳酸菌和岩藻寡糖益生元的互补型合生元产品。寡糖粗提液中残余高热值的可消化性单糖,不利于其作为益生元发挥作用,但这些单糖可以作为生产益生菌的原料。乳酸菌通过消耗岩藻寡糖粗提液中的可消化性单糖生长增殖,同时纯化岩藻寡糖粗提液,获得仅含岩藻糖和岩藻寡糖的优质寡糖益生元,实现了酸解副产物单糖的高值化利用。发酵过程中产生有益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提高了合生元产品的附加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34980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054809.7
申请日:2022-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纳豆芽孢杆菌对岩藻寡糖混合物进行单糖脱除及纯化的方法,将纳豆芽孢杆菌接种含有单糖的岩藻寡糖混合物,获得含有岩藻寡糖,纳豆芽孢杆菌和纳豆激酶的发酵液,离心分离上清液和菌体,上清液超滤获得寡糖滤出液和纳豆激酶截留液,滤出液通过浓缩干燥,获得纯度大于85%的岩藻寡糖,离心菌体重悬后循环使用,纳豆激酶截留液浓缩冻干成粉。本发明纳豆芽孢杆菌发酵法能够脱除岩藻寡糖混合物中的杂单糖,大大提高岩藻寡糖的纯度。工艺设计巧妙合理,发酵获得高值副产物纳豆芽孢杆菌和纳豆激酶,可作为功能性食品的低成本原料,或开发低聚糖—益生菌—活性代谢产物复合的多功能活性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808502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99933.9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提升的ACE抑制肽及其应用,属于活性肽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ACE抑制肽YPLKP对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活性较原始抑制肽LYPVK有明显提升,IC50值由10.6μg/mL降低至8.5μg/mL,抑制活性提升。进一步通过分子模拟对接验证所述ACE抑制肽YPLKP与ACE的相互作用力较原始抑制肽LYPVK有所增强。本发明所述的ACE抑制肽YPLKP还具有良好的消化酶稳定性,且分子量小、水溶性好,有利于其在开发具有降血压功效的产品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8709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99195.0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菌株的益生活性检测方法,包括选用于益生活性待检测菌株,菌株包括有益菌和致病菌,以待评益生元作为培养基唯一碳源对选取菌株进行培养,葡萄糖碳源培养基作阳性对照组,无糖培养基作空白组,获取所有菌株的生长值及对益生元的利用值,计算益生活性。本发明通过多株菌株进行培养检测对比,扩大菌株覆盖度,相较于单一菌株更加客观准确,降低检测过程中的偶然性和特殊性,本发明除进行多组的益生菌和潜在致病菌的培养检测,还给出菌株对益生元利用度的计算,同时本发明采用600nm下吸光值而非群落计数进行计算,在菌株培养结束后立刻计算生长值,提高检测计算效率,有利于其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