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识别砂质储层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的敏感参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3154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34079.4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识别砂质储层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的敏感参数方法,基于实测的密度、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测井数据计算实际地层弹性参数λρ、μρ和λ/μ,并根据岩石物理速度模型推导饱和水砂质储层弹性参数λ/μ和μρ理论值,通过分析对比不同岩相地层储层物性的变化,建立划分砂质储层含水合物层、游离气层、饱和水层和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的λ/μ‑Vp和μρ‑Vp交会模型,通过不同区域Vp、λ/μ和μρ与背景趋势关系,来有效识别及预测砂质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储层,该方法能够为后续水合物储层勘探开发快速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并有利目标储层特性的快速识别。

    基于地震数据识别BSR异常计算海底侵蚀时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6976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173145.5

    申请日:2024-02-07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基于地震数据识别BSR异常计算海底侵蚀时间的方法,属于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与海底工程领域。海底常发生侵蚀但是侵蚀时不确定间,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侵蚀前后海底地形与BSR变化深度来计算海底侵蚀时间,以期满足对复杂海底地形发生的时间进行预测和实现水合物开发前期海底稳定性评价目的。具体地,以海底地层沉积物热传导的温度变化方程为基础,基于地震数据识别侵蚀区域的BSR与周围正常沉积地层的BSR双程走时的差异,求解现今地震识别BSR处侵蚀发生前的温度调整至现今BSR深度处的地层温度所需的时间,将该时间计算结果做为海底侵蚀时间;上述侵蚀区域特征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地温梯度、现今水深、海底温度。

    基于地震数据识别BSR异常计算海底侵蚀时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6976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173145.5

    申请日:2024-02-07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基于地震数据识别BSR异常计算海底侵蚀时间的方法,属于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与海底工程领域。海底常发生侵蚀但是侵蚀时不确定间,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侵蚀前后海底地形与BSR变化深度来计算海底侵蚀时间,以期满足对复杂海底地形发生的时间进行预测和实现水合物开发前期海底稳定性评价目的。具体地,以海底地层沉积物热传导的温度变化方程为基础,基于地震数据识别侵蚀区域的BSR与周围正常沉积地层的BSR双程走时的差异,求解现今地震识别BSR处侵蚀发生前的温度调整至现今BSR深度处的地层温度所需的时间,将该时间计算结果做为海底侵蚀时间;上述侵蚀区域特征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地温梯度、现今水深、海底温度。

    基于时移地震属性差异识别海洋碳封存变化的方法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01149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68124.4

    申请日:2024-0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时移地震属性差异识别海洋碳封存变化的方法及介质,属于海洋碳封存领域,该方法以目标区CO2注入前的地震数据为基础,精细分析咸水层及其内部的关键地层的双程走时变化与差异,沿不同关键地层提取均方根振幅、相干等属性,对比时移地震数据的均方根振幅、相干属性变化,识别CO2注入后新形成的断层、裂隙、管状构造等特殊地质体,通过对比CO2注入前、后地震数据的均方根振幅、相干属性的平面及其垂向异常变化,基于精细识别的关键地层内的裂隙、管状构造分布对岩性的影响及作用关系,结合关键地层注入CO2的空间展布,实现CO2封存变化的识别,该方法准确可靠,识别精度高,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及推广价值。

    基于时移地震属性差异识别海洋碳封存变化的方法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01149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168124.4

    申请日:2024-0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时移地震属性差异识别海洋碳封存变化的方法及介质,属于海洋碳封存领域,该方法以目标区CO2注入前的地震数据为基础,精细分析咸水层及其内部的关键地层的双程走时变化与差异,沿不同关键地层提取均方根振幅、相干等属性,对比时移地震数据的均方根振幅、相干属性变化,识别CO2注入后新形成的断层、裂隙、管状构造等特殊地质体,通过对比CO2注入前、后地震数据的均方根振幅、相干属性的平面及其垂向异常变化,基于精细识别的关键地层内的裂隙、管状构造分布对岩性的影响及作用关系,结合关键地层注入CO2的空间展布,实现CO2封存变化的识别,该方法准确可靠,识别精度高,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及推广价值。

    基于敏感参数识别砂质储层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31545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0934079.4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识别砂质储层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的敏感参数方法,基于实测的密度、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测井数据计算实际地层弹性参数λ ρ、μ ρ和λ/μ,并根据岩石物理速度模型推导饱和水砂质储层弹性参数λ/μ和μ ρ理论值,通过分析对比不同岩相地层储层物性的变化,建立划分砂质储层含水合物层、游离气层、饱和水层和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的λ/μ‑Vp和μ ρ‑Vp交会模型,通过不同区域Vp、λ/μ和μ ρ与背景趋势关系,来有效识别及预测砂质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储层,该方法能够为后续水合物储层勘探开发快速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并有利目标储层特性的快速识别。

    基于生烃数值模拟的II型水合物饱和度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7602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0058168.7

    申请日:2023-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生烃数值模拟的II型水合物饱和度预测方法,首先采用地震资料构建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并基于此建立模拟网格;其次利用地震相干或者振幅等属性分析,确立盆地地层岩性和断层、裂隙的精细分布,结合区域测井、岩心等地质资料,确立沉积物岩性、物性等参数,基于断层活动性及砂体展布特性,构建精细地质模型;之后利用区域地层温度和热流数据构建地层温度模型,结合TOC、氢指数和生烃动力学模型构建生烃模型;并通过构建II型水合物相平衡模型,计算II型水合物饱和度;本方案不依赖钻探测井数据,通过地震资料与区域地质资料等即可实现对区域流体运移、有利砂体等沉积、断层及裂隙等构造对水合物富集的影响机制的分析。

    一种识别块体搬运沉积发育区水合物和游离气共存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8087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701630.2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识别块体搬运沉积发育区水合物和游离气共存的方法,通过分析新沉积作用对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影响来进行块体搬运沉积发育区砂质地层水合物与游离气多种接触关系的判别,通过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的测井异常变化识别、地质与沉积条件分析、地震波阻抗反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调整计算、BSR识别及地层岩性识别等研究内容,实现块体搬运沉积发育区砂质储层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的快速识别,获得对生物成因气为主要气源与快速沉积发育区水合物动态成藏系统的认识,创新解释了块体搬运沉积区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能够合理解释快速沉积区域水合物和游离气在空间分布,为后续的水合物储层的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