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由站立式立管原理样机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31285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95980.7

    申请日:2015-0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由站立式立管原理样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试验装置包括:加载装置、原理样机角度调节装置、恒张力装置和边界条件固定装置,加载装置包括六自由度振动平台及其控制装置、伺服电机、减速机、辊筒和第一钢丝绳;原理样机角度装置包括钢架、手摇绞盘、调节架、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恒张力装置包括立架、第三滑轮、第二钢丝绳和第一配重桶;边界条件固定装置包括两固定框架和两根压缩弹簧,当需要测试原理样机的顶部结构时,还包括鹅颈管张力角度调节装置,鹅颈管张力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导轨和第四滑轮;当需要测试原理样机的底部结构时,还包括弯矩加载装置,所述弯矩加载装置包括配重桶和连接架,本发明通过六自由度振动平台模拟实际运动,对原理样机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验。

    一种自由站立式立管原理样机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31285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510295980.7

    申请日:2015-0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由站立式立管原理样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试验装置包括:加载装置、原理样机角度调节装置、恒张力装置和边界条件固定装置,加载装置包括六自由度振动平台及其控制装置、伺服电机、减速机、辊筒和第一钢丝绳;原理样机角度装置包括钢架、手摇绞盘、调节架、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恒张力装置包括立架、第三滑轮、第二钢丝绳和第一配重桶;边界条件固定装置包括两固定框架和两根压缩弹簧,当需要测试原理样机的顶部结构时,还包括鹅颈管张力角度调节装置,鹅颈管张力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导轨和第四滑轮;当需要测试原理样机的底部结构时,还包括弯矩加载装置,所述弯矩加载装置包括配重桶和连接架,本发明通过六自由度振动平台模拟实际运动,对原理样机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验。

    具有紧急泄压的双冗余调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20207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333214.5

    申请日:2015-06-16

    Abstract: 一种具有紧急泄压的双冗余调压装置,设有:冗余动力单元(1)、依次与冗余动力单元(1)串接的冗余过滤单元(3)、数条控制支路,其中,冗余动力单元(1)与冗余过滤单元(3)之间的控制回路上分别连接有冗余供油单元(2)、第一压力监测;控制支路包括两路:一路为:降压单元(4)、与降压单元(4)连接的急停关断泄压单元(5)以及第三压力监测;另一路为:降压单元(4’)、与降压单元(4’)连接的急停关断泄压单元(5’)以及第三冗余压力监测。本发明不仅能够在发生故障的紧急情况下,对供油系统进行无伤害形式的急停;而且,还能够在不影响整个液压动力单元正常工作情况下,实现对液压动力单元局部零部件的更换;大大提高了液压动力单元的工作效率及稳定性。

    具有紧急泄压的双冗余调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20207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333214.5

    申请日:2015-06-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5B20/00

    Abstract: 一种具有紧急泄压的双冗余调压装置,设有:冗余动力单元(1)、依次与冗余动力单元(1)串接的冗余过滤单元(3)、数条控制支路,其中,冗余动力单元(1)与冗余过滤单元(3)之间的控制回路上分别连接有冗余供油单元(2)、压力监测(A);控制支路包括两路:一路为:降压单元(4)、与降压单元(4)连接的急停关断泄压单元(5)以及压力监测(C);另一路为:降压单元(4’)、与降压单元(4’)连接的急停关断泄压单元(5’)以及压力监测(C’)。本发明不仅能够在发生故障的紧急情况下,对供油系统进行无伤害形式的急停;而且,还能够在不影响整个液压动力单元正常工作情况下,实现对液压动力单元局部零部件的更换;大大提高了液压动力单元的工作效率及稳定性。

    高钢级无缝冶金复合管的加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399773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99686.8

    申请日:2014-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C37/06

    Abstract: 一种高钢级无缝冶金复合管的加工工艺,采用以下加工步骤:一:对外层复合金属管坯内表面和内层金属管坯外表面进行车削精加工;二:将加工后的外层和内层复合金属管坯表面进行清洗,并套装在一起,两端固定;三步:对装配好的复合金属管坯两端面封焊和加工:四:将加工好的复合金属管坯的进行热扩孔、热挤压形成挤压荒管;五:清理挤压荒管内外表面的氧化物和玻璃粉,并进行修磨;六:将处理好的挤压荒管采用周期式冷轧管法进行冷轧;七:将冷轧后的复合金属管坯进行淬水+回火调质处理。本发明不仅外层碳钢强度能够高于或等于X70钢级,使内层起到良好的耐腐蚀作用;而且,大大提高基层材料的强度和韧性,降低了材料成本以及合金化元素种类和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