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7600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57281.0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E21B43/22 , E21B49/00 , G06F17/10 , G06N20/20 , G06N5/01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多种驱油体系非连续组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驱油体系非连续组合注入参数物理模拟优化;S2、驱油体系非连续组合注入参数数值模拟优化;S3、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建立。本发明方法能准确反映多种驱油体系非连续组合注入方式对增油效果的贡献;本发明易于并行化、抗过拟合能力强、对异常值和噪声不敏感,且能处理高维数据,不需要特征缩放;本发明能准确分析提高采收率与不同影响因素相关性、预测不同因素对提高采收率重要程度,通过对各因素进行综合后,形成提高采收率综合增效指数图版,可以更加直观准确地确定拟实施驱油方案的优劣,为制定多种驱油体系非连续组合实施方案、进行经济评价和风险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2464448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011266387.7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8 , E21B43/01 , E21B43/1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油田复杂井控的有限状态模拟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待测海上油田中当前生产单元的拓扑结构,并定义拓扑结构的同一级别均包括单井和井组;2)设置当前生产单元拓扑结构的控制状态,并计算当前控制状态下生产单元拓扑结构的产量和压力;3)根据预先定义的主被动控制规则和状态转换参数,检测当前生产单元拓扑结构的控制状态;4)重新计算当前生产单元拓扑结构的产量和压力;5)进入所述步骤3)对当前生产单元拓扑结构的控制状态进行更新,直至当前生产单元拓扑结构的控制状态不再发生变化后,进入步骤1)进行下一生产单元的计算,本发明可广泛用于油气田开发提高采收率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989747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1910292715.1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注采井组开发非均匀程度定量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注采井对应关系将以油井为中心的井组控制区域划分为n个分区;2)在井组控制区域进行油藏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井组控制区域内的场数据,包括含油饱和度场和压力场;3)判断油藏数值模拟数据场的各个网格与井组内各分区之间的关系,网格与分区之间存在三种关系,即网格位于分区内、分区边界上和分区外;4)根据第i个分区上的第j个网格的含油饱和度Sij、网格压力pij和网格面积Aij,计算得到井组第i个分区的平均含油饱和度和平均地层压力以及整个井组控制区域的平均含油饱和度和平均压力进而计算含油饱和度和地层压力的变异系数均值Cv,将其作为注采井组开发非均匀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48987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73115.7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原油黏度条件下聚合物溶液性能参数的选取方法,其步骤为:1)选取不同原油黏度,设计不同聚合物溶液有效黏度及残余阻力系数;2)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将有效黏度与残余阻力系数进行组合设计;3)分别模拟n个原油黏度下不同聚合物溶液有效黏度与残余阻力系数组合的聚合物驱替实验结果;4)将所得实验结果中的采收率和最大注入压差分别与有效黏度及残余阻力系数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处理,得到采收率及最大注入压差分别与有效黏度和残余阻力系数的函数关系;5)通过设定不同采收率或最大注入压差,获得不同条件下的聚合物溶液有效黏度和残余阻力系数,即得到不同条件下的最佳聚合物溶液性能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918464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13394.6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油藏工程手段进行注聚井剖面返转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一个连续时间段,计算注聚井与周围各采油井的连通系数值;2)根据各采油井的含水率情况,初步分析得到初次剖面返转的时间段;3)根据步骤1)中计算得到的注聚井与周围各采油井的连通系数值,选择与注聚井连通性较好的采油井进行动态响应特征分析;4)分析初次反转时间段内,各注聚井注入压力、各采油井的产油量、含水率以及连通系数的变化情况,并绘制变化关系图;5)根据注聚井注入压力变化特征,结合各采油井的产油量,含水率以及连通系数变化情况,判断初次反转时间段内是否发生剖面返转。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注聚井剖面返转识别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395816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011278944.7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驱油藏干扰试井分析方法,包括:步骤S11,建立聚驱油藏干扰试井物理模型;步骤S12,根据聚驱油藏干扰井物理模型,建立聚驱油藏干扰试井数学模型;步骤S13,根据聚驱油藏干扰试井数学模型,通过将压力、饱和度与聚合物浓度方程组全隐式求解,得到井底流压数值解;步骤S14,根据不同时间步的井底流压,得到聚驱干扰试井曲线;通过调整地层和流体参数,得到不同参数情况下的聚驱干扰试井理论曲线图版;步骤S15,将聚驱干扰试井理论曲线图版与现场实测曲线进行拟合,得到近远井渗透率、井储系数、表皮系数、复合半径、井间连通性参数。本发明通过将压力、饱和度与聚合物浓度进行全隐式求解,提高了数值解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0257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76384.3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观孔隙模型内聚合物动态吸附可视化的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注入装置、收集器、Micro-PIV装置和色谱仪,其中,Micro-PIV装置包括CCD相机、显微系统、激光器和计算机;流体注入装置的出口连接微观孔隙模型的进口,流体注入装置用于向微观孔隙模型内注入聚合物溶液或带有PIV示踪粒子的液体,微观孔隙模型的出口连接收集器的进口;微观孔隙模型的上方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CCD相机和显微系统;微观孔隙模型的一侧设置有激光器和色谱仪;CCD相机电连接计算机,计算机用于对CCD相机采集的示踪粒子分布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实时获得微观孔隙模型内示踪粒子的流场分布,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油田化学驱油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989747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92715.1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注采井组开发非均匀程度定量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注采井对应关系将以油井为中心的井组控制区域划分为n个分区;2)在井组控制区域进行油藏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井组控制区域内的场数据,包括含油饱和度场和压力场;3)判断油藏数值模拟数据场的各个网格与井组内各分区之间的关系,网格与分区之间存在三种关系,即网格位于分区内、分区边界上和分区外;4)根据第i个分区上的第j个网格的含油饱和度Sij、网格压力pij和网格面积Aij,计算得到井组第i个分区的平均含油饱和度和平均地层压力以及整个井组控制区域的平均含油饱和度和平均压力进而计算含油饱和度和地层压力的变异系数均值Cv,将其作为注采井组开发非均匀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02577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910976384.3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观孔隙模型内聚合物动态吸附可视化的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注入装置、收集器、Micro‑PIV装置和色谱仪,其中,Micro‑PIV装置包括CCD相机、显微系统、激光器和计算机;流体注入装置的出口连接微观孔隙模型的进口,流体注入装置用于向微观孔隙模型内注入聚合物溶液或带有PIV示踪粒子的液体,微观孔隙模型的出口连接收集器的进口;微观孔隙模型的上方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CCD相机和显微系统;微观孔隙模型的一侧设置有激光器和色谱仪;CCD相机电连接计算机,计算机用于对CCD相机采集的示踪粒子分布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实时获得微观孔隙模型内示踪粒子的流场分布,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油田化学驱油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776897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911138373.4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7D295/1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渗透油藏开发的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1‑(4‑羟苯基)哌嗪和有机酸反应,制备酰胺化产物;将酰胺化产物依次和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反应,制备含有聚氧乙烯和聚氧丙烯链段的非离子产物;最后,通过发烟硫酸将非离子产物磺化,制备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这种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溶解、耐温、抗盐性能,其吸附、界面张力改变、润湿性调节等性能可控,能够显著提高低渗透油藏自渗吸的采收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