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0257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76384.3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观孔隙模型内聚合物动态吸附可视化的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注入装置、收集器、Micro-PIV装置和色谱仪,其中,Micro-PIV装置包括CCD相机、显微系统、激光器和计算机;流体注入装置的出口连接微观孔隙模型的进口,流体注入装置用于向微观孔隙模型内注入聚合物溶液或带有PIV示踪粒子的液体,微观孔隙模型的出口连接收集器的进口;微观孔隙模型的上方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CCD相机和显微系统;微观孔隙模型的一侧设置有激光器和色谱仪;CCD相机电连接计算机,计算机用于对CCD相机采集的示踪粒子分布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实时获得微观孔隙模型内示踪粒子的流场分布,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油田化学驱油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702577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910976384.3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观孔隙模型内聚合物动态吸附可视化的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注入装置、收集器、Micro‑PIV装置和色谱仪,其中,Micro‑PIV装置包括CCD相机、显微系统、激光器和计算机;流体注入装置的出口连接微观孔隙模型的进口,流体注入装置用于向微观孔隙模型内注入聚合物溶液或带有PIV示踪粒子的液体,微观孔隙模型的出口连接收集器的进口;微观孔隙模型的上方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CCD相机和显微系统;微观孔隙模型的一侧设置有激光器和色谱仪;CCD相机电连接计算机,计算机用于对CCD相机采集的示踪粒子分布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实时获得微观孔隙模型内示踪粒子的流场分布,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油田化学驱油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464448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011266387.7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8 , E21B43/01 , E21B43/1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油田复杂井控的有限状态模拟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待测海上油田中当前生产单元的拓扑结构,并定义拓扑结构的同一级别均包括单井和井组;2)设置当前生产单元拓扑结构的控制状态,并计算当前控制状态下生产单元拓扑结构的产量和压力;3)根据预先定义的主被动控制规则和状态转换参数,检测当前生产单元拓扑结构的控制状态;4)重新计算当前生产单元拓扑结构的产量和压力;5)进入所述步骤3)对当前生产单元拓扑结构的控制状态进行更新,直至当前生产单元拓扑结构的控制状态不再发生变化后,进入步骤1)进行下一生产单元的计算,本发明可广泛用于油气田开发提高采收率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989747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1910292715.1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注采井组开发非均匀程度定量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注采井对应关系将以油井为中心的井组控制区域划分为n个分区;2)在井组控制区域进行油藏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井组控制区域内的场数据,包括含油饱和度场和压力场;3)判断油藏数值模拟数据场的各个网格与井组内各分区之间的关系,网格与分区之间存在三种关系,即网格位于分区内、分区边界上和分区外;4)根据第i个分区上的第j个网格的含油饱和度Sij、网格压力pij和网格面积Aij,计算得到井组第i个分区的平均含油饱和度和平均地层压力以及整个井组控制区域的平均含油饱和度和平均压力进而计算含油饱和度和地层压力的变异系数均值Cv,将其作为注采井组开发非均匀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113688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811066498.6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43/16 ,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非纯CO2近混相驱最低混相压力的方法。该方法确定的非纯CO2的经验公式拟合过程中对杂质气体均应予以考虑。此外,考虑到注入气中的C1含量对MMP影响与原油组分中已有C1组分含量密切相关,因此在拟合过程中,采用非线性拟合。同时,考虑到注入气对MMP的影响程度与温度密切相关,因此将温度也作为基础参变量。拟合过程中,将非纯CO2条件下MMP与纯CO2条件下的MMP差值,作为因变量,将注入气杂质气体的各组分摩尔含量,油组分中C1含量,油层温度作为参变量,进行多元非线性拟合,得到注入气为非纯CO2时最小混相压力。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原油和注入气情况,计算结果更接近细管实验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48987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73115.7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原油黏度条件下聚合物溶液性能参数的选取方法,其步骤为:1)选取不同原油黏度,设计不同聚合物溶液有效黏度及残余阻力系数;2)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将有效黏度与残余阻力系数进行组合设计;3)分别模拟n个原油黏度下不同聚合物溶液有效黏度与残余阻力系数组合的聚合物驱替实验结果;4)将所得实验结果中的采收率和最大注入压差分别与有效黏度及残余阻力系数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处理,得到采收率及最大注入压差分别与有效黏度和残余阻力系数的函数关系;5)通过设定不同采收率或最大注入压差,获得不同条件下的聚合物溶液有效黏度和残余阻力系数,即得到不同条件下的最佳聚合物溶液性能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918464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13394.6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油藏工程手段进行注聚井剖面返转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一个连续时间段,计算注聚井与周围各采油井的连通系数值;2)根据各采油井的含水率情况,初步分析得到初次剖面返转的时间段;3)根据步骤1)中计算得到的注聚井与周围各采油井的连通系数值,选择与注聚井连通性较好的采油井进行动态响应特征分析;4)分析初次反转时间段内,各注聚井注入压力、各采油井的产油量、含水率以及连通系数的变化情况,并绘制变化关系图;5)根据注聚井注入压力变化特征,结合各采油井的产油量,含水率以及连通系数变化情况,判断初次反转时间段内是否发生剖面返转。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注聚井剖面返转识别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489873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1910773115.7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T17/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原油黏度条件下聚合物溶液性能参数的选取方法,其步骤为:1)选取不同原油黏度,设计不同聚合物溶液有效黏度及残余阻力系数;2)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将有效黏度与残余阻力系数进行组合设计;3)分别模拟n个原油黏度下不同聚合物溶液有效黏度与残余阻力系数组合的聚合物驱替实验结果;4)将所得实验结果中的采收率和最大注入压差分别与有效黏度及残余阻力系数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处理,得到采收率及最大注入压差分别与有效黏度和残余阻力系数的函数关系;5)通过设定不同采收率或最大注入压差,获得不同条件下的聚合物溶液有效黏度和残余阻力系数,即得到不同条件下的最佳聚合物溶液性能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174966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0627494.1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全程化学驱组合接替时机优化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全程化学驱组合中化学驱的种类和各种化学驱的顺序;S2根据油田参数生成含水率fw和无因次采液指数JLD的关系模型;S3根据采油井生产初始条件和关系模型,获得任一含水率条件下的合理产液量Q;S4根据全程化学驱组合中各化学驱的顺序和合理产液量Q,建立与不同接替时机对应的若干油藏数值模拟模型;S5计算若干油藏数值模拟模型的采收率,其中采收率最大的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对应的接替时机为最优接替时机。其基于海上油田开发全过程中多种化学驱方法组合,持续提高油田采收率的目的,形成化学驱方法筛选、化学驱方法合理组合及在最优的时机接替。
-
公开(公告)号:CN110041904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910327193.4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腐殖酸和烷基胺复配型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稠油降粘剂由两种有效成份组成。有效成份I是腐殖酸钠缩聚物(HA)n,有效成份Ⅱ是聚丙烯酰氧乙基‑N,N,N‑二甲基基溴化铵(ASC)。所述高效稠油降粘剂在40℃、60℃和80℃降粘率均达80%以上,尤其是(HA)n(n=25)与ASC(n约为500)的质量比为5:5时,其在40℃、60℃和80℃降粘率分别为90.86%,95.62%和98.63%,说明在较高温度和矿化度条件下,本发明的稠油降粘剂具有良好的稠油降粘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