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67401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010351038.9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地下水情况的快速检测方法和应用,所述快速检测方法包括通过对垃圾填埋场特定区域的地下水进行荧光检测,利用特定荧光区域中特定激发/发射波长处荧光强度的比值确定地下水是否被污染。本发明提供的快速检测方法建立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地下水中的有机物在荧光光谱区的特征荧光光谱区和荧光强度及其规律特征,可以实现便携荧光检测仪在现场对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地下水情况的快速检测。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具有快速检测、无需化学试剂且操作简单、检测灵敏度高、成本较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32091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12107.7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一种基于硅化零价铁活化过硫酸盐的水体修复方法:以硅化微米零价铁为催化活化剂,过硫酸盐为氧化剂进行有机废水的处理,所述催化活化剂与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0.5‑3。本发明在待处理的污染中加入硅化零价铁和过硫酸盐,进行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去除,硅化零价铁其表面富含硅烷醇基团(≡Si‑OH)。本方法可以解决传统活化过硫酸盐体系中铁基材料易失活、亚铁离子后期释放不足的问题,且修复效率高,环境友好,适用于多种有机污染废水和地下水的处理与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619932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144887.0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1/70 , C02F9/00 , C02F103/06 , C02F101/30 , C02F101/20 , C02F1/72 , C02F1/52
Abstract: 一种基于改性金属材料的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方法,将卤素盐与过渡金属按质量比0.005~0.5:1的比例混合后,在无氧气氛下球磨得到改性金属材料。通过采用上述电子传输速率可调控的改性过渡金属构建还原单元,实现对垃圾渗滤液中亲电性有机组分和重金属的快速还原脱毒,然后耦合氧化剂诱导活性物种形成氧化单元,实现亲核性有机组分的深度氧化矿化,最终引入絮凝剂吸附分离残存小分子碳氮组分,实现对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使垃圾渗沥液可以达标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323959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0637905.X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数值模拟的地下水污染源空间综合识别方法,步骤一、边界概化;步骤二、插值获得初始水头和底板标高;步骤三、确定源汇项;步骤四、进行含水层渗透系数系数分区;步骤五、建立了地下水流模型;步骤六、进行模型校准;步骤七、反演地下水流迹线;步骤八、在空间上识别地下水确切的污染源。本发明通过模拟软件的应用,可更具代表性的表征,与地下水污染源有关的地下水流的流动,利于针对性区域化研究地下水污染来源;本发明通过追踪地下水水流迹线,逆向研究存在地下水污染的地下水的流动迹线,可精准视化的进行溯源工作;通过地下流水迹线的划分与地面上污染源类型、土地类型以及地质条件等情景进行空间上的精准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645982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41994.X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B01J23/34 , C02F1/72 , C02F1/28 , B01J37/10 , B82Y30/00 , B82Y40/00 , C02F101/30 , C02F103/06
Abstract: 一种硅改性锰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硅改性锰基材料为纳米级针状结构,由含有锰源和可溶性硅源的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再经水热反应制得,所述锰源包括二价锰源和七价锰源,且以摩尔比计,Mn(Ⅱ):Mn(Ⅶ)=0.5~5.5:1。本发明通过硅调控锰氧化物,使锰基材料粒径显著减小、产生了锰空位且表面锰价态发生改变,所得硅改性锰基材料与氧化剂组成的高级氧化体系对多种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去除率和反应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641936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77600.5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瘤胃仿生原理的一体式两相厌氧干发酵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主体;所述反应器主体包括干发酵室、二次发酵室、储液室,所述干发酵室设置在所述反应器主体上部;所述储液室设置在所述反应器主体的底部;所述二次发酵室设置在所述反应器主体内所述干发酵室和储液室之间;所述干发酵室通过多孔结构与所述二次发酵室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57311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1060544.7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利用钙改性沸石稳定堆肥中重金属的方法,包括:将有机废物与辅料混合均匀,调节含水率为质量比50%-65%后,强制通风供氧进行堆肥发酵;在一次发酵结束后、二次发酵开始前添加钙改性沸石,混合均匀后进行二次发酵,至堆肥达到腐熟。本发明通过添加无毒钙改性天然沸石,可以有效地对堆肥中重金属进行稳定化,减少生物可利态重金属含量,降低了堆肥重金属环境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5512417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947333.X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Abstract: 一种基于粒子追踪的孔隙地下水污染物三维运移模拟方法,包括:设定粒子总数、每个粒子的初始坐标、释放时间,设定计算时间步长;在任意时刻、任意位置释放粒子;对每个被释放的粒子,计算其在一个时间步长后的位移;根据计算得到的粒子的新坐标,判断该粒子是否位于计算网格区域内,若已跳出,则通过边界控制使其回到计算区域边界上;重复上述步骤,以此迭代,计算得出每个时间节点上每个粒子的坐标;通过统计特定区域内粒子数量,即可得到该区域的地下水污染物浓度分布。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可大大降低计算成本,且利用该方法得到的模拟结果与对流弥散方程的解析解有很好的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365769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0398460.X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元统计和受体模型的流域分区污染源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研究区划分为多个控制单元;步骤2,将多个控制单元进行分组,以将研究区分为多个子区;步骤3,获取每个子区中的污染源;步骤4,获得每个子区中污染源的贡献率。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多元统计和受体模型的流域分区污染源识别方法,步骤简单,综合考虑流域、陆域和污染源的影响,能够对主要污染因子及其贡献率进行高效、全面解析,确定优控行业,为水质改善和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1362050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778687.1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14
Abstract: 一种无动力快速增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包括厌氧单元和增氧好氧单元,增氧好氧单元包括重力曝气系统和好氧反应系统,重力曝气系统包括可倾覆水斗、活塞组件、吸气管、导气管和曝气头,厌氧单元排出的污水从可倾覆水斗上方排入可倾覆水斗内,可倾覆水斗、吸气管、导气管分别与活塞组件连接,曝气头与导气管连接,曝气头位于好氧反应系统内,在可倾覆水斗内的储水量达到预设水量之前,挤压活塞排出空气,当可倾覆水斗内的储水量达到预设水量后倾覆排出储存的污水,活塞回位。该装置曝气速度快且气体与污水接触时间大幅度延长,曝气效率明显提高,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便于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