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极生物膜和微生物燃料电池修复地下水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186302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610518219.X

    申请日:2016-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极生物膜和微生物燃料电池修复地下水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密闭修复井、石墨柱、镀PbO2的第一不锈钢板、第二不锈钢板、厌氧反应池、导线和盐桥,所述镀PbO2的第一不锈钢板位于密闭修复井中且表面粘附有供微生物生长停留的线状材料,所述石墨柱位于密闭修复井中且通过金属丝固定在密闭修复井内盐桥末端的下方,所述第二不锈钢板位于厌氧反应池中,所述密闭修复井和所述厌氧反应池之间通过盐桥连接,所述导线连接位于密闭修复井中的镀PbO2的第一不锈钢板和位于厌氧反应池中的第二不锈钢板形成电流回路。本发明的装置用于污水处理能够实现经济、高效、无二次污染,可作为处理城市、工业有机废水的一道工序。

    LaFe1-xCuxO3处理水体残留阿特拉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9559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010021.6

    申请日:2018-08-31

    Abstract: 一种LaFe1-xCuxO3处理水体残留阿特拉津的方法:向有机废水中加入过一硫酸盐混匀后再加入LaFe1-xCuxO3材料作为非均相催化剂,搅拌,对阿特拉津污染物进行降解;过一硫酸盐在有机废水中的浓度为0.25-1毫摩尔/升。本发明以LaFe1-xCuxO3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在LaFe1-xCuxO3和过一硫酸盐同时存在下与待处理的阿特拉津反应,LaFe1-xCuxO3材料中的Fe(III)/Fe(II)和Cu(II)/Cu(I)为主要活性组分与过一硫酸盐接触反应产生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然后硫酸根自由基将水中的难降解阿特拉津降解,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g-C3N4/BiOBr光催化降解卡马西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4643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09283.0

    申请日:2018-08-31

    Abstract: 一种g‑C3N4/BiOBr光催化降解卡马西平的方法:1)向含卡马西平的废水中加入质子化g‑C3N4/BiOBr复合光催化剂,室温下搅拌反应,使质子化g‑C3N4/BiOBr复合光催化剂在废水中悬浮分散,在氙灯下照射,进行光催化反应;2)停止搅拌,质子化g‑C3N4/BiOBr复合光催化剂沉入水底,排出上层处理过的废水,用去离子水冲洗、烘干后即得到回收的光催化剂。本发明所用原料无毒易得,且质子化g‑C3N4和BiOBr因静电吸引而结合紧密,促进载流子的分离,有效提高光催化稳定性和光催化稳定性,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

    用于单裂隙中溶质运移数值模拟的随机行走粒子追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8668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094418.7

    申请日:2017-02-20

    Abstract: 一种用于单裂隙中溶质运移数值模拟的随机行走粒子追踪方法,包括:建立裂隙介质概念模型,将裂隙结构离散成二维计算网格,所述计算网格属性包括隙宽;建立裂隙介质地下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得到模拟地下水水流场分布,并与实验观测值进行对比验证,获得接近裂隙真实分布的模拟裂隙结构;针对所述模拟裂隙结构及其对应的模拟地下水水流场分布,用随机行走粒子追踪方法对单裂隙介质中溶质运移进行模拟,获取溶质的分布。

    基于有机挥发类污染物多界面处冻融循环迁移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8372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53582.4

    申请日:2024-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有机挥发类污染物多界面处冻融循环迁移测定方法,通过制作模拟柱组件,在柱夹层上分别设置有土壤液采集器和土壤参数传感器;柱夹层顶部设置有循环水出口,柱夹层底部分两端分别设置有循环水入口和地下水进水口;地下水进水口连接蠕动泵和水槽;在柱盖上设置有气体采样口和空气口;空气口与气体流速仪器和空气清洗装置串联连接;本发明通过柱夹层、循环水出口、水域循环装置和循环水入口的联合设置,实现冻融的实验效果;通过空气层及空气采样和循环等构件的设置,利于保证在有机污染土体测定过程中,对其气相污染进行测定;通过保温层的设置,利于保证深层土体温度减少侧面柱夹层内水域的影响。

    可燃物热解气化系统及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84478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549230.7

    申请日:2017-07-06

    Abstract: 一种可燃物热解气化系统及处理方法,该热解系统由热解气化炉、热解气燃烧及增温单元、热解缓冲收集单元、热解回流控制装置、热解气体冷却单元、热解气净化单元和储气罐组成。其中,该热解气回流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从所述热解缓冲收集单元和所述热解气后处理单元输出的气体返回到所述热解气燃烧及增温单元中进行燃烧的比例。本发明的热解系统实现了热解气缓冲调节,再通过回流控制装置,补充进入热解炉二燃室,实现了进入二燃室热解气气量、成分的稳定性,保证了各热解炉系统内温度的稳定性,避免由于温度的波动以及热解气化炉启动而形成的二噁英等污染物,提高了尾气的达标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