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8281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011073997.5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湖泊底泥重金属释放自动采样装置,其用于放置于湖泊河流的底部收集底泥中的重金属,湖泊底泥重金属释放自动采样装置包括采样箱、滤纸、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采样箱的底部设置有采样口,滤纸设置于采样箱,用于遮挡采样口,以过滤流入采样箱内的水样中的颗粒物;采样箱包括设置于采样口上方的水箱和样品箱,水箱用于存放超纯水,第一动力机构设置于水箱,用于将水箱内的超纯水排出,第二动力机构设置于样品箱,用于在第一动力机构排出水箱内的超纯水时,将含有底泥释放的重金属的水样抽入样品箱内。本发明的湖泊底泥重金属释放自动采样装置在采集湖泊河流的底泥时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29777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16670.5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26 , G06Q10/063 , G06N7/01 , G06Q10/063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水生态风险评估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本申请在获取到目标流域的当前水生态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以及历史水生态数据后,通过引入贝叶斯统计学原理结合DPSIR模型架构全面地考虑目标流域可能涉及的水生态风险要素,并基于前述获取到的各项数据进行水生态风险评估体系构建,使构建出的水生态风险评估体系能够更准确地表达目标流域处的水生态系统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来确保最终的水生态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可信度和实时性,便于研究人员更全面、准确地了解目标流域处的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并及时提出或调整对目标流域的治理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822892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92221.1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F17/15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水生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本申请通过对目标水域内的多个水生态样方点各自对应的多个水生态样本的水生物多样性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和数据预处理,得到目标水域内的所有水生物种各自的实际相对丰度数据、实际生境状况数据和实际生态位,接着在得到的各种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生态位模拟技术自适应地模拟不同水生物种在目标水域的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和角色,使最终评估出的目标水域内的各种水环境因素分别对不同水生物种造成的生物效应影响状况具备足够的全面性和精准性,便于研究人员更全面、准确地了解指定水域内的水生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并及时提出对指定水域的治理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830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111618119.1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0/8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机氯污染物溯源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污染物溯源技术领域。本申请在获取目标流域内不同采样位置的水体样品各自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作用下的与有机氯污染物相关的碎片离子色谱图后,会针对每个采样位置,根据该采样位置处水体样品的碎片离子色谱图,计算该采样位置的有机氯污染物的氯同位素比值,接着将所有氯同位素比值分别按照采样位置分布状况拟合到目标流域的运动演变模型上进行污染迁移模拟,从而得以利用有机氯污染物在扩散降解过程中所具有的稳定氯同位素指纹效应,结合氯同位素比值的空间分布差异状况进行定量溯源,得到目标流域的有机氯污染物迁移状况,方便后续环境治理作业的有效开展。
-
公开(公告)号:CN114436394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011191731.0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水体和土壤复合治理修复技术,对于富铁类秸秆生物质,将其粉碎后与污泥混合造粒,通过程序升温方式热解炭化,得到体相负载零价铁生物炭与污泥生物炭复合颗粒,将其作为填料或滤料填充于填充床或固定床滤池中,能对重金属、有机物、氮磷等复合污染水进行有效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443636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196425.6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流域水土综合治理方法,在红壤中种植适宜作物植物,通过作物植物吸收红壤中的铁成分,将作物植物粉碎后与污泥混合造粒,在适宜温度下无氧热解,得到体相负载零价铁生物炭与污泥生物炭复合颗粒,将对于污染流域水土综合治理取得良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27655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66085.2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多策略的环境承载力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及装置,用于改善基于一种策略由手工计算权重的效率不高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得用于评估、筛选和校核环境承载力的指标集合,指标集合包括多个指标;根据预先设置的多种策略中每种策略确定指标集合的一组权重,获得多组权重,其中,多组权重中每组权重包括多个指标中每个指标的权重,多组权重用于计算环境承载力。通过使用多种策略中每种策略对指标集合计算多组权重,最终获得多组权重,通过统一输入待计算指标进行计算,同时快速地计算多种策略多指标多组权重,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权重计算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084451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510518653.3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改性蓝藻处理含三价锑废水的方法,首先在室温条件下,按照固液比采用质量(g):体积(ml)=1:50,将改性蓝藻吸附剂加入到三价锑的工业废水中,旋转振荡1小时,离心过滤,取上清液测定废水中残留三价锑的浓度,经检测合格后排放;其次将饱和后的蓝藻吸附剂沉淀过滤,放入解吸剂中解吸1小时后,离心过滤,超纯水洗涤至中性,于‑50℃冷冻干燥,即完成再生过程,再生后的改性蓝藻用于进行同样条件下的吸附解吸过程,循环使用五次。本发明的原材料易获取,成本低;蓝藻吸附剂制备过程简便,成本低廉,省时省力;此外,本发明具有吸附速率快、吸附量大、选择性高、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706404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0069443.X
申请日:2017-02-08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两级树脂联用提取土壤憎水富里酸的设备,包括反应釜、pH调节单元、第一过滤净化单元、酸化箱、酸碱度调节单元、第二过滤净化单元、液体储存器、富里酸提取单元和总控制系统;其中,反应釜的入口与pH调节单元的出口连接,其出口与第一过滤净化单元的入口连接;酸化箱的入口与第一过滤净化单元出口、酸碱度调节单元连接,其出口与第二净化单元的入口连接;第二过滤净化单元的出口与液体储存器的入口连接,液体储存器的出口与富里酸提取单元的入口连接;pH调节单元、酸碱度调节单元与总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提取土壤憎水富里酸的设备结构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有效地提取所需浓度的溶液。
-
公开(公告)号:CN105574342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510955132.4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混合型稀土矿区水环境质量预警方法,属于预警技术领域。步骤1:筛选混合型稀土矿区水环境质量预警指标;步骤2:利用预警指标的实测浓度数据序列建立污染物浓度扩散和迁移模型,预测预警指标污染物浓度发展趋势,给出预测值并进行评价;步骤3:依据水环境质量标准与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确定预警警限分级及各级警限的标准值;步骤4:采用单指标法、综合指数法对监测点各预警指标的预警指数进行计算,依据得到的预警指数,对照不同级别的警限划分标准,对各预警指标的警情做出评价和判断。本发明针对混合型稀土矿开发与生产区域的污染特征,将水质监测与水质预测模型相结合,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混合型稀土矿区水环境质量预警技术方法体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