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10018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087947.5
申请日:2015-02-26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3/34 , C02F3/28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细菌多相混培物的快速扩增培养装置,主要针对厌氧氨氧化细菌增殖缓慢,提供一种简便实用的快速扩增培养装置及方法。首先进水1被泵入颗粒污泥培养区2提供细菌所需营养基质,之后向上穿过穿孔板3、5进入絮体污泥培养区4和生物膜培养区6,培养颗粒污泥、絮体污泥、生物膜等多相的细菌混合培养物,然后经出水区7、出水堰8、集水槽9、溢流堰10和出水槽11,自出水口12排出。回流水13经回流泵14、回流口15沿锥型斗横剖面切线以淹没射流方式喷出,形成旋转紊动流态,强化颗粒污泥形成。通过反洗泵16、阀门18,经反洗口17对生物膜培养区进行反冲洗,废水自排放口19排出。通过循环温控水浴槽21、进水口22、回水口23、排空管25控制水浴套20内的恒温和排空。细菌混培物自出菌口24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6477726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931437.6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 C02F3/32 , C02F3/322 , C02F3/325 , C02F3/327 , C02F3/34 , C02F2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牛轭湖人工湿地及其建造方法。本发明在人工湿地池中使用大块石、卵砾石和碎石混合抛填于河道中,在湿地范围建设护坡,并搭配种植各种不同的植物,通过建设工程,结合植物修复技术,形成生物链完整、系统稳定和自我恢复的牛轭湖湿地。因此本发明的人工湿地相比与现有技术中以砂子作为填料的人工湿地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这些石块具有较大比表面,生物容易聚集增加了吸附降解水体污染物质的能力,强化水体的自净能力,水质得到改善;还可以有效地抑制底泥污染物的释放。(2)湿地水面无恶臭,苍蝇蚊子出现较少。(3)景观效果好,动、植物生长的底栖环境较好,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4)湿地运行稳定,应对洪水能力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341075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10329780.X
申请日:2013-08-0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0 , C02F2101/105 , C02F2101/16 , C02F2101/163 , C02F2101/166 , C02F2101/30
Abstract: 一种变容式改良A2/O污水深度脱氮除磷工艺,属于城市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污水的深度脱氮除磷工艺。本发明针对传统A2/O工艺同步去除有机物以及脱氮除磷效果不佳的问题,首先在厌氧池前设置一预缺氧池,以降低回流污泥中携带的溶解氧和硝酸态氧对除磷效果的影响,5-25%的污水进入预缺氧池,75-95%的污水进入厌氧池;其次,在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之间设置活动式隔板,可根据污水中C∶N∶P的比值,灵活调整各水池的容积比,以改变污水在各个水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同时在内回流比为100-200%,污泥回流比为50-150%的条件下,达到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目的,出水稳定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04276659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279862.8
申请日:2013-07-05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3/30
Abstract: 这项发明是关于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主要应用于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分散污水处理、净化槽等污水生物处理领域。本发明是对污水生物处理方法中SBR工艺进行的改进,改进包括SBR工艺反应池运行方式、进排水单元位置、加装斜板(管)等。采用本发明技术的SBR污水处理工艺不需要排水专用滗水器,避免滗水器的日常维修,减少排水水头损失,缩短进排水及沉淀时间,提高构筑物池容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484506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329779.7
申请日:2013-08-0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12P7/52
Abstract: 一种利用剩余污泥厌氧发酵生产丁酸的方法,属于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领域。本方法的步骤为:①以剩余污泥为原料,调节污泥的质量浓度,加入NaOH处理并离心,取上清液作为发酵底物;②加入ZnSO4·7H2O、CoCl2·6H2O、CuCl2·2H2O、MnCl2·4H2O和FeSO4·7H2O的组合物进行厌氧发酵,以获得丁酸。这五种水合金属化合物的加入量采用响应面软件中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则进行设计。根据实验结果,建立利用剩余污泥厌氧发酵生产丁酸的模型方程,确立丁酸达到最大产率的水合金属化合物最优组合条件。本发明添加的水合金属化合物极其微量,具有成本低、转化率高、发酵周期短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15253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110007316.X
申请日:2011-01-14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新型多技术协同催化微气泡臭氧高级氧化塔,主要针对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进水1和臭氧发生器24所产生O3通过溶气泵5注入配水仓6,经孔板进入微气泡释放接触区7释放溶气,含渣液流向上进入浮渣分离区8,非含渣液流向下进入气液分离区9,出水10一部分排放11,一部分回流至溶气泵进水管12;超声波振子13和紫外光源14提供超声波和紫外协同催化作用;浮渣溢流至收集槽15经排放口16排出;投加系统2、3、4投加混凝剂、粉末活性炭和双氧水,提供混凝作用及PAC、H2O2的协同催化作用。尾气经排放口17、单向阀18、气体吸收罐19、20和干燥器23,回流至臭氧发生器。氧化塔结构紧凑,处理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423826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0319952.8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或污水的生物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A2O与硫自养联合脱氮除磷反应器及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的反应器包括改良A2O工艺段和硫自养工艺段,其中改良A2O工艺段有包括预缺氧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二沉池。反应器由于结合异养‑自养反硝化可使脱氮效率达到95%以上,对低碳氮比市政污水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此外,可适当提高分段进水进入厌氧区的比例以保证生物除磷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003503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56714.9
申请日:2014-06-1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泥水分离设备和方法,主要针对难降解工业废水完全混合连续式芬顿氧化并分别经中和、混凝处理后泥水混合液的高效分离。进水1首先自流进入浮渣分离区2完成初步泥水分离,之后进入斜板浮沉区3,该区由斜板或斜管7上的隔板8、9将其分为三级串联浮沉分离,然后经浮渣挡板10和导流板11进入接触过滤区4进行精细泥水分离,最后通过出水阀门12进入出水区5自出水口6流出。比重较大絮体沉入泥斗14、15、16、17中,浮渣通过浮渣槽19、20排出。通过控制出水阀门12、反冲洗水泵13和气源18的开闭定期对接触过滤区进行气水反冲洗。设备结构紧凑,泥水分离效率高,出水SS低,外排污泥含水率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642856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60241.4
申请日:2013-12-10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12P7/54
Abstract: 一种促进剩余污泥厌氧发酵生产乙酸的方法,属于污泥资源化领域。本方法的步骤:(1)以剩余污泥为原料,选取ZnSO4·7H2O、CoCl2·6H2O、CuCl2·2H2O、MnCl2·4H2O和FeSO4·7H2O五个因素为自变量,分别设计不同水平,以乙酸浓度为因变量,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原则设计响应面实验方案;(2)根据实验方案,在发酵初期添加水合金属化合物进行厌氧发酵实验,产生以乙酸为主的目标产品,利用响应面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3)根据分析结果,建立剩余污泥厌氧发酵生产乙酸的模型方程,确立乙酸达到最大浓度时水合金属化合物最优组合条件,在此条件下乙酸产量提高了61.8%。
-
公开(公告)号:CN102115297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110007336.7
申请日:2011-01-14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处理干法腈纶废水的双回流脱氮MBR工艺,主要针对具有脱氮要求的高有机氮、难降解石化干法腈纶废水的处理。石化DMF干法腈纶废水从进水口1进入前置缺氧池2,在缺氧条件下部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回流至此的硝化液10充分利用废水碳源进行反硝化,同时向废水中补充碱度3;之后废水进入好氧池4,在碱度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有机物好氧氧化、有机氮好氧氨化和氨氮的硝化,其出水中含有大量硝酸盐,一部分回流至前置缺氧池2进行反硝化,另一部分进入后置缺氧池5,利用外加碳源6进行反硝化;后置缺氧池5出水进入膜分离池7,经微滤膜组件8抽吸出水9,污泥浓缩液11回流至前置缺氧池2。工艺脱氮效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