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9446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1694325.5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3/16 , G06F119/08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负荷的海上风电送出直埋海底电缆截面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风电场的额定输送容量,获取风电场考虑裕度的动态负荷曲线;根据所述风电场的额定输送容量,初选海底电缆截面和对应的载流量计算值;建立直埋海底电缆分层热路模型,计算海底电缆及周围土壤环境各层的热阻、热容和损耗;基于所述动态负荷曲线和热路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电缆暂态温度响应的热传导偏微分方程,迭代求解海底电缆温升响应;根据所述电缆温升计算结果和导体温度允许值进行比较,直到选择最大的海底电缆截面作为最终的电缆截面。本发明能在保证电缆温升不超过电缆导体温度的前提条件下,减小海底电缆截面面积,降低工程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77028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62439.6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冀邱 , 曾二贤 , 丁阳波 , 王伟 , 赵江涛 , 刘文勋 , 罗先国 , 徐炎兵 , 程述一 , 吴勇 , 白强 , 朱百一 , 伍林伟 , 张明峻 , 吴军杰 , 何隆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截面锚杆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锚杆基础包括上段锚杆及下段锚杆,上段锚杆内部设置钢护筒,上段锚杆的上部位于土层或全风化岩层中,上段锚杆的底部穿过土岩交界线,嵌入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或未风化岩体中,锚筋沿锚杆通长布置,底部设置灌浆料保护层,上段锚杆截面积大于下段锚杆截面积,钢护筒外部、钢护筒内部及下段锚孔内部设有灌浆料;本发明上段锚杆处于稳定性较弱的覆土层,但上段锚杆更大的截面积及钢护筒使上段锚杆具备一定的水平承载力;上段锚杆底部嵌岩,可以增加竖向抗压承载力;下段锚杆处于稳定性较强的岩石基础中,能够提供足够的竖向抗拔承载力。本发明在不进行大规模开挖覆土层的条件下,保证了锚杆结构稳定性及竖向与水平承载能力,缩短了施工工期和降低工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17718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0476609.6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中GIL载流量计算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计算最高工作温度下导体的交流电阻及外壳损耗因数;步骤二:计算绝缘气体等效热阻;步骤三:计算周围环境热阻;步骤四:通过GIL载流量的计算式算GIL载流量。本发明克服了现有隧道中GIL载流量的计算多采用温度场仿真的方式,计算过程复杂、繁琐,缺乏数值计算方法的缺点;具有可快捷地计算出GIL载流量,实用性强、结果准确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39194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40812.X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3/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水区大截面充油海缆打捞受力仿真分析方法,包括:在仿真软件中建立参数输入模型,在参数输入模型中输入基础设置参数、环境设置参数、打捞船设置参数、海缆设置参数、打捞缆设置参数和绞盘设置参数;在仿真软件中建立参数调整模型,采用参数调整模型调整各参数之间的关系以确保各参数连接点之的连贯性;在仿真软件中建立数据生成模型,根据已调整好的参数,采用数据生成模型计算得到海缆各位置的受力数据。本发明简便的完成了深水大截面充油海缆的打捞受力分析,且可以得到较为精确的数据。有着较高的包容性,可通过添加海流、波浪等环境参数分析不同海况下的影响,调整打捞速度以及海水深度等参数分析出不同工况下最佳打捞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0619980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1023743.X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1B17/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线绝缘子放电间隙的固定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设置于绝缘子的上部,第二连接件设置于绝缘子的下部,上电极和下电极相对配合设置且两者之间存在放电间隙;上电极通过安装位置可调的第一连接件固定于绝缘子的上部外侧,下电极通过安装位置可调的第二连接件固定于绝缘子下部的外侧;所述放电间隙的距离随第一连接件的径向安装角度和/或第二连接件的水平安装位置变化。本发明安装位置固定,不会因为安装等因素导致间隙差异,工作状况更加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601165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53006.6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改造为直流线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同塔双回交流线路两侧的交流变电站改造为直流换流站;将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杆塔两侧的三相导线分别与位于同塔双回交流线路两端的直流换流站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位于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杆塔同侧的三相导线分别并联于位于同塔双回交流线路两端的直流换流站的正极和负极之间;位于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杆塔两侧的三相导线与位于同塔双回交流线路两端的直流换流站形成回路。本发明实现将现有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改造为直流线路运行,完善了交流线路改造为直流线路的技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3696612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91997.5
申请日:2013-12-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IPC: E04H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000kV双回共杆换位塔,涉及1000kV架空输电线路杆塔,解决了1000kV双回路输电线路换位问题。它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两侧设有线路换位机构,线路换位机构包括上横担、中横担、下横担、第一跳线架、第二跳线架、外侧跳线和上下跳线;上横担上连接有第一耐张串,中横担上连接有第二耐张串,下横担上连接有第三耐张串;第一耐张串前端依次通过第一跳线、外侧跳线、上下跳线及第二跳线与第三耐张串后端连接;第二耐张串前端通过第三跳线与第一耐张串后端连接;第三耐张串前端通过第四跳线与第二耐张串后端连接。本发明具有外部适用性好,工程造价节省,土地资源节约的特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548970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84541.5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海底电缆抢修的全周向回转双体机器人,包括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主舱体,两个所述主舱体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主舱体包括位于所述外部的双体结构框架和位于所述双体结构框架内部的电子舱;所述双体结构框架上设置有可沿所述双体结构框架移动的浮体和可拆卸地固定设置于所述浮体相对侧的声呐,所述连接杆的中点为牵引水下双体机器人的牵引点,通过控制施加在所述牵引点上的竖直向上的牵引力可实现水下双体机器人的全周向运动。本发明的双体机器人采用推进器矢量分布,使其推进系统具有较强的机动性,可以实现双体结构水下机器人的定位全周向旋转,且旋转周数无限制,显著的提高了水下机器人的机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51892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0526533.9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柏晓路 , 周古月 , 刘文勋 , 张瑚 , 徐维毅 , 吴高波 , 黄欲成 , 吴庆华 , 吴海洋 , 李健 , 陈媛 , 但京民 , 周成均 , 陈麒任 , 吕健双 , 廖星 , 夏峰 , 韩鹏飞 , 雷雨泽 , 向宇
IPC: G06F30/20 , G06F113/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动力学法的大跨越β阻尼线防振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导线自阻尼频响特性分析;b.选择与大跨越导线直径相当的钢芯铝绞线作为β阻尼线;c.计算大跨越输电线路导线的微风振动频率范围;d.根据导线微风振动频率范围计算β阻尼线最大和最小花边长度;e.在β阻尼线花边长度区间内,选取合适的阻尼线频率相对递增率γ,计算得到花边布置方案;f.选择在2~3个大花边中心位置安装防振锤;g.采用能量平衡法进行仿真计算,选择频率响应较优的布置方案作为推荐方案;h.通过进一步试验验证,复核导线动弯应变是否满足限值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65189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26533.9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柏晓路 , 周古月 , 刘文勋 , 张瑚 , 徐维毅 , 吴高波 , 黄欲成 , 吴庆华 , 吴海洋 , 李健 , 陈媛 , 但京民 , 周成均 , 陈麒任 , 吕健双 , 廖星 , 夏峰 , 韩鹏飞 , 雷雨泽 , 向宇
IPC: G06F30/20 , G06F113/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动力学法的大跨越β阻尼线防振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导线自阻尼频响特性分析;b.选择与大跨越导线直径相当的钢芯铝绞线作为β阻尼线;c.计算大跨越输电线路导线的微风振动频率范围;d.根据导线微风振动频率范围计算β阻尼线最大和最小花边长度;e.在β阻尼线花边长度区间内,选取合适的阻尼线频率相对递增率γ,计算得到花边布置方案;f.选择在2~3个大花边中心位置安装防振锤;g.采用能量平衡法进行仿真计算,选择频率响应较优的布置方案作为推荐方案;h.通过进一步试验验证,复核导线动弯应变是否满足限值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