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串并联间隙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714748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235710.1

    申请日:2009-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串并联间隙的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雷电冲击放电特性确定并联间隙的结构和形状;根据电场强度分布确定并联间隙的结构和形状;根据工频电弧运动特性确定并联间隙的结构和形状;根据并联间隙的结构和形状,确定并联间隙的空间磁场分布,采用电弧分段模型模拟工频电弧的弧根和弧柱在空间磁场与风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过程以建立并联间隙的电弧运动模型;利用电弧运动模型,对由并联间隙的各种不同结构和形状所产生的电弧运动特性进行仿真,根据并联间隙的各种不同结构和形状对电弧运动过程的影响来确定并联间隙的结构和形状。根据本发明设计出的并联间隙兼顾了线路的雷击跳闸率与线路的事故率之间的利与弊。

    输电线路绝缘子串并联间隙的安装金具和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77462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910241422.7

    申请日:2009-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串并联间隙的安装金具及其安装方法。该安装金具包括并联间隙连接部,用于连接并联间隙的电极。并联间隙安装金具包括并联间隙专用球头挂环和碗头挂板,在球头挂环和碗头挂板与并联间隙电极连接的部位设计为菱形或平板形状,连接相应形状的并联间隙上、下电极。本发明的球头挂环可与平行挂板和U形挂环等金具进行组合安装,以满足并联间隙上电极与不同塔头结构的杆塔连接的需要;根据不同结构的绝缘子串连接导线所使用的线夹的结构形式,及连接导线所需的强度要求,碗头挂板分为单联、单联加厚型和双联碗头挂板。本发明的安装金具与并联间隙电极的连接方便快捷,满足施工现场的操作需要,且制造成本低,应用效果好。

    输电线路绝缘子串并联间隙的安装金具和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77462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0910241422.7

    申请日:2009-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串并联间隙的安装金具及其安装方法。该安装金具包括并联间隙连接部,用于连接并联间隙的电极。并联间隙安装金具包括并联间隙专用球头挂环和碗头挂板,在球头挂环和碗头挂板与并联间隙电极连接的部位设计为菱形或平板形状,连接相应形状的并联间隙上、下电极。本发明的球头挂环可与平行挂板和U形挂环等金具进行组合安装,以满足并联间隙上电极与不同塔头结构的杆塔连接的需要;根据不同结构的绝缘子串连接导线所使用的线夹的结构形式,及连接导线所需的强度要求,碗头挂板分为单联、单联加厚型和双联碗头挂板。本发明的安装金具与并联间隙电极的连接方便快捷,满足施工现场的操作需要,且制造成本低,应用效果好。

    确定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串并联间隙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714748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0910235710.1

    申请日:2009-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串并联间隙的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雷电冲击放电特性确定并联间隙的结构和形状;根据电场强度分布确定并联间隙的结构和形状;根据工频电弧运动特性确定并联间隙的结构和形状;根据并联间隙的结构和形状,确定并联间隙的空间磁场分布,采用电弧分段模型模拟工频电弧的弧根和弧柱在空间磁场与风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过程以建立并联间隙的电弧运动模型;利用电弧运动模型,对由并联间隙的各种不同结构和形状所产生的电弧运动特性进行仿真,根据并联间隙的各种不同结构和形状对电弧运动过程的影响来确定并联间隙的结构和形状。根据本发明设计出的并联间隙兼顾了线路的雷击跳闸率与线路的事故率之间的利与弊。

    一种基于功率波动的特高压半波长输电线路的绝缘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317294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557451.9

    申请日:2017-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功率波动的特高压半波长输电线路的绝缘保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的空气间隙限值;根据特高压单回输电线路的工频放电试验布置,获取所述特高压单回交流输电线路对塔身间隙的工频放电电压曲线,确定与所述空气间隙限值对应的工频50%放电电压;根据安全因数、配合系数以及所述工频放电电压,计算操作冲击放电电压;基于所述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确定所述特高压半波长单回输电线路沿线的避雷器安装方案。本申请提出的特高压半波长单回输电线路沿线的避雷器安装方案,即能保证特高压半波长单回输电线路的运行,又能减少避雷器的安装数量,经济合理,并且满足操作过电压的限值要求。

    陡前沿冲击与雷电冲击电压交互产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35164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47587.4

    申请日:2013-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陡前沿冲击与雷电冲击电压交互产生装置。在该陡前沿冲击与雷电冲击电压交互产生装置中,油浸式冲击电压发生器通过中间储能峰化油线与锐化间隙单元的第一端口连接,锐化间隙单元的第二端口通过传输线与试品连接。锐化间隙单元在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短接时,不对雷电冲击电压进行处理;在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的间隙距离为预定距离时,通过击穿实现对雷电冲击电压的波形进行锐化,以得到陡前沿冲击电压。从而将陡前沿冲击与雷电冲击电压交互产生装置生成的雷电冲击电压或者陡前沿冲击电压提供给试品。通过简单地切换个别电路元件的参数,便可实现陡前沿冲击电压和雷电冲击电压的交互产生,非常便于现场安装和使用。

    一种直流避雷器污秽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79665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10327.X

    申请日:2012-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避雷器污秽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冲洗直流避雷器,并在直流避雷器上涂刷污液;污层干燥后施加直流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并启动雾发生器;继续施加直流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直至外部闪络和内部热崩溃的危险排除;按照步骤1、2和3对直流避雷器进行循环处理;评价污秽试验。本发明提供该试验方法能够模拟直流避雷器实际运行情况,切实可行;并且能准确判断直流避雷器的热稳定性能;能全面准确地考核直流避雷器的耐污秽能力;该试验方法简单可靠,易执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