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62977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34560.4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特高压输电工程线路故障成因辨别方法及系统,其中,故障定位方法通过判断杆塔雷击电流的幅值强度,确定故障点锁定塔;故障成因辨别方法根据故障定位方法确定的故障点,首先确定故障是否由继线引起,其次在不是继线而是闪络引起的情况下,判断是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还是雷电过电压引起的闪络,最后不是过电压引起闪络的情况下,判断绝缘子或者绝缘串上闪络的类型。故障成因辨别系统包括变电站过电压监测装置和杆塔雷电监测装置,其中变电站过电压监测装置用于判断引起输电工程线路故障的闪络的成因是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还是雷电过电压,杆塔雷电监测装置用于确定输电工程线路故障点锁定塔。
-
公开(公告)号:CN104573267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510038768.2
申请日:2015-01-26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评估特高压变电站进线段雷击安全性的仿真方法,该方法可用于仿真计算特高压变电站进线段与变电站构架在不同连接方式下的雷击故障发生时的瞬态电压水平值;根据瞬态过电压水平值评估多种不同连接方式的总仿真计算模型中OPGW光缆的雷击安全性和分析其断股的原因,根据雷击安全性最高的总仿真计算模型对特高压变电站中的门型架和OPGW光缆的连接方式进行调整。该仿真方法准确模拟特高压变电站进线段雷击过程;使得调整后的特高压变电站进线段的雷击安全性达到最高,大幅提高了特高压变电站进线段的雷击可靠性,从而提高了特高压输电系统的通信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了特高压输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123815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022157.X
申请日:2013-01-21
Abstract: 一种户外特高压试验扩径连接线,包括间隔棒、受力钢丝线、导电编织线和限位装置,所述间隔棒呈圆环状,在所述间隔棒的表面、环绕间隔棒的圆心相间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所述受力钢丝线穿过第二通孔,并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接触受力,所述导电编织线穿过第一通孔,所述限位装置固定于受力钢丝线上,并位于间隔棒的两侧;本发明重量小,加工简单,结构可靠,且能耐受大风暴雨气候。
-
公开(公告)号:CN10457326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38768.2
申请日:2015-01-26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评估特高压变电站进线段雷击安全性的仿真方法,该方法可用于仿真计算特高压变电站进线段与变电站构架在不同连接方式下的雷击故障发生时的瞬态电压水平值;根据瞬态过电压水平值评估多种不同连接方式的总仿真计算模型中OPGW光缆的雷击安全性和分析其断股的原因,根据雷击安全性最高的总仿真计算模型对特高压变电站中的门型架和OPGW光缆的连接方式进行调整。该仿真方法准确模拟特高压变电站进线段雷击过程;使得调整后的特高压变电站进线段的雷击安全性达到最高,大幅提高了特高压变电站进线段的雷击可靠性,从而提高了特高压输电系统的通信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了特高压输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123815A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310022157.X
申请日:2013-01-21
Abstract: 一种户外特高压试验扩径连接线,包括间隔棒、受力钢丝线、导电编织线和限位装置,所述间隔棒呈圆环状,在所述间隔棒的表面、环绕间隔棒的圆心相间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所述受力钢丝线穿过第二通孔,并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接触受力,所述导电编织线穿过第一通孔,所述限位装置固定于受力钢丝线上,并位于间隔棒的两侧;本发明重量小,加工简单,结构可靠,且能耐受大风暴雨气候。
-
公开(公告)号:CN103913651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084530.9
申请日:2014-03-1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丽水供电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侧接地引下复合材料杆塔防雷试验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将接地引下线与绝缘塔身之间间距d设定为接地引下线相对导线最小距离D或者比接地引下线相对导线最小距离D尺寸大5至10cm,然后每减少一个步长L就做雷电冲击试验,直到发生闪络路径沿复合材料杆塔塔身或横担部分,再增加半个步长L进行测试直到不再发生闪络路径沿复合材料杆塔塔身或横担部分,此时的间距d即为最佳值。本发明的优点是: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试验过程中雷电冲击闪络放电对复合材料杆塔塔身或横担部分的烧蚀,增加了试验结果的可信度,进而避免了更换试验试品所带来的试验材料成本和时间成本的提升,试验方法方案简单明了,易于操作执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810339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50630.X
申请日:2014-02-14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高压输电线路大跨越段雷电反击性能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雷击仿真模型;确定雷电流幅值大于线路耐雷水平的概率;确定输电线路的每百公里每年的落雷次数;确定雷击于杆塔塔顶的概率;确定雷击冲击闪络转为稳定工频电弧的概率;确定特高压大跨越段输电线路的反击跳闸率。该方法对大跨越杆塔及档中导线进行分段分布参数模型建模,提高了雷电反击性能的仿真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683812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510753547.3
申请日:2015-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雷电流测量的磁钢棒及其生产工艺,所述磁钢棒由功能材料和辅助材料组成,所述功能材料包括LNG9、LNG10和铁氧体粉末,所述辅助材料包括高价金属铬溶液、环氧粉末和硬脂酸锌。所述磁钢棒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LNG9和LNG10分别进行破碎和研磨制成100目的粉末;2)再按比例配制LNG9、LNG10、铁氧体粉末和硬脂酸锌,并进行混粉;3)将步骤2)所得均匀粉末置于三氧化铬溶液中钝化处理;4)称取钝化处理后的粉末压制成型;5)将成型的磁钢棒于150~210℃C下烘烤定型120~250min;6)将步骤5)所得磁钢棒表面包裹一层环氧粉溶液,静置晾干。本发明磁钢棒测量雷电流的量程更宽、线性度更好、测量误差更小,生产工艺简单易行,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482566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806664.0
申请日:2017-09-08
IPC: H02G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特高压线路操作过电压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是在特高压线路的杆塔上安装1至3组单柱无间隙避雷器,其中,所述避雷器每三相为1组,所述避雷器的安装位置包括:当安装的避雷器为1组时,避雷器安装在特高压线路全线长度的1/2处;当安装的避雷器为2组时,避雷器分别安装在特高压线路全线长度的1/4处和3/4处;当安装的避雷器为3组时,避雷器分别安装在特高压线路全线长度的1/4处、1/2处和3/4处。本发明还对避雷器的额定电压范围进行了规范,选择828kV、804kV和780kV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能有效控制特高压线路中操作过电压在国家标准规定值以内,并可取消长度在200km及以下线路的断路器合闸电阻,保证了特高压线路工程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18762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998513.0
申请日:2015-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5 , G01R19/0092 , G01R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易于实现的架空输电线路雷击电流监测方法以及线路雷击故障识别方法。包括:雷击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塔顶和杆塔档距中央地线雷击电流反演算法;雷击故障类型识别方法和线路雷击概率观测和引雷宽度推算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对提升架空输电线路雷电性能及风险评估水平,以及优化线路雷电防护设计和提高线路雷电防护水平,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