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8651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611083385.8
申请日:2016-11-30
Inventor: 翟峰 , 赵兵 , 刘鹰 , 吕英杰 , 梁晓兵 , 李保丰 , 付义伦 , 岑炜 , 徐文静 , 许斌 , 孔令达 , 曹永峰 , 冯占成 , 任博 , 袁泉 , 张庚 , 卢艳 , 李丽丽 , 徐萌 , 李彬 , 孙毅 , 祁兵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需求侧智能设备参与智能电网调频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结合所述需求侧电能消耗模型以及电网频率摆动模型,建立智能电网频率模型;基于智能电网频率模型,获取智能电网频率偏差;建立智能设备参与智能电网调频后的智能电网频率模型;基于智能设备参与智能电网调频后的智能电网频率模型,获取智能设备参与智能电网调频后的智能电网频率模型电网频率的平均值和频率方差;基于指定类别调频后的智能电网频率模型电网频率的平均值和该类别智能设备的响应概率,以及指定类别智能设备总数量,获取该类智能设备参与的平均数量,该类别智能设备按所述平均数量参与电网调频。
-
公开(公告)号:CN106370995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610685670.0
申请日:2016-08-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赵兵 , 刘鹰 , 翟峰 , 吕英杰 , 李保丰 , 付义伦 , 梁晓兵 , 曹永峰 , 许斌 , 孔令达 , 岑炜 , 冯占成 , 任博 , 张庚 , 卢艳 , 徐文静 , 杨全萍 , 周琪 , 袁泉 , 徐萌 , 韩文博
IPC: G01R3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批量写入程序并测试的自动化装置及方法,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有置放多个被测电路板的料盘、传动装置、测试装置、控制装置以及上位机,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到所述上位机的命令以及被测电路板的定位坐标后,通过所述吸取装置吸附所述料盘上的被测电路板,再通过所述传动装置将被测电路板输送至所述测试装置上,利用所述上位机完成写入程序,待测试完成后,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上位机发送的信号控制所述料盘上下一个电路板的测试。本发明除更换料盘外,整盘被测电路板的操作全过程不需人工干预,且程序写入及测试均在同一工位实现,减少工序的同时提高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333547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410578770.4
申请日:2014-10-24
Inventor: 梁晓兵 , 曹永峰 , 赵兵 , 刘鹰 , 翟峰 , 吕英杰 , 付义伦 , 李保丰 , 孙志强 , 岑炜 , 徐文静 , 许斌 , 卢艳 , 袁泉 , 冯占成 , 张庚 , 任博 , 杨全萍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互动智能电能表的安全保护方法,所述方法用的装置包括智能电能表和通信模块;所述智能电能表通过通信模块的两个网络接口分别与本地化抄读设备和用户信息采集系统进行通信;所述方法通过身份鉴别、访问控制、优先级控制、协议过滤和数据加密保护方式实现智能电能表和本地化抄读设备之间、以及智能电能表和用户信息采集系统之间通信的安全保护。本发明保证了双向互动智能电能表的通信安全,既实现了电能表与本地化抄读设备之间的通信,又不会对已有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性能造成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7333288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557037.8
申请日:2017-07-10
Inventor: 李保丰 , 冯云 , 赵兵 , 刘鹰 , 翟峰 , 梁晓兵 , 吕英杰 , 付义伦 , 曹永峰 , 徐文静 , 岑炜 , 许斌 , 孔令达 , 徐萌 , 冯占成 , 任博 , 张庚 , 杨全萍 , 周琪 , 袁泉 , 卢艳 , 韩文博 , 李丽丽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24/04 , H04B3/46 , H04Q2209/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现场设备通信故障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采集故障识别装置作为电能表接入到被测集中器的强电线路内,通过主控设备接收到采集故障识别装置返回数据的情况对集中器本地通信功能进行检测;将采集故障识别装置作为集中器接入到被测采集器强电线路内,通过主控设备接收到的待测采集器数据的情况对采集器上行通信功能进行检测;将采集故障识别装置作为集中器接入到被测电能表强电线路内,通过主控设备接收到的待测电能表数据的情况对电能表通信功能进行检测;将待测SIM卡安插到采集故障识别装置中,根据配置的测试参数对SIM卡进行测试。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排查现场设备的通信故障,有效地提升了数据采集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4192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98366.8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nventor: 翟峰 , 刘鹰 , 吕英杰 , 徐文静 , 岑炜 , 李保丰 , 梁晓兵 , 赵兵 , 付义伦 , 曹永峰 , 许斌 , 孔令达 , 徐萌 , 冯占成 , 任博 , 张庚 , 杨全萍 , 周琪 , 袁泉 , 卢艳 , 韩文博 , 李丽丽 , 郭创新 , 张伊宁 , 李伟健 , 包哲静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8 , G01R31/08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避免了使用单一信息源的局限性,利用D‑S证据理论将配电自动化终端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信息进行融合以得到故障区段,提高了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的准确性。本方法为:获取配电自动化终端检测的故障信息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测的故障信息,得到第一证据体和第二证据体;判断第一证据体和第二证据体之间是否存在冲突;若不存在冲突则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第一证据体和第二证据体的融合,形成配电网的故障假说可信度;若存在冲突则对第一证据体和第二证据体进行基于可信度的修改,融合修改后的证据体,形成配电网的故障假说可信度;故障假说可信度最大值时对应的故障假说即为配电网的故障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469354A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610814862.7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翟峰 , 刘鹰 , 徐文静 , 吕英杰 , 赵兵 , 李保丰 , 付义伦 , 岑炜 , 冯占成 , 梁晓兵 , 曹永峰 , 任博 , 袁泉 , 张庚 , 卢艳 , 许斌 , 孔令达 , 杨全萍 , 周琪 , 韩文博 , 徐萌 , 孙毅 , 曾璐琨 , 李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荷聚合商模式下的用户需求响应参与方法,包括:电网公司发布需求响应消息,并与负荷聚合商签订削减合同;负荷聚合商需求响应服务器获取已注册用户的可参与情况、响应量、以往评价度信息;负荷聚合商需求响应服务器根据以上的注册用户信息,建立用户可参与模型、负荷聚合商选择用户参与模型和用户选择目标函数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上述多目标下的负荷聚合商选择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最优组合;向选择参与需求响应的用户发布需求响应消息。本发明通过建立负荷聚合商选择用户参与需求响应优化模型,实现了参与需求响应用户的最优化组合,为负荷聚合商模式下的需求响应服务器确定用户参与需求响应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471814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405621.3
申请日:2013-09-09
Inventor: 李保丰 , 赵兵 , 刘鹰 , 吕英杰 , 翟峰 , 付义伦 , 梁晓兵 , 孙志强 , 岑伟 , 卢艳 , 袁泉 , 曹永峰 , 史树冬 , 冯占成 , 任博 , 张庚 , 杨全萍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现场服务终端红外散射程度的检测系统及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电路板、电源模块、中央计算单元、数码管和红外测试单元;所述红外测试单元规则排列在电路板上;所述中央计算单元根据红外接收器的信号计算得到的红外散射面积通过数码管显示。所述方法包括(1)现场服务终端发射出红外光;(2)红外测试单元接收到红外信号后,点亮对应LED灯;(3)根据点亮的LED灯计算出现场服务终端红外的散射面积。本发明既能通过观看发光二极管点亮的范围直观的得到现场服务终端红外的散射程度,也能精确得到现场服务终端的散射范围。通过LED灯的颜色可以清晰的判断接收的红外信号是否符合《DL/T645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406971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907147.3
申请日:2015-12-09
Inventor: 梁晓兵 , 刘鹰 , 翟峰 , 吕英杰 , 许斌 , 曹永峰 , 李保丰 , 孙志强 , 张庚 , 岑炜 , 袁泉 , 卢艳 , 徐文静 , 周琪 , 付义伦 , 冯占成 , 任博 , 杨全萍 , 孔令达
IPC: H04L9/32 , H04L29/06 , G06K19/0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终端的RFID安全认证方法,包括:引入共享密钥库{KRT}和随机数发生器,采用单向hash函数以及消息减半处理保证了消息的隐私性与安全性;并将智能读写器对智能终端的操作权限融入安全认证方法中,实现了智能读写器权限的变更。此外,新协议还对终端身份认证完成后,终端状态信息的传输过程进行了设计,不仅可以实现对终端身份的安全认证,还可以保证终端状态信息的安全传输,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完备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75482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05498.5
申请日:2013-09-09
Inventor: 李保丰 , 赵兵 , 刘鹰 , 吕英杰 , 翟峰 , 付义伦 , 梁晓兵 , 孙志强 , 岑伟 , 卢艳 , 袁泉 , 曹永峰 , 史树冬 , 冯占成 , 任博 , 张庚 , 杨全萍
IPC: H04L9/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现场服务终端的现场加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下载现场施封数据;(2)与电子封印进行双向身份认证;(3)读取电子封印信息密文;(4)解密得到封印信息存储并显示;(5)加密得到施封数据密文;(6)现场施封。本发明利用现场服务终端安全单元加密施封数据和解密封印中的数据,利用RFID射频读写单元对现场电能表进行施封、换封。这样既保证了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现场服务终端内部的安全单元对封印数据进行加解密运算和完整性校验,不需要远程连接密码机,运算速度快。现场服务终端与电子封印进行通信时,数据都是以密文的形式进行传输,安全可靠,并能达到机密性、完整性、抗抵赖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973056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710201909.7
申请日:2017-03-30
Inventor: 梁晓兵 , 翟峰 , 岑炜 , 赵兵 , 刘鹰 , 吕英杰 , 李保丰 , 付义伦 , 曹永峰 , 许斌 , 孔令达 , 徐文静 , 冯占成 , 任博 , 张庚 , 杨全萍 , 周琪 , 袁泉 , 卢艳 , 韩文博 , 李丽丽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对象的安全芯片及其加密方法,所述安全芯片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其用于协调安全芯片中其他功能模块,使其正常工作;对称密码算法单元,其采用国密对称密码算法对数据加解密运算;非对称密码算法单元,其采用国密非对称密码算法,实现数字证书的签名、验签,计算信息摘要以及通信双方的密钥协商;通信单元,其用于数据通信;安全保护单元,其用于保证安全芯片的正常运行;数据存储单元,其用于存储密钥;中断源,其用于向CPU提出事件的中断请求;以及定时/计数器,其用于安全芯片工作中进行计数和定时。所述安全芯片加密方法为分别建立传输层安全链接和应用层安全链接,采用传输层和应用层双层保护机制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