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9903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53761.4
申请日:2017-03-15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逆变系统参与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效能的评估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采集相关参数;根据采集的相关参数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逆变系统参与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效能评估指标的综合权重向量,采用模糊评价法确定逆变系统参与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效能评估指标的评价值;根据逆变系统参与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效能评估指标的评价值确定逆变系统参与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效能的评估等级。本发明基于分布式逆变系统发电及运行特点,从结构性指标、电能质量指标以及经济性指标提出了评价接入高密度分布式逆变系统后对配电网效能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实现高密度分布式逆变系统参与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效能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5446163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410437520.9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电网的建模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不同能源类型的微网全能流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构建全能流模型,包括能量与能流分析、能量转换环节分析、能量分配环节分析、能量存储环节分析、能量利用环节分析和能量管理环节分析;(2)构建全能流网络模型。该方法通过统一量化的全能流数字模型,系统化地描述了能流在产生、转换、传输、储存及利用过程中的能量特性。同时该理论通过集总化约束,还可灵活用于单个设备的能源统一量化分析。在实际应用时,根据需求,可以自由灵活的选择能源网络中的各个环节,全面考虑各种状况和约束下的影响因子,系统化地建立对应的全能流模型,实现微电网中不同形式能源的统一量化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8258662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1386901.9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H7/2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线路暂态保护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当故障后短时窗内的正负极电压标准差系数的比值满足第二判据,且故障距离满足第三判据时,经过延时时段后判断保护安装处故障电流是否满足所述第一判据;若是,则控制继电保护装置启动保护动作;其中,所述第一判据根据故障电流获取,所述第二判据根据故障后的短时窗内的正负极电压标准差系数的比值获取,所述第三判据根据故障距离获取,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基于暂态电气量,保护方案无需边界,动作速度快,不需要通信,在多种过渡电阻及噪声干扰条件下,该保护方案仍能可靠动作,能够耐受较强的过渡电阻和噪声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7887919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610872102.1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储能逆变器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分别对逆变器进行有功功率下垂控制和无功功率下垂控制,得到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相角参考值和幅值参考值,进而得到逆变器的三相电压参考值;对三相电压参考值进行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得到逆变器待输出的电压值;对待输出的电压值进行SVPWM脉冲调制,得到逆变器的驱动脉冲;所述系统包括下垂控制单元、电压控制单元和脉冲调制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储能逆变器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多个逆变器协调控制,均衡储能装置荷电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6712080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241213.9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H02J3/383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表计配置的有源配电网可观测性分析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有源配电网络拓扑结构信息、用户负荷信息和DG信息,分别将确定的常规负荷用户和光伏系统用户各节点的平均有功功率作为各自的节点权重,用深度优先搜索树算法构建加权树网络;用网络分割算法将加权树分割成均衡的可观测区域;在分割子区域间配置功率表计,优化获得的满足网络可观测性的表计配置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运用一种启发式表计配置方法配置表计,实现网络的可观测性,在优化选择后得到最优表计配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4852407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76456.5
申请日:2015-05-26
IPC: H02J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IC的双向下垂控制方法,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IC进行Udc-f-P双向下垂控制和恢复控制,确控制电能的双向流动,实现分布式能源的最大利用;保证电压质量,防止直流电压与频率的跌落;实现了接口变换器间负荷的均匀分配,提高了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38836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210214455.4
申请日:2012-06-26
IPC: H02J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电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交直流混合型微电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微电网系统包括交流微电网系统和直流微电网系统;所述交流微电网系统的交流接口连接在微电网交流母线上;所述直流微电网系统的直流接口连接在微电网直流母线上。本发明提供的方案用于将多种分布式新能源、交直流负荷、储能系统等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和微电网网络连接起来构成独立运行的微电网系统,该系统适应用户不同的用电需求,实现了交直流供电,为负荷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该系统有利于交直流混合微网的设计、控制、运行、维护,其控制方法有效提高微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经济性、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83334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752835.8
申请日:2013-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10/566 , Y02E7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微网的能量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实时获取智能微网的上网功率Pdgrid、上网功率阈值Pdth和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Pp;若Pp=0,则切除智能微网中的所有光伏电池,修正储能装置的输出功率PE;若Pp>0,则依据储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对光伏电池进行切除和投入操作。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微网的能量管理方法,通过储能装置对联络线功率进行功率补偿,防止发生逆功率问题,并能够在环境突变、硬件环境不允许即时反应的情况下做到对智能微网的有效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03544655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492377.9
申请日:2013-10-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 , Y04S10/5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一种优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含微电网的区域配电网分层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建立微电网与配电网联合调度模型; 建立微电网效益最大化二次调度模型; 对上述两个调度模型进行优化。该方法将微电网作为可独立调度的可控单元,通过对配网侧可控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及配电网的协调调度及微电网内部分布式能源经济调度的双层调度控制,对内实现了分布式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对外实现区域配电网电源、负荷的最优化调度,可有效提高配电网对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736497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1710278383.2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下垂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空载时的直流参考电压;确定电池组的边际损耗和下垂系数;根据空载时的直流参考电压、电池组的边际损耗和下垂系数,确定变流器输出电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计算变流器输出电压时考虑电池组的边际损耗和下垂系数,仅利用本地信息即可实现自治控制,无需通信网络,考虑电池的衰减损耗特性,实现了电池储能系统衰减损耗最低,延长了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