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8627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710906443.0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风能HVDC外送系统的次同步振荡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基于预先建立的发电机组模型、风电场模型和HVDC线路模型搭建电力系统模型;基于电力系统模型,计算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风险。本发明增加了风电场对HVDC系统发生次同步振荡的评估,扩大了原有标准的应用范围,更符合当前电网的实际情况,实现了在考虑HVDC输送大规模风能情况下,对该复杂电力系统是否发生次同步振荡的初步评估,可有效分析大型风电基地和HVDC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系统发生次同步振荡的可能性,对实际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515014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410489670.4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90/2638 , Y02E10/763 , Y02E40/30 , Y02E40/72 , Y04S10/123 , Y04S4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保护动作信息的风电场综合无功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管理层、站控层和间隔层;管理层包括主控机、以及分别与主控机连接的本地调试监控台和远方调度集控中心;所述站控层包括分别与管理层主控机连接的电能管理机和保护管理机;所述间隔层包括通过现场总线或以太网总线分别与电能管理机连接的n个并网点电压测量单元和无功功率控制单元、以及通过现场总线或以太网总线分别与保护管理机连接的n个汇集线路保护测量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5515014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489670.4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90/2638 , Y02E10/763 , Y02E40/30 , Y02E40/72 , Y04S10/123 , Y04S4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保护动作信息的风电场综合无功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管理层、站控层和间隔层;管理层包括主控机、以及分别与主控机连接的本地调试监控台和远方调度集控中心;所述站控层包括分别与管理层主控机连接的电能管理机和保护管理机;所述间隔层包括通过现场总线或以太网总线分别与电能管理机连接的n个并网点电压测量单元和无功功率控制单元、以及通过现场总线或以太网总线分别与保护管理机连接的n个汇集线路保护测量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436267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673884.7
申请日:2014-11-21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场接入对局部电网影响应对措施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析风电场出力特性及其与负荷相关性,评估其对局部电网消纳能力的影响;分析风电场接入后对局部电网无功和潮流的影响,确定风电场无功补偿配置策略和控制策略;计算风电场提供的短路电流,校核相关母线容量和开关设备的遮断容量;评估风电场接入后局部电网的暂态稳定性,提出局部电网暂态稳定控制策略;分析风电场接入后各项电能质量指标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并在电能质量指标超出标准规定时,确定可行的治理策略。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分析全面、实用性强,为有效评估风电场并网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确保风电场接入后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242336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331963.X
申请日:2014-07-14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发电单元相互作用系数的新能源电站等效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以连接于新能源电站内一条馈线上连接的新能源发电单元为研究对象,确定两台新能源发电单元的相互作用系数参考值为K0;(2)根据两台新能源发电单元的相互作用系数参考值K0,确定将馈线上的发电单元分群的数目N和群内发电单元的数量;(3)确定新能源电站等效简化模型。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充分考虑新能源发电单元之间暂态特性的差异性,等效简化后的新能源电站模型可准确模拟新能源电站并网的暂态响应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26368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33477.X
申请日:2013-06-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浙江省电力公司
IPC: H02J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故障期间双馈风电机组动态无功电流直接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判断双馈风力发电机是否进入低电压穿越(LVRT)模式;b.正常运行时,风电机组采用功率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方式;c.如果故障期间没有引起保护动作,则风机进入LVRT模式下直接电流控制;d.如果电网故障引起转子变流器过流或直流电容过压,则变流器进入闭锁状态、撬棒保护动作将变流器旁路,直至设定的投入时间结束,变频器恢复受控。本发明提出的电网故障期间双馈风电机组动态无功电流直接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故障期间风电机组向电网快速注入无功电流,提供电压支撑,有助于风电机组实现低电压穿越。
-
公开(公告)号:CN10332636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233477.X
申请日:2013-06-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浙江省电力公司
IPC: H02J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故障期间双馈风电机组动态无功电流直接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判断双馈风力发电机是否进入低电压穿越(LVRT)模式;b.正常运行时,风电机组采用功率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方式;c.如果故障期间没有引起保护动作,则风机进入LVRT模式下直接电流控制;d.如果电网故障引起转子变流器过流或直流电容过压,则变流器进入闭锁状态、撬棒保护动作将变流器旁路,直至设定的投入时间结束,变频器恢复受控。本发明提出的电网故障期间双馈风电机组动态无功电流直接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故障期间风电机组向电网快速注入无功电流,提供电压支撑,有助于风电机组实现低电压穿越。
-
公开(公告)号:CN104362678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73884.7
申请日:2014-11-21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场接入对局部电网影响应对措施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析风电场出力特性及其与负荷相关性,评估其对局部电网消纳能力的影响;分析风电场接入后对局部电网无功和潮流的影响,确定风电场无功补偿配置策略和控制策略;计算风电场提供的短路电流,校核相关母线容量和开关设备的遮断容量;评估风电场接入后局部电网的暂态稳定性,提出局部电网暂态稳定控制策略;分析风电场接入后各项电能质量指标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并在电能质量指标超出标准规定时,确定可行的治理策略。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分析全面、实用性强,为有效评估风电场并网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确保风电场接入后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995977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38562.X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LVRT暂态响应特性分析的双馈风电机组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搭建双馈风机并网电路模型;改进遗传算法;导入数据,确定目标函数;判断是否满足目标函数的终止条件。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反映双馈风机整体的参数特性,具有较快的计算速度和较高的计算精度;本发明提出的双馈风机暂态特性参数辨识方法通用性强,可以应用于不同平台搭建的不同型号的风机;本发明在传统遗传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来对实测数据以及仿真数据进行处理,以提高计算速度,防止陷入局部最优解。
-
公开(公告)号:CN104242336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331963.X
申请日:2014-07-14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发电单元相互作用系数的新能源电站等效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以连接于新能源电站内一条馈线上连接的新能源发电单元为研究对象,确定两台新能源发电单元的相互作用系数参考值为K0;(2)根据两台新能源发电单元的相互作用系数参考值K0,确定将馈线上的发电单元分群的数目N和群内发电单元的数量;(3)确定新能源电站等效简化模型。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充分考虑新能源发电单元之间暂态特性的差异性,等效简化后的新能源电站模型可准确模拟新能源电站并网的暂态响应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