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7782430U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20056098.6
申请日:2018-01-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分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海岛微电网的能源路由器,属于能源互联网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海岛微电网的能源路由器包括N个交流变换器和M个直流交换器以及能源路由器控制模块;每个交流变换器结构相同,每个交流变换器的交流侧分别与一个微电网连接,每个交流变换器的直流侧与直流母线连接;每个直流变换器结构相同,每个直流交换器的一侧分别与一个直流微电网连接,另一侧均分别与直流母线连接;能源路由器控制模块根据各个微电网的能量信息下发功率调度指令。本实用新型的能源路由器实现交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的功率连接,通过控制三个端口开关开通关断实现三个微电网与能源路由器的通断。(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6972533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89066.0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分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岛微电网黑启动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以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为黑启动电源,且黑启动电源通过输电线路与海岛微电网主网连接,所述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包括多个支路,每个支路分别包括波浪发电机组、PWM整流器和PWM逆变器;所述海岛微电网主网与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支路的并网点处并联设置储能设备以及无功补偿装置。方法为:采用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作为黑启动电源,直驱式风电机组作为备用黑启动电源;采用波浪发电机组、储能设备和无功补偿装置协调控制,通过有序地投入波浪发电机组,恢复海岛微电网供电。本发明具有辅助设备简单,启动速度快及运行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281987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028353.0
申请日:2018-01-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分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海岛微电网的能源路由器,属于能源互联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应用于海岛微电网的能源路由器包括N个交流变换器和M个直流交换器以及能源路由器控制模块;每个交流变换器结构相同,每个交流变换器的交流侧分别与一个微电网连接,每个交流变换器的直流侧与直流母线连接;每个直流变换器结构相同,每个直流交换器的一侧分别与一个直流微电网连接,另一侧均分别与直流母线连接;能源路由器控制模块根据各个微电网的能量信息下发功率调度指令。本发明的能源路由器实现交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的功率连接,通过控制三个端口开关开通关断实现三个微电网与能源路由器的通断。
-
公开(公告)号:CN106505551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70546.9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扬州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分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协调控制装置的光储直流供电系统,包括现场设备层,网络通讯层和站控管理层;现场设备层包括分布式光伏发电单元,铅酸电池储能单元和负载单元,分布式光伏发电单元、铅酸电池储能单元通过DC/DC变换器接入直流母线;网络通讯层配置协调控制装置,协调控制装置采集并网变流器、DC/DC变换器及负载单元的运行数据,并将采集数据打包后上送到站控管理层的主机服务器,并且通过下发报文来遥测、遥控、遥调现场设备层的各个设备的参数。分布式光伏发电单元、铅酸电池储能单元和并网变流器可根据光储协调控制装置指令工作。本发明能够满足交流电源断电或光伏发电输入波动、负荷投切等工况下,保障直流母线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80239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711127260.5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海岛微电网的能源转换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微电网、第二微电网、第三微电网、能源路由器和能量管理模块;所述第一微电网、第二微电网和第三微电网均与能源路由器连接;所述能源路由器与能量管理模块通过RS485或以太网数据连接;所述能源路由器,用于采集微电网的数据,并根据所述能量管理模块生成的控制指令控制微电网间的能源转换;所述能量管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能源路由器获取所述微电网的数据,并根据所述微电网的数据生成控制指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融合了信息技术与电力电子变换技术,能够实现分布式能量的高效利用和传输,有利于电网及设备的可靠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044486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510304413.3
申请日:2015-06-04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电站低电压穿越测试系统的过电压计算模型,包括光伏发电单元、光伏电站变压器单元、电抗器单元、电容器单元、开关单元、输电线路单元和短路发生单元;开关单元和电抗器单元依次连接于光伏发电单元和光伏电站变压器单元之间,电容器单元连接于开关单元和电抗器单元之间后接地;短路发生单元与开关单元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新能源电站低电压穿越测试系统的过电压计算模型,结合开关切断感性负荷时截流值,并考虑低电压穿越主回路的拓扑、主回路的杂散电容,完成低电压穿越测试系统的过电压计算模型设计,从而通过仿真工具,实现过电压幅值计算,并为低电压穿越测试系统的绝缘设计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7872176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610858682.9
申请日:2016-09-28
IPC: H02P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步机组启动用静止变频器的控制方法,其包括静止变频器启动的初始阶段及脉冲换相阶段,对开关器件触发脉冲构建重叠触发脉冲,确保开关器件触发导通,形成电流通路,迅速建立直流母线电流。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发生因变频器在强迫换相阶段无法建立直流母线电流而导致大型同步机组启动失败的事故;在无需增加硬件成本的条件下,提高了大型同步机组的启动成功率,降低了机组启动失败的风险和启动失败的事故发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184412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410450090.4
申请日:2014-09-05
Inventor: 赵上林 , 张新龙 , 王德顺 , 俞斌 , 孔爱良 , 华光辉 , 姬联涛 , 崔红芬 , 杭晗 , 丁杰 , 周邺飞 , 杨波 , 赫卫国 , 韩桂刚 , 孙军辉 , 刘欢 , 黄海
IPC: H02S5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电站低压穿越移动检测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分别与以太网交换机连接的监控后台和通信控制器,所述通信控制器连接PLC设备、红外测温仪和温湿度仪;所述监控后台发送设置参数和控制指令至PLC设备,所述PLC设备的有限状态机通过所述设置参数完成参数设置,根据所述PLC设备的开关输入量和所述控制指令进行状态转换和状态操作。该系统针对低压穿越检测的特点,含有六个状态的有限状态机,灵活满足检测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充分考虑了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保证了试验检测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54841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907609.6
申请日:2016-10-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82 , G06Q50/06 , G06Q10/063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储能适用性评价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指标评价体系;确定储能装置的应用场合;获取储能装置的基础评价数据;对各项评价准则进行独立评价;对所有评价准则进行综合评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储能适用性评价方法及系统,通过建立两级指标评价体系评价储能装置在各种应用场合的适用性,以评价准则定性和指标因素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兼具主观性和客观性从而全面真实地评价电力系统中储能装置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43834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359537.7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海拔地区的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检测系统,包括电网、电网侧变压器、测试单元、光伏侧变压器、被测光伏单元和自动检测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检测控制系统包括监测所述被测单元的监测模块、实现自动控制的控制模块和分析检测数据的处理模块。该系统控制采用全自动化设计,系统根据后台测试员所输入的电压跌落深度和模拟故障类型,自动选择匹配的电抗组合和模拟故障时间、调节分接开关至相对应的位置完成电抗匹配、选择的模拟电网故障类型、投切单相隔离开关位置完成电网故障类型匹配,完成低电压穿越检测试验,整套系统的硬件保护功能和软件保护功能相互配合,自我诊断功能完善、稳定性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