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8478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111000378.8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主动干预型消弧装置测试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定制化真型试验负荷系统,包括隔离的试验系统和10kV电源,所述试验系统包括降压变压器压器、升压变压器及带有节能型定制化负荷的线路,所述的10kV电源与所述降压变压器压器、升压变压器依次相连,所述的升压变压器与带有节能型定制化负荷的线路相连接;所述的升压变压器与母线相连接;所述带有节能型定制化负荷的线路包括串联的台区变压器和节能型定制化负荷;所述的节能型定制化负荷的输出端与所述降压变压器低压侧及升压变低压侧相连。本发明实现试验线路负荷的任意配置且不会造成与试验负荷等同容量的损耗,提高负荷容量,实现用电负荷与发电负荷的双重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847163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98610.7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平高东芝(廊坊)避雷器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雷器内部充气压强修正方法和避雷器,涉及避雷器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设避雷器的内部充气压强,在海拔高度H下,获取室温时的外部压强,并获取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时的最大压强差;计算压力释放板承受的最大应力;获取压力释放板的许用应力,比较许用应力与最大应力,最终使最大应力小于许用压力,此时设定的内部充气压强,确定为在该海拔高度H下避雷器内部充气压强。有益效果是:保证避雷器压力释放板承受的最大应力始终小于或等于其许用应力,防止充入内部压强过高,导致避雷器在实际运行环境下因为压力释放板的呼吸作用,导致压力释放板破裂,保证避雷器运行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1983339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010621242.8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特高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电阻片伏安特性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通过对多个型号、尺寸相同的特高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电阻片分别施加多个电流波形,测量其在所述电流波形下的残压,并计算在每个电流波形下所述避雷器电阻片平均残压,根据所述平均残压和电流的对应关系即可得到所述避雷器电阻片的伏安特性曲线。本发明所述方法和系统可以模拟进线段内和进线段外雷击点位置的冲击电流波形,并测量所述冲击电流波形下的避雷器电阻片的残压,从而生成雷电流下伏安特性曲线以用于确定变电站的避雷器雷电冲击电流下的参数,提高了建立变电站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下避雷器计算模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92411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859867.7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19/165 , G01R2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三相过电压测量波形的解耦方法、系统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通过预先设置的录波装置采集第一光学电场传感器、第二光学电场传感器以及第三光学电场传感器、A相、B相以及C相电压的输出波形,确定第一光学电场传感器、第二光学电场传感器以及第三光学电场传感器对应的第一电场波形、第二电场波形、第三电场波形以及A相、B相、C相对应的第一电压波形、第二电压波形以及第三电压波形;根据第一电场波形、第二电场波形、第三电场波形、第一电压波形、第二电压波形以及第三电压波形,确定三相过电压的耦合系数矩阵;根据耦合系数矩阵以及第一电场波形、第二电场波形以及第三电场波形,确定三相过电压的三相电压波形。
-
公开(公告)号:CN108663591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1810481256.7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验证可控避雷器的控制逻辑和控制时序的设备及方法,包括:主线回路通过变压器低压侧断路器合闸,在变压器高压侧产生合空变操作过电压施加在可控避雷器上,通过断路器和可控避雷器的控制开关配合,实现对变压器高压侧的操作过电压的深度抑制;控制回路通过在站控回路的断路器合闸出口后串接延时继电器,完成变压器低压侧的断路器合闸回路的延时启动;通过在站控回路增加可控避雷器的控制开关遥控出口控制控制开关的合闸和分闸。通过遥信信号、遥控信号以及控制时序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判断控制开关和断路器的控制逻辑和控制时序的准确性。本发明通过对控制逻辑和控制时序的准确性验证,保证了可控避雷器的功能实现和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000819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810506356.0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山东迅实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温变色材料及配电线路避雷器短路损坏指示方法,所述指示方法是在配电线路避雷器的金属电极表面设置感温变色材料涂层,根据所述感温变色材料涂层的颜色在工频电弧烧灼下发生改变这一现象作为故障标示,运行人员检查发现颜色改变即可判定该线路避雷器已发生故障。本发明相比现有配电线路避雷器短路损坏检测技术经济经济指标更优异的、更适合配电线路使用,其故障标示准确而明显,方便运行人员查找定位故障线路避雷器,同时增加的雷电防护成本不高,适合配电线路大范围采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09856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323660.6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T4/16 , H01T1/04 , H01T1/08 , H01T1/16 , H01T4/02 , H01T4/08 , H01C7/12 , H01C1/16 , H01B17/42 , H01B17/48 , H02G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外串联间隙避雷器及避雷系统。该避雷器包括:串联连接的避雷器本体和熄弧式间隙结构;其中,熄弧式间隙结构的绝缘外套内设有若干个间隔且并排设置的熄弧电极,任意相邻两个熄弧电极之间设有隔离气室;绝缘外套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法兰;绝缘外套上设有与隔离气室一一对应且相连通的喷气口,用以使得熄弧电极和隔离气室裸露,以使各相邻熄弧电极之间形成多个串联的空气间隙。本发明通过在避雷器本体串联熄弧式间隙结构,熄弧式间隙结构的绝缘外套内设有若干个熄弧电极,相邻两个熄弧电极之间设有隔离气室,以便两个相邻熄弧电极和其之间的隔离气室组成非敞开式的空气间隙,以拥有千安量级遮断工频续流能力并避免遮断续流的稳定性受运行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574251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416617.X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芳义 , 邓占峰 , 赵国亮 , 陈维江 , 乔光尧 , 康伟 , 李卫国 , 石秋雨 , 曾洪涛 , 刘海军 , 葛栋 , 苏铁山 , 陈明庆 , 陈秀娟 , 贺子鸣 , 时卫东
IPC: H02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晶闸管开关型可控避雷器,包括:避雷器受控部、晶闸管阀体、第一连接模块和第二连接模块,避雷器受控部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模块与晶闸管阀体第一端电连接,避雷器受控部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模块与晶闸管阀体第二端电连接,第一连接模块根据断开指令断开,向第二连接模块发送第一连接模块断开的第一反馈信号,第二连接模块根据第一反馈信号将晶闸管阀体从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当接收到表征晶闸管阀体更换完毕的第二反馈信号时,将晶闸管阀体从第二位置旋转回第一位置,向第一连接模块发送第三反馈信号,第一连接模块根据第三反馈信号闭合,实现了晶闸管阀体的带电检修,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抗风险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024284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111242701.2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晶闸管阀型可控避雷器支架、一体化结构及抗震校验方法。该支架包括:避雷器支架;晶闸管阀支架,设置在所述避雷器支架的一侧,并且,所述晶闸管阀支架与所述避雷器支架相连接;晶闸管阀检修平台设置在所述晶闸管阀支架和所述避雷器支架的一侧,并且,所述晶闸管阀检修平台与所述晶闸管阀支架相连接,所述晶闸管阀检修平台、所述晶闸管阀支架和所述避雷器支架形成一体化结构。本发明将避雷器本体和晶闸管阀及相关组件进行一体化安装,极大地提高了避雷器一体结构的结构强度,以及提高了可控避雷器的力学性能和抗震强度,确保该可控避雷器满足安全、稳定、长期运行的工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55779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011459105.5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荷电率直流母线避雷器动作负载试验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采用冲击电压或直流电压的方式,将试品内部进行加热,记录试品的实际最高温度;对试品施加实际运行电压,监测试品的内部温度,直到内部温度达到稳定状态,确定试品的热平衡温度;在热平衡温度大于预定温度的情况下,则高荷电率直流母线避雷器的动作负载试验的起始温度为热平衡温度,否则高荷电率直流母线避雷器的动作负载试验的起始温度为预定温度;根据实际最高温度以及热平衡温度,确定实际最高温度以及热平衡温度的温度差,确定避雷器吸收额定电压的热能量后的升高温度;在温度差大于等于升高温度的情况下,确定高荷电率直流母线避雷器动(56)对比文件朱斌;张一鸣;李岩;吕金壮.±800kV直流输电工程用避雷器动作负载试验方法研究.电瓷避雷器.2009,(第3期),22-3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