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6303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16286.6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雷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从连续生产的电阻片中抽取预设数量的电阻片;对抽取的每个电阻片均注入预设能量,破坏电阻片;根据各电阻片破坏前的能量和出现故障的概率允许值确定所有电阻片的额定能量;根据所有电阻片的额定能量确定避雷器中所需电阻片的数量;将确定数量后的各电阻片进行装配并进行隔弧处理以形成避雷器。本发明中,抽样步骤、破坏试验步骤、能量确定步骤和数量确定步骤确定电阻片的额定能量,使得缺陷的电阻片的数量大大降低,并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而大幅降低避雷器出现的故障率,装配步骤优化现有避雷器的结构设计,有效抑制电弧的发展,避免避雷器出现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08878123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810555601.7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H01F27/4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内置避雷器的配电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避雷单元,其中,所述避雷单元设置在所述变压器本体内部;所述变压器本体包括变压器绕组、变压器套管和壳体,所述避雷单元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避雷单元通过所述变压器套管与所述变压器绕组连接。本发明所述的变压器通过将避雷器设置在变压器本体的内部,避雷器外侧填充绝缘油介质,相比于将避雷器放置在变压器本体外侧时的空气介质绝缘性能更好,并且将避雷器分别与高、低压侧套管就近并联,在配电变压器遭受雷电过电压侵害时,可有效抑制过电压幅值,并且通过缩减连接线的长度,使得避雷器对陡波前雷电侵入波过电压的限制效果更好,有效地避免了变压器遭雷击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008537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23219.8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压敏电阻单元的复合绝缘子装置,包括:压敏电阻单元、绝缘支柱、增强熄弧间隙单元、安装金具;所述压敏电阻单元包括压敏电阻子单元芯体、绝缘芯棒、绝缘外套,所述增强熄弧间隙单元包括熄弧腔体、绝缘撑件和间隙电极;所述增强熄弧间隙单元固定安装于所述绝缘支柱两端或沿绝缘支柱轴向均匀布置。将避雷器与绝缘子集成一体化设计,同时,利用增强熄弧式间隙单元的强灭弧能力,来降低压敏电阻单元的额定电压,实现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低造价;装置出厂即已完成装配,不需要现场调节组装部件,与绝缘导线连接时不需要剥开导线绝缘层,安装施工简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902995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91836.6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陕西普锦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疲劳试验机试品连接装置,包括:旋转机构、推杆、传感器,旋转机构设置在推杆和传感器之间,旋转机构用以使传感器绕推杆上下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销轴铰接传感器支座和连杆,当疲劳试验机对试品进行疲劳性能测试时,由于铰接连接,推头一直处于与试品垂直状态,传感器测量出来的力为实际作用在试品上的力,从而避免了测量误差,极大地提高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9886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910960207.6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陕西路峰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汉中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C08L83/04 , C08K9/10 , C08K3/04 , C08K3/00 , C08K7/14 , H01B1/24 , H01B13/00 , H01R4/66 , H01R4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接地体的制备方法,包括1)碳纳米管与陶瓷颗粒进行静电自吸附;2)将复合陶瓷颗粒与硅橡胶进行球磨混合,使得包覆了碳纳米管的陶瓷颗粒均匀分散于硅橡胶中;3)将复合硅橡胶充分浸润玻璃纤维;4)将浸润了硅橡胶的玻璃纤维在牵引力的作用下经过加热模具拉挤固化成型,得到碳纳米管接地体。本发明使用导电性能优异的碳纳米管与陶瓷颗粒静电吸附并采用硅橡胶和玻璃纤维作为基体材料,使得最终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耐磨性能和机械强度良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碳纳米管在硅橡胶中的分散问题,同时增加了硅橡胶的耐磨性;制备方法所需设备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制备周期较短,适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39399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16294.0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 平高东芝(廊坊)避雷器有限公司
IPC: H01C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芯柱、具有该芯柱的芯体及具有该芯体的避雷器。芯柱包括:绝缘筒、至少两个电阻片柱和多个隔弧机构;各电阻片柱均设置于绝缘筒内,每个电阻片柱均包括:多个沿绝缘筒轴向依次并列设置的电阻片;各电阻片柱中电阻片的数量均相同,各电阻片柱中各电阻片的位置一一对应以形成多个电阻片层;任意相邻两个电阻片层之间均设置有一个隔弧机构,每个隔弧机构均用于在电阻片产生电弧时对电弧进行隔离。本发明中,相邻两个电阻片层之间均设置一个隔弧机构,在任一电阻片有缺陷产生电弧时相邻两个隔弧机构对电弧隔离,避免电弧烧蚀相邻电阻片,保证其余电阻片稳定工作,当芯柱应用于避雷器时,能有效降低避雷器的故障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223305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711479380.1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03D8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叶片用电极接闪装置,包括:接闪器、下引导体和屏蔽装置;其中,下引导体设置于风电机组叶片内部,一端与位于叶尖的接闪器相连接,用以将雷电流导入大地;屏蔽装置设置于风电机组叶片的正反两面,其一端与接闪器相连接,用以屏蔽下引导体的表面电场放电效应。本发明提供的电极接闪装置,通过在风电机组叶片的正反两面设置屏蔽装置,该屏蔽装置一端与位于叶尖的接闪器相连接,在雷电流靠近风电机组叶片时,整体导电,从而有效屏蔽内部下引导体表面放电,进而有效避免了现有防雷结构因下引导体表面放电带来的接闪器失效而导致叶片遭受雷击的不良后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065295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0847967.1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陕西路峰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子安装支架及安装方法,包括:横担和第一调节装置;横担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一连接孔;第一安装孔用于安装电线杆,第一连接孔用于安装绝缘子本体;第一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一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杆、齿轮杆、齿轮和第一压板;齿轮杆的一端安装在第二安装孔中,齿轮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压板连接,齿轮与齿轮杆啮合连接,调节杆与齿轮连接,转动调节杆能够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能够带动齿轮杆和第一压板沿齿轮杆的轴线移动。本发明的绝缘子安装支架及安装方法,用于安装绝缘子具有安装稳定,能够适应大风等恶劣天气环境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04911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55004.0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降低大容量多柱并联避雷器故障率的方法,包括:对避雷器的电阻片采用分层结构,并确保避雷器能量吸收能力的安全系数不小于1.1;当避雷器的电阻片分层结构中的任一层中的任一柱因故障短路,其余层的能量吸收能力能够满足系统要求,保证避雷器在相应时间内正常安全运行,降低大容量多柱并联避雷器故障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69886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60207.6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陕西路峰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汉中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C08L83/04 , C08K9/10 , C08K3/04 , C08K3/00 , C08K7/14 , H01B1/24 , H01B13/00 , H01R4/66 , H01R4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接地体的制备方法,包括1)碳纳米管与陶瓷颗粒进行静电自吸附;2)将复合陶瓷颗粒与硅橡胶进行球磨混合,使得包覆了碳纳米管的陶瓷颗粒均匀分散于硅橡胶中;3)将复合硅橡胶充分浸润玻璃纤维;4)将浸润了硅橡胶的玻璃纤维在牵引力的作用下经过加热模具拉挤固化成型,得到碳纳米管接地体。本发明使用导电性能优异的碳纳米管与陶瓷颗粒静电吸附并采用硅橡胶和玻璃纤维作为基体材料,使得最终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耐磨性能和机械强度良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碳纳米管在硅橡胶中的分散问题,同时增加了硅橡胶的耐磨性;制备方法所需设备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制备周期较短,适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