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04194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10092832.6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柔性直流电网的交流耗能电阻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新能源经柔性直流输电送出系统拓扑及运行参数,判断导致网内盈余功率最多的故障类型;根据给定的耗能电阻投入时间,得到配置耗能电阻后直流电压上升时间与故障导致的盈余功率的关系;在故障导致的网内盈余功率最多的情况下,依据新能源发电功率控制响应时间与直流电压上升时间尺度匹配原则,计算出系统所需配置的最优交流耗能电阻容量。本发明在保证新能源经柔性直流输电送出系统安全输送功率的前提下,优化交流耗能电阻的配置,使得造成系统中盈余功率最多的故障发生后,直流电压上升至过压保护动作限值前,新能源机组的发电功率得到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40419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092832.6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柔性直流电网的交流耗能电阻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新能源经柔性直流输电送出系统拓扑及运行参数,判断导致网内盈余功率最多的故障类型;根据给定的耗能电阻投入时间,得到配置耗能电阻后直流电压上升时间与故障导致的盈余功率的关系;在故障导致的网内盈余功率最多的情况下,依据新能源发电功率控制响应时间与直流电压上升时间尺度匹配原则,计算出系统所需配置的最优交流耗能电阻容量。本发明在保证新能源经柔性直流输电送出系统安全输送功率的前提下,优化交流耗能电阻的配置,使得造成系统中盈余功率最多的故障发生后,直流电压上升至过压保护动作限值前,新能源机组的发电功率得到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849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34296.5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卢和平 , 周峰 , 郜波 , 方田 , 刘俭 , 王健 , 刘俊杰 , 易姝慧 , 刁赢龙 , 雷民 , 殷小东 , 张军 , 赵兵 , 袁瑞铭 , 李明 , 陈卓 , 赵威 , 汪根荣 , 吴平
IPC: G01R1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高精度宽频电容分压器,其包括高压臂气体电容器和低压臂集成电路;其中,所述高压臂气体电容器包括多个同心设置的高压电极以及多个同心设置的低压电极,多个高压电极与多个低压电极互相交错且间隔设置;所述低压臂集成电路设于所述金属底座下部,所述低压电极通过低压连接线与低压臂集成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该电容分压器介质损耗小、频率特性好、电压跟随特性好、受温度影响小、测量精确度高;同时,该电容分压器的体积和重量小,工艺简单,经济性能优良,且可以便携式运输。
-
公开(公告)号:CN1177837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540531.5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跟随器,基于电压衰减器、低压运放和MOSFET来实现高压摆率的高压输出。能够提升电压测量装置测量带宽,对于实现新能源接入下电力系统一次宽频电压准确、稳定测量提供更好的技术方法。还可实现新能源接入下宽频电压信号的稳定测量,既可将电容分压器二次侧的输出电压维持在恒定水平,也解决了目前存在的高压跟随器测量带宽不够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85227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111215253.7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巫钟兴 , 刘宣 , 祝恩国 , 赖国书 , 李建新 , 赵兵 , 林繁涛 , 陈昊 , 郑安刚 , 唐悦 , 朱子旭 , 夏桃芳 , 高琛 , 丁忠安 , 詹文 , 吴彤 , 李丹 , 巨汉基 , 陈前 , 刘兴奇 , 张宇鹏 , 窦健 , 郄爽 , 杜艺娜 , 王雅平 , 崔文武 , 王杰 , 韩月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台区典型特征量与应用方案的自动匹配方法和装置,包括:确定智能台区的基本特征量和典型特征量;根据所述基本特征量和典型特征量,调整抄表的初始应用方案的采集任务周期和采集优先级,获取第一应用方案;获取智能台区的采集任务成功率,通过所述采集任务成功率调整所述典型特征量,动态修改第一应用方案,获取所述典型特征量自动匹配的第二应用方案。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不同台区对采集内容和优先级的多样性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1712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703011.1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零电压穿越的控制方法,包括:动态有源Crowbar硬件保护电路的阻值范围确定和分级投入,以此限制转子侧过电流,吸收过剩能量,保护转子侧变换器;通过改进磁链有源衰减控制策略加速定子磁链的衰减,避免保护电路多次投入、双馈风机长时间失控的问题;以网侧变换器控制策略的改进减小直流电压变换率,保证重度故障时直流母线电压迅速趋于稳定;通过改进双馈风力发电机变桨策略在相同时间内更大程度减小风轮捕获的功率,降低风机因能量不平衡而引起的转子转速升高致飞车的危险;加入D-Statcom无功补偿帮助故障后系统电压的快速恢复。该方法通过所述五种策略协同作用形成的综合控制方法助力双馈风力发电机零电压穿越能力的提升,保障和维护风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88522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1215253.7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巫钟兴 , 刘宣 , 祝恩国 , 赖国书 , 李建新 , 赵兵 , 林繁涛 , 陈昊 , 郑安刚 , 唐悦 , 朱子旭 , 夏桃芳 , 高琛 , 丁忠安 , 詹文 , 吴彤 , 李丹 , 巨汉基 , 陈前 , 刘兴奇 , 张宇鹏 , 窦健 , 郄爽 , 杜艺娜 , 王雅平 , 崔文武 , 王杰 , 韩月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台区典型特征量与应用方案的自动匹配方法和装置,包括:确定智能台区的基本特征量和典型特征量;根据所述基本特征量和典型特征量,调整抄表的初始应用方案的采集任务周期和采集优先级,获取第一应用方案;获取智能台区的采集任务成功率,通过所述采集任务成功率调整所述典型特征量,动态修改第一应用方案,获取所述典型特征量自动匹配的第二应用方案。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不同台区对采集内容和优先级的多样性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912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190682.7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压分压器二次电压接收装置,设置在分压器低压臂输出端口,包括:电压跟随器模块、衰减器模块、采集卡模块以及信号接收端模块,其中电压跟随器模块用于将接收的分压器低压臂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隔离放大,输出放大电压并输送至衰减器模块;衰减器模块对放大电压进行衰减,输出衰减信号;采集卡模块固定在距离跟随器模块预定位置处,用于将接收的衰减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并传输至信号接收端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191532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064356.1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压臂电容器及具有该低压臂电容器的电容分压器。该低压臂电容器包括:上下平行且间隔布置的上极板和下极板;两组同轴导电筒组相互交错布置在上极板和下极板之间,形成等间距分布的叠套的同轴筒结构,两组同轴导电筒组之间的间隙处于下极板和上极板之间设有电介质层,同轴筒结构的内部设有中心导电柱;绝缘支撑件设置在上极板和下极板之间;输入端连接件与上极板电连接;输出端子的接地端与下极板电连接,连接导线与中心导电柱的另一端电连接。本发明采用了同轴设计,与标准电容分压器的高压同轴电容共同构成纯同轴电容回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轴结构可以减小低压臂的自感,使得低压臂在测量高频电压信号中更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43776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0535001.6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新能源场站的极限接入规模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新能源单场站并网系统发生低电压时,新能源单场站并网点的第一低电压数学模型;基于第一低电压数学模型,建立新能源多场站并网系统发生低电压时,各个新能源场站并网点的第二低电压数学模型;根据第二低电压数学模型,基于低电压限制确定目标新能源多场站并网系统中每个新能源场站的极限接入规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确定新能源多场站并网系统中的交流系统极限短路容量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第一低电压数学模型;基于所述第一低电压数学模型,建立第二低电压数学模型;根据第二低电压数学模型,确定已运行的新能源多场站并网系统中交流系统需要提供的极限短路容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