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3899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82663.2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配电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配电台区的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效果评估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配电台区经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后的相电流确定配电台区经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后的不平衡度;基于所述配电台区经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后的不平衡度对配电台区的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效果进行评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检验低压配电台区电能质量治理的效果,并为低压配电台区智能化建设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639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80667.7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配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配电台区的拓扑识别功能评价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配电台区的拓扑识别结果对应指标的指标值;基于所述指标值及配电台区的拓扑识别结果对应指标的权重确定配电台区的拓扑识别功能的评价值;基于所述配电台区的拓扑识别功能的评价值对配电台区的拓扑识别功能进行评价。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检验低压配电台区拓扑识别的能力,完成对系统各个方面的综合评价,为低压配电台区智能化建设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48780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13062.6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换相开关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三相可调电源、可调负载和控制保护机组;待测换相开关连接于三相可调电源与可调负载之间;控制保护机组,分别与三相可调电源、待测换相开关和可调负载连接;控制保护机组,用于根据试验所需工况向三相可调电源和可调负载发送控制指令;三相可调电源,用于根据控制指令调节输出电压和供电相数,为待测换相开关提供试验所需电压;可调负载,用于根据控制指令调节负载,为待测换相开关提供换相试验所需负载。本发明利用三相可调电源调节供电电压与供电相数,模拟不同电压和/或缺相故障下对待测换相开关的试验;并利用可调负载选择试验所需负载,对换相开关进行精准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92986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258795.7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自动化设备的故障试验检测用例的配置方法和系统,包括:S1、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在故障样本多维度试验空间中,以维度为组抽取若干组设定数量的样本,执行S2;S2、利用波形检测设备计算各样本的个体难度系数,将同组样本的个体难度系数进行拟合得到各组样本的整体难度系数,执行S3;S3、基于设定的难度阈值,判断各组样本的整体难度系数是否在难度阈值内;是,则以整体难度系数在难度阈值内的若干组样本作为检测用例;否,则跳转到S1,直到检测用例的数量达到设定数量;故障样本多维度试验空间依据配电自动化设备故障案例库设定;本发明能够有效保证检测用例的全面性和典型性,解决检测用例分布维度不均、难度不平衡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934078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511017630.0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物理模拟仿真系统拓扑实现方法,包括:对元件及元件的端口进行编号并定义元件模型;根据仿真拓扑结构确定所述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根据所述连接关系对所述元件模型进行填充;根据填充结果生成连接列表;根据所述连接列表在端子柜上将所述元件进行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物理模拟仿真系统拓扑实现方法,为仿真工作提供所需要的任意的拓扑结构,视拓扑改动节点的多少和特点,采用完全手动接线和上位机远程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对拓扑进行更改。
-
公开(公告)号:CN106934078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1017630.0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物理模拟仿真系统拓扑实现方法,包括:对元件及元件的端口进行编号并定义元件模型;根据仿真拓扑结构确定所述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根据所述连接关系对所述元件模型进行填充;根据填充结果生成连接列表;根据所述连接列表在端子柜上将所述元件进行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物理模拟仿真系统拓扑实现方法,为仿真工作提供所需要的任意的拓扑结构,视拓扑改动节点的多少和特点,采用完全手动接线和上位机远程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对拓扑进行更改。
-
公开(公告)号:CN10581142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40297.0
申请日:2016-03-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12 , H02J3/18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止无功补偿发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无功电流检测单元、控制系统、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桥式电路,所述控制系统与远程监控装置连接。本发明所述的优越效果在于:采用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作为全桥电路的功率器件,耐压高、通态电阻低、漏电流小、开关速度高、电流密度高、耐高温;利用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半导体器件的高效化和高频化能有效提高静止无功补偿发生器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提高了功率密度,降低了研发成本、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同时使得静止无功补偿发生器的结构能够得到有效简化,减小了系统的体积;在应用于电力系统中有效提升了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767219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41388.1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40 , H02J2003/3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户用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在并网逆变器中引入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并在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环节中加入同步发电机的控制方法,利用并网逆变器进行孤岛检测,当电网侧发生故障能够快速切换到离网运行状态。本发明使户用中小发电功率的并网逆变器在输入输出特性上与同步发电机等效,使逆变器能够主动参与对电力系统电压和频率的协调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782108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1910098656.4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和装置,当所述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获取监控点的相电流;基于所述相电流确定相电流分量的幅值和相位;基于幅值和相位对单相接地故障进行定位,定位过程简单,且定位结果可靠性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依赖电磁式电压传感器与电容式电压传感器,避免了铁磁谐振现象,不会对配电网一次侧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尽可能多的依赖监控点处安装的电场感应器和电流互感器采集的本地信号进行单相接地故障的检测与定位,避免了大量的信息通信,有效提升检测和定位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13989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481639.7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VMD算法的信号去噪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设置VMD算法参数组合的取值范围,并在所述取值范围内通过天鹰优化算法和适应度函数,确定VMD算法的最优参数组合;获取需要进行去噪处理的波形信号;通过将所述最优参数组合代入到VMD算法对所述波形信号进行去噪;以VMD算法的分解尺度和惩罚因子作为VMD算法的参数组合;本发明通过天鹰优化算法及适应度函数确定分解尺度和惩罚因子的最优组合,避免了根据经验人为设置参数的主观性,降低了参数穷举的繁琐,避免了参数的试错环节;利用本发明确定的最优参数组合进行信号去噪,能够实现有效降噪,更大程度保留故障波形的原始特征,剔除波形中的噪声成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