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6591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02589.7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电池储能系统中电池单元SOC标准差确定电池单元的动态分组时刻;基于电池单元在所述动态分组时刻的SOH对电池单元进行分组;基于电池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指令对各组电池单元组进行功率分配。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较好的分配效果和调控效果,能够有效的提升电池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调度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05241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1372621.1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能替代项目“反替代”风险预警方法,包括:基于预先设定的指标获取电能替代项目数据;将所述电能替代项目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并与指标的预设标准值比较,确定具有风险的指标;基于所有具有风险的指标,确定电能替代项目风险等级;所述预先设定的指标基于对历史电能替代项目案例的筛选分析获取。本发明的实施基于大量的实际案例数据进行风险指标的筛选,避免了次要评价指标的引入,同时给出了相应的风险等级预警,提高了风险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促进相关主体及时进行技术或管理方法的改进,提升相关电能替代项目市场生存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87880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78329.6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导线在线自动旋切除冰装置及除冰方法,包括:旋切条、旋转结构和感知分析控制模块;旋切条呈螺旋状缠绕在输电导线上,且两端分别与输电导线上固定的相邻两间隔棒线夹连接,间隔棒线夹的底部与旋转结构的其中一端连接,旋转结构的另一端连接感知分析控制模块;感知分析控制模块用于:获取输电导线上的覆冰或覆雪情况,并根据覆冰或覆雪的情况确定是否形成除冰命令并进行发送;旋转结构用于:根据感知分析控制模块发出的除冰命令进行绕输电导线转动,并带动旋切条绕输电导线进行旋切运动,从而对输电导线进行除冰;通过将旋切条与间隔棒、感知分析控制模块相融合具有伺服时间长、可靠性好、无电晕的冲击除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80574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378100.6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 G06Q10/063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户的电能替代潜力的评估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已知电能替代潜力的用户的电能替代潜力与各用户信息间的相关性确定模型变量;将用户的模型变量代入预先建立的电能用户拓展模型评估未知电能替代潜力的用户的电能替代潜力;其中,所述预先建立的电能用户拓展模型根据模型变量建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模型的应用进行电能替代的推广,使得电能替代潜力的评估更加高效、便捷,实现差异化营销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80574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1810378100.6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50/06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户的电能替代潜力的评估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已知电能替代潜力的用户的电能替代潜力与各用户信息间的相关性确定模型变量;将用户的模型变量代入预先建立的电能用户拓展模型评估未知电能替代潜力的用户的电能替代潜力;其中,所述预先建立的电能用户拓展模型根据模型变量建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模型的应用进行电能替代的推广,使得电能替代潜力的评估更加高效、便捷,实现差异化营销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491955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122100.X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指标筛选与气温校正的月度工业用电量预测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将工业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转换为反映互不相关信息的主成分,并将其提供给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模型进行预测指标筛选,便于保留有利于提高预测性能的有用信息,解决了预测指标选取的主观性强和丢失有用信息的问题;利用非线性回归建立经济预测模型的误差与气温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构建以经济预测为主、气温校正为辅的预测框架,客观反映了超出一定范围的过高或过低的气温对工业用电量的影响机理,利于提高预测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7908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359089.X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安新县供电分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迪 , 刘佳琪 , 李洪波 , 马东坡 , 辛用生 , 张景笑 , 杨芳 , 李倩 , 刘子兴 , 刘畅 , 李荣 , 赵万里 , 左旭 , 蔡小海 , 杨娜 , 王翠 , 刘倩 , 刘培 , 张亚杰 , 李树荣 , 唐杰 , 牛理达 , 李云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窃电排查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手持部、伸缩杆和放置架,放置架包括设置在背板两侧的开合部和抵接板,以及设置在背板底部的底板,开合部靠近抵接板的一侧设有垂直于底板的凹槽,凹槽内设有沿凹槽长度方向移动的开合件,手持部上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开合件电连接,开合部靠近抵接板的一侧延伸有盖板,盖板上设有平行于底板的卡接槽,卡接槽内设有双向摄像头。本申请通过放置架上开合部和双向摄像头的设置对钳形电流表的钳口开合、测量数据及测量过程进行操作和记录,一人即可完成不同高度、不同位置的窃电排查工作,无需登高作业,无需两人协同作业,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目前窃电排查工作需要两人协同作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47746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59983.4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F6密度继电器抗干扰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接入SF6密度继电器的滤波智控单元(1)、分数阶抗干扰滤波单元(2)、接口转换单元(3)、装置供电单元(4)、信号采集单元(5)、通信单元(6)及显示单元(7)等;方法包括根据密度继电器所在设备的电压等级选定分数阶抗干扰滤波模块,根据设备所处电磁环境选定分数阶元件阶次。本发明所述的抗干扰装置直接或间接与SF6密度继电器相连,并且利用装置内的滤波智控单元及分数阶抗干扰滤波单元快速选定分数阶抗干扰滤波模块及分数阶元件阶次,可以有效滤除复杂电磁环境下SF6密度继电器干扰信号,提升SF6密度继电器抗干扰能力,确保高压电气设备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20835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1454324.9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异构安全设备的智能化联动处置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异构安全设备的异常日志数据;对异常日志数据进行功能检测,获得异常功能信息,确定异常日志数据对应的联动设备,根据异常功能信息和联动设备对异常日志数据进行联动处理。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对异常日志数据进行人工检测及处理,而本发明中可以对异常日志数据自动进行功能检测,根据获得的异常功能信息确定对应的联动设备,以使联动设备对异常日志数据进行联动处理,从而实现了跨平台和跨区域的安全设备针对异常日志数据进行联动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59380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40022.3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智能组件电磁干扰在线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软件和硬件系统,硬件系统由测量仪器、电压探头以及传输线组成,硬件系统用于将被监测设备信号传输向测量终端;测量终端包括基于Labview的监测软件和计算机,测量终端用于将硬件系统传输过来的信号进行存储和处理,并向硬件系统发送控制命令,实现远程控制和在线监测。通过监测装置与方法的使用,更加高效、智能地实现了对变电站智能组件电磁干扰的实时在线,监测装置能够自动的将测量结果传送至测量终端并保存数据,减小了测量人员的工作量的同时使测量数据更加真实全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