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0676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49315.1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IPC: G01R31/385 , G01R31/392 , G01R15/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压电池储能系统共模干扰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高压电池储能系统内电池单元的正极对地等效寄生电容值以及负极对地等效寄生电容值;根据所述电池单元的正极对地等效寄生电容值以及负极对地等效寄生电容值,在电池单元的正极与接地线之间加装正极寄生电容,并检测正极寄生电容的电压值,得到电池单元的正极共模干扰电压实测值;在电池单元的负极与接地线之间加装负极寄生电容,并检测负极寄生电容的电压值,得到电池单元的负极共模干扰电压实测值。采用寄生电容的电压值,量化电池单元的共模电压值,实现高压电池储能系统共模干扰的量化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47176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16452.5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自适应的高精度北斗视觉SLAM协同定位优化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环境特征数据、视觉SLAM数据和北斗系统数据;步骤2,构建环境自适应模型,环境自适应模型根据环境特征数据调整视觉SLAM和北斗系统的权重分配;步骤3,对视觉SLAM数据和北斗系统数据按照各自的权重分配进行数据融合,构成统一的定位结果。本发明通过环境自适应模型、对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改进和实时调整机制,有效提高了视觉SLAM和北斗系统的协同定位精度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3671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401742.6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仙居县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信号同步的高压线路对线方法,所述高压线路对线方法具体为:设置发送装置的检测信号,发送装置通过高压线路电缆发送检测信号至接收装置;接收装置测量高压线路的三相电压信号,接收装置将测量到的三相电压信号反馈至发送装置;对检测信号和三相电压信号进行相序核对,完成高压线路的对线和相序核对;在发送装置发送检测信号,以及接收装置反馈三相电压信号时,通过计算同步信号的互相关函数确定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间的通信延迟值,根据通信延迟值保持发送装置的检测信号和接收装置的三相电压信号同步发送。本发明能够在实现对线的同时直接进行相序核对,从而有效提高对线效率、对线准确性以及相序核对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8143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19399.1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M10/613 , H01M10/6568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浸没式液冷电池模组,涉及电池储能系统热管理领域,包括:电池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电池和喷嘴装置;所述电池阵列排布在所述电池箱体;所述喷嘴装置包括喷嘴主体;所述喷嘴主体一侧设置有n个喷嘴,另一侧设置有进口管道;所述喷嘴装置设置在电池箱体内侧,所述喷嘴的喷射口朝向相邻两列的两个电池的间隙,用于在压差的作用下将冷却液在喷嘴处均匀的喷射到电池表面和电池间隙中,电池间隙和入口总流量大小调节喷嘴口径大小。既可以将浸没冷却液喷射范围均匀地覆盖更多电池模块,也可以在电池箱内部产生较小流阻,有效增强储能系统散热效率的浸没式液冷储能电池箱喷嘴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43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12354.X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H01M10/42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热失控混合气体爆炸极限计算方法及系统,属于电池安全领域,该方法包括在电池储能系统发生热失控释放电解液蒸气与各种气体时,获取电解液蒸气和电解液参与热失控反应释放气体的种类和体积分数;根据电解液蒸气和电解液参与热失控反应释放气体各自的体积分数和爆炸极限计算出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该方法是以电解液蒸气为主要气体组分的混合气体爆炸极限计算方法,能够解决电池储能系统热失控后以电解液蒸气为主的混合气体爆炸极限变化规律的问题,更好的研究储能站热失控气体燃爆灾变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23971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041190.7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H9/04 , H02J3/36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合级联多端直流暂态过电压风险抑制策略确定方法,可以确定减小消能装置吸收能量的暂态过电压目标抑制策略,提升混合级联直流和送受端交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实际混合级联多端直流控制系统的第一运行信息和送受端交流电网的第二运行信息;按照第一运行信息和第二运行信息,构建第一仿真模型和第二仿真模型;采用第一仿真模型和第二仿真模型进行机电‑电磁混合仿真,模拟受端交流电网不同位置的线路故障,根据不同故障线路下消能装置的吸能值,筛选出存在风险的故障线路集;采用预设暂态过电压抑制策略对故障线路集内的每条故障线路进行抑制操作,以及确定每条故障线路对应的目标抑制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380506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111076723.6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67
Abstract: 电池储能系统火灾荷载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池储能系统的锂离子电池类型、电池模组的电池数量、电线质量、控制系统质量以及散热系统质量;根据锂离子电池类型,将电池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的电池数量、电线质量、控制系统质量以及散热系统质量输入到锂离子电池类型所对应的电池储能系统火灾荷载计算模型中求解,获得电池储能系统火灾荷载;输出电池储能系统火灾荷载。本发明可根据系统总装机容量、单块电池容量、模块电池数量、电池种类精准计算储能系统的火灾荷载,计算过程简单,结果准确且代表性,并能够为储能电站热失控火灾的扑灭提供合理、可靠的消防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3804855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111083104.X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3/22
Abstract: 一种电池爆炸冲击波超压测量方法及系统,在封闭空间内,使电池模块热失控释放出易燃易爆气体,在电池模块释放出热失控烟气后引燃热失控烟气;通过爆炸冲击波测试系统得到热失控烟气燃爆产生的爆炸冲击波;根据热失控烟气燃爆产生的爆炸冲击波以及电池储能系统能量等级与电池模块能量等级的比例,估算电池储能系统热失控烟气燃爆产生的冲击波超压。在测得电池模块热失控产生气体的爆炸冲击波超压的基础上,可以估算电池储能模块甚至系统的烟气爆炸冲击波,为电站应急处置提供依据,为系统及人员安全防护设计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06076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41938.5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可控电网换相换流器简化模型的桥臂、建模方法及仿真方法,该可控电网换相换流器简化模型的桥臂包括:两个理想开关、晶闸管Thy、IGBT、避雷器arrs、电抗器LSR、开关器件上并联的RC阻尼回路以及避雷器上并联的RCD阻尼回路,其中第一理想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控电网换相换流器简化模型的桥臂、建模方法及仿真方法,在保证现有可控电网换相换流器桥臂的功能的同时,减少了电力电子器件数量、电路节点数和支路数,大大简化了桥臂拓扑结构,从而可以降低可控电网换相换流器模型仿真过程中的计算复杂度,能够显著提高仿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0263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01066.2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PC: G01R31/367 , G01R31/385 , G01R31/389 , G01K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交流阻抗谱估测电池内温的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获取待测电池的特征频率,得到特征频率下的数据;所述特征频率下的数据包括实部、虚部与相角;根据特征频率下的数据,利用基于交流阻抗建立的内温估测的模型,获取待测电池的内温。本发明中交流阻抗测试由全谱测试改为特征频率测试,测试时间由原来的十几分钟缩短至1分钟以内;由于交流阻抗测试是小电流或电压对电池进行激励,不会对电池状态产生影响,且不用对电池内部结构进行改动,无损估算锂离子电池内温,不会对电池内部结构和稳定性产生影响;并且本发明的电池内温的估测误差在3%以内,估测精度较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