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5642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86928.4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4W40/22 , H04B3/58 , H04W48/16 , H04W72/04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构通信网络中继选择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判断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HPLC信道状态,若HPLC信道状态估值满足要求则选用HPLC进行数据传输,并转入下一时隙;反之各个源节点根据当前时隙业务数据量以及自身状态动作价值函数选择中继节点进行数据传输;判断是否出现不同源节点选择同一个中继节点的冲突情况,若是,则基于学习反选机制进行中继节点对源节点的反选,其他源节点根据自身状态动作价值函数重新选择中继节点进行业务数据传输;并继续判断是否出现不同源节点选择同一个中继节点的冲突情况;若未出现冲突,更新状态动作价值函数。本发明考虑了中继节点的最优选择,增加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降低了网络时延。
-
公开(公告)号:CN11796823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39967.9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负荷调控方法、系统和介质及电子设备,基于区域电网中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负荷结构和运行数据,建立了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型;构建了区域电网和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双层运行成本模型;最后采用分析目标级联法来解决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负荷调控问题,得到负荷调控方案。本发明基于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负荷结构和运行数据,对冰蓄冷空调系统各个冷水机组的运行状态和功率、蓄冰槽充冰过程运行功率和蓄冰泵融冰过程运行功率进行调控,提高了冷水机组的运行效率,提供了更高的能源效率,大大提高了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从而实现区域电网和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双方收益最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37853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35153.X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4J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界透明时钟及虚拟电厂聚合调控通信网络时间同步方法,该边界透明时钟包括:至少两个物理接口,第一物理接口配置为普通从时钟模式,用于和上游节点进行时钟同步;第二物理接口配置为透明时钟,用于对同步报文进行透明传输。通过实施本发明,采用一个物理接口进行时钟同步,另一个物理接口对配置为透明时钟,而透明时钟能够记录同步报文的驻留时间,由此不仅能实现和上游节点的时钟同步,同时通过记录的同步报文的驻留时间,解决了边界时钟级联交换网络带来的累计误差,便于该边界透明时钟应用于既需要完成本地时钟同步,又不能出现时间累计误差的应用场景,如虚拟电厂通信网络中等场景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37853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0935153.X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4J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界透明时钟及虚拟电厂聚合调控通信网络时间同步方法,该边界透明时钟包括:至少两个物理接口,第一物理接口配置为普通从时钟模式,用于和上游节点进行时钟同步;第二物理接口配置为透明时钟,用于对同步报文进行透明传输。通过实施本发明,采用一个物理接口进行时钟同步,另一个物理接口对配置为透明时钟,而透明时钟能够记录同步报文的驻留时间,由此不仅能实现和上游节点的时钟同步,同时通过记录的同步报文的驻留时间,解决了边界时钟级联交换网络带来的累计误差,便于该边界透明时钟应用于既需要完成本地时钟同步,又不能出现时间累计误差的应用场景,如虚拟电厂通信网络中等场景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36806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1399994.4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一种基于主从区块链的VPP分布式安全可信认证实现方法,基于主从多链虚拟电厂分布式安全架构对访问节点进行边缘节点的初值设定、注册及身份认证,实现边缘节点的初始化;然后通过颁发、校验证书的成员关系服务提供者为加入虚拟电厂主从链网络的各片区及各实体生成公钥、私钥,并将域及用户发布到主从链网络中,实现域初始化;最后利用虚拟电厂跨链通信系统实现访问授权。本发明采用跨链路由器与区块链适配器,结合标准Merkle证明机制实现虚拟电厂内部资源链的互操作,搭建平行区块链之间连接的桥梁,实现各个区块链之间资源的灵活交互与高效的交易处理,实现多个从链间的互联互通。
-
公开(公告)号:CN11767564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338251.6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4L43/0852 , H04L43/0811 , H04L43/10 , H04W76/27
Abstract: 本发明的虚拟电厂聚合调控网络通道空闲和连接态的时延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链路构建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利用动态ping技术计算的RRC状态来区分空闲态和连接态;提出基于空闲状态的延迟度量体系结构模型,对虚拟电厂聚合调控网络通道空闲态时延测量算法求解;提出基于连接状态的延迟度量体系结构模型,对虚拟电厂聚合调控网络通道连接态时延测量算法求解。本发明的虚拟电厂聚合调控网络通道空闲和连接态的时延测量方法通过计算往返时延选取适当的源地址传送报文的数目,且能降低网络阻塞减少延迟降,提高整个系统的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1508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535768.3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碳排放量预测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涉及碳排放分析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依据消耗能源类型、用能系统类型建立数据平衡模型;将碳排放数据输入数据平衡模型,得到各个用能系统类型与各个消耗能源类型之间的平衡系数;依据平衡系数建立随时间变化的平衡变化曲线,并截取未来周期所预测的平衡系数;选取波动性最小的类型数据作为基准参考值,并结合预测的平衡系数分析得到各个消耗能源类型和用能系统类型的预测值;将预测值输入碳排放计算模型,得到碳排放量预测值。本发明能够准确、可靠分析出在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下的碳排放预测结果,适用于在不同空间和时间环境下目标对象的碳排放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95586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11698.2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图层可视化的多场景可调节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包括网荷互动引擎和负荷管理业务应用;网荷互动引擎用于对电网一张图提供的服务进行处理,为上层负荷管理业务应用提供数据与计算服务、地图展示与交互组件,网荷互动引擎对接营销数据中台,获取用户档案信息、10kV馈线与公专变挂接关系、公专变与用户对应关系、行业类别、用电类别信息,并对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售电市场智能分析预测系统;负荷管理业务应用提供可视化页面,实现可调资源可观可测、负荷管理可调可控、资源能力分析管理、虚拟电厂高阶应用、光伏资源高阶应用。本发明的方案实现了构建网荷互动、源随荷动的新型电力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41715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31296.X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40/04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1/06
Abstract: 一种冷热电氢联供型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经济调度方法,首先在仿真平台中建立冷热电氢联供型综合能源系统模型,然后建立基于阶梯碳交易的综合能源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最后确立冷热电氢联供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求解方法。本发明实现高效率、低碳的综合能源系统交易机制,本发明引入氢能多元利用结构,形成冷热电氢联供型综合能源系统,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本发明引入阶梯式碳交易机制,提高了主体参与碳市场的积极性与系统的脱碳减排水平;本发明改进了粒子群算法求解,提高了算法的求解效率,为系统的实时调度提供了更灵活、更快速的优化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511508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210535226.6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商业楼宇碳排放量动态监测预警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涉及碳排放分析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根据上一年度的碳排放量、实时入住率和实时绿化减炭量计算得到下一年度中固定周期的碳排放量估算均值;依据碳排放计算模型计算得到历史固定周期内的实际碳排放量;依据各个历史固定周期内的实际碳排放量与碳排放量估算均值之间的差异分析得到当前固定周期的预测差异系数,并结合相应的时间影响参数确定当前固定周期的碳排放量预测值;根据当前固定周期的碳排放量预测值和下一年度中的碳排放允许量进行综合动态预警。本发明能够为建筑的碳排放减排策略提供实时参考数据,降低了下一年度中碳排放量超出碳排放允许量的几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