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48655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1810148160.9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源电网广域发电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所有子站的有功功率和预先设定的计划曲线的差值得到有功差值,并将所述有功差值按控制子站进行分配;根据子站分配的有功差值以及所述子站下的所有执行站的可调量,计算执行站的调节量;根据执行站的调节量以及所述执行站中各发电机的可调量计算每个发电机的有功功率调整量,并依据所述有功功率调整量控制每台发电机进行发电。本发明通过调节经柔性直流电网送出的风电/光伏电站的功率输出来实现优化运行,能够有效地平抑风电与光伏发电分钟级波动特性,能够减轻打捆的抽蓄电站的调节压力,实现了全部由新能源电站组成的无源电网的广域发电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911274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710181843.X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IPC: H02P9/00 , H02J3/24 , H02P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动机调速系统附加阻尼器控制方法,根据预先定义的原动机调速系统模型计算影响原动机调速系统的机械功率,并将所述机械功率分解为阻尼转矩和同步转矩分量,分别获得功率闭环调节和转速闭环调节下的补偿后附加阻尼系数,根据附加阻尼系数确定阻尼转矩区间;构建调速系统附加阻尼器模型,对调速系统的相频特性相应的补偿环节进行相位补偿,使得附加阻尼系数为正。通过上述发明方案使调速系统引起的超低频率振荡阻尼得到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3884770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110978179.8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PC: G01R2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逆变器阻抗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针对逆变器1及逆变器2进行离线测试;控制逆变器1接收2组扰动信号,将2组扰动信号叠加在逆变器1的电流控制内环q轴电流分量上,确定逆变器2输入的扰动响应电压和扰动电流信号;将响应电压信号和响应电流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获取所述响应电压信号和响应电流信号的频率分量;将所述频率分量组成矩阵,并对矩阵求逆,确定逆变器2的阻抗信号;根据阻抗信号获取逆变器2的阻抗矩阵,并确定阻抗矩阵中各元素的幅值及相位曲线,获取逆变器2阻抗的测量结果。本发明通过对逆变器进行离线和在线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390952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1811322531.7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广域快速电压控制器及控制方法,所述控制器包括:电压偏差计算环节、第一死区环节、第一限幅环节、第一PI环节、无功功率偏差计算环节、第二死区环节、第二限幅环节、第二PI环节、第一选择开关和超前滞后环节;所述电压偏差计算环节、第一死区环节、第一限幅环节、第一PI环节依次连接;所述无功功率偏差计算环节、第二死区环节、第二限幅环节和第二PI环节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选择开关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PI环节连接;所述第一选择开关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PI环节连接;所述第一选择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超前滞后环节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改善风电机组的无功功率输出,快速抑制电压骤升与骤降。
-
公开(公告)号:CN11088076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911071194.3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光伏电站电压控制能力的多电源无功配合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光伏电站的拓扑结构,并根据拓扑结构中每个节点的节点类型进行节点分类,以获取多个节点集;对于每个节点集中的节点,分别确定交流线路的基于无功功率的等式约束条件;确定光伏电场并网点的基于有功功率和电压的等式约束条件;根据光伏逆变器及无无功补偿装置SVG的运行需求,分别确定光伏电站内各节点电压的上下限约束条件和各发电单元无功功率的上下限约束条件;确定光伏电站内多电源最优无功出力的目标函数,并确定每台光伏逆变器和SVG的无功出力。本发明能够减小SVG的有功损耗以及光伏电站内输电线路的有功网损,提升新能源场站的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08247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1911227453.7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f交叉控制风电机组逆变器调节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风电机组逆变器的内环电流控制环节参数,根据风电机组逆变器的内环电流控制环节参数确定无功电流参考值及有功电流参考值;确定无功电流参考值和有功电流参考值的均方根值,若均方根值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动态分配的无功电流值和无功电流值,使用无功电流值和无功电流值对风电机组逆变器进行交叉控制调节。本发明保证了风电机组逆变器能够有效的参与系统的电压控制和频率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08247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1911227443.3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态下的逆变器有功无功电流动态分配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获得新能源机组并网点的电力数据;在所述新能源机组处于稳态时,根据所述电力数据计算获得原始的无功电流调整值;根据所述原始的无功功率调整值,计算获得动态分配后的无功电流调整值;根据所述动态分配后的无功电流调整值对所述新能源机组的逆变器进行调整,并重新采集所述新能源机组并网点的电力数据;根据所述重新采集的电力数据判断所述新能源机组是否仍处于稳态运行;所述方法及系统通过在电压控制输出的基础上进行动态分配控制,保证新能源机组能够有效的参与电力系统的电压控制和频率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08242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1911267134.9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交直流混联电网暂态稳定性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在电网侧,通过进行扰动试验,基于电网响应确定电网暂态稳定主导发电机,在发电机侧,通过在实际机组上进行扰动试验,计算基于主导发电机响应的暂态功角稳定量化指标,根据发电机暂态功角稳定量化指标,计算发电机稳定量化指标对参数灵敏度,并根据所述指标对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参数灵敏度对参数进行差异化优化,从发电机侧提升交直流混联电网暂态稳定性。本发明从网源协调的角度研究发电机暂态功角稳定性能优化方法,基于性能差异化思想提出提升暂态稳定性能优化技术,解决了如何针对不同电网的不同主导稳定问题进行差异化控制的现有技术难点,适合实际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721461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829711.X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试验场景的新能源机组参数辨识方法及系统,属于发电设备参数辨识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实际工程场景,搭建用于参数辨识的试验系统;针对试验系统进行扰动试验,获取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多场景时频域响应曲线;构建与试验系统相对应的模拟系统,将需要辨识的新能源发电设备参数组视为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待优化参数,并随机初始化粒子群;将粒子群中每个粒子对应的参数组代入模拟系统进行计算,直至计算结果满足计算的终止条件,并确定最优参数组,所述最优参数组即为参数辨识结果。本发明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多个试验场景的综合辨识,有利于实现多辨识目标的统一,同时提高了参数辨识的精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5972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11165312.7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原动机侧投退阻尼控制器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广域测量系统对电力系统的输出功频信号实时监测的监测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电力系统原动机侧的振荡信息;根据振荡信息确定电力系统原动机侧是否发生超低频振荡,当发生超低频振荡时,确定超低频振荡是否翻越频差上限,当翻越频差上限时,发出警报并对电力系统原动机侧以预设时段及预设层次投退阻尼控制器。本发明针对得到的振荡信息辨识出超低频段的频率振荡现象进行实时警报,使电力系统原动机侧引起的超低频率振荡现象得到有效抑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