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装锂原电池负极的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6369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04659.4

    申请日:2022-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包装锂原电池负极的保护方法,包括对负极与极耳连接处集流补强的步骤,所述对负极与极耳连接处集流补强的步骤为:将经过表面处理的负极与极耳贴合后进行冷轧压制;将金属盖片贴合设置在所述负极设置有所述极耳的一侧的背面;所述金属盖片与所述负极贴合后进行冷轧压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锂在原电池中既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参与电化学反应,又作为负极集流体为电子转移提供通路,因此格外需要保证集流体,尤其是极耳附近的锂含量;本发明对负极耳侧的锂片进行局部补强,有力保证在放电末期和电池反极后,仍有充足的锂集流体保证电子的顺利通过,从而减小极耳处通过大电流时所产生的欧姆热,保证电池的安全性。

    一种固液气协同放电的接力式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7338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55339.8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液气协同放电的接力式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将氟化碳、氮掺杂介孔碳和CMC的干粉逐次加入到球磨罐中,其中CMC的质量占比为2%,氮掺杂介孔碳的质量占比不低于15%,用球磨机将干粉混合均匀;向得到的均匀干粉中加入蒸馏水,将浆料的固含量调整到15%‑25%,用球磨机继续对浆料进行混合;在得到的浆料中加入水系粘结剂,粘结剂的质量占比为4%,用球磨机继续对浆料进行混合;将所得的浆料均匀涂覆在超薄泡沫金属上并在‑80kPa下以100‑150℃干燥10‑12h,得到接力电池正极极片;将得到的正极片、金属锂和多功能电解液组装成接力电池。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的特点,所制备得到的接力电池具有优良的电性能。

    一种应用于锂氟化碳电池的低温电解液

    公开(公告)号:CN11652595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71767.9

    申请日:2023-05-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原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锂氟化碳电池的低温电解液,所述应用于锂氟化碳电池的低温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硝酸锂和碘化锂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并进行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LiNO3的浓度范围为3‑6M,LiI的浓度范围为1.2‑1.6M;步骤二:加入二氧戊环,并进行充分搅拌,其与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3:10)—(3:5);步骤三:加入碳酸丙烯酯,并进行充分搅拌,其与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1:5)—(3:10)。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低温条件下具有高锂离子电导率,并可降低氟化碳材料反应能垒,以提升其低温性能的应用于锂氟化碳电池的低温电解液。

    一种氟氮双掺杂多孔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456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555495.8

    申请日:2024-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氟氮双掺杂多孔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型储能材料技术领域,所得碳微球可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其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提升材料双电层电容,而氟氮双掺杂有利于提升锂离子的传输速率,同时复合孔结构可有效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路径,提升材料的倍率性能。而碳微球碳源也具有成本低廉和振实密度大的优点,其在经过活化处理后产生的曲率碳碳源更易进行氟氮掺杂且形成具有良好离子传输特性的碳氟半离子键及吡咯氮、吡啶氮。同时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的特点,所制备得到的高导电、高比表面氟化碳复合正极具有优良的电性能。

    一种超薄锂金属负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1789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811611825.1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锂金属负极的制备方法,属于锂原电池技术领域,所述超薄锂金属的厚度小于100μm;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锂金属负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需求将超薄锂带裁切为超薄锂片;步骤2,根据需求将铜箔裁切为极耳;步骤3锂片处理;用天然猪鬃、马毛、剑麻、软质塑料纤维、尼龙、聚丙烯、聚乙烯、PBT中的至少一个刷蹭锂片与极耳粘接区域,去除极耳区域的锂片钝化层;步骤4负极极片压合;将集流极耳粘接在处理过的锂片区域,采用平面压合设备,设置设备压力;将准备好的负极片上下分别用聚丙烯膜进行包裹;将负极片放在平板压合机上下板之间,压合获得紧密结合的负极片。

    一种应用于锂电池的宽温域有机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34251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38452.0

    申请日:2020-09-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锂电池的宽温域有机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应用于锂电池的宽温域有机电解液的制备方法,所述应用于锂电池的宽温域有机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氟化碳酸乙烯脂和氟化碳酸甲乙脂进行混合并搅拌;步骤二:向步骤一中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双三氟甲基磺酸亚酰胺锂,并搅拌,直至双三氟甲基磺酸亚酰胺锂完全溶解;步骤三:向步骤二中得到的溶液中加入1,1,2,2‑四氟乙基‑2,2,2‑三氟乙基醚,并进行搅拌;步骤四:向步骤三中得到的溶液中加入碳酸二乙脂并搅拌。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宽温域工作范围、宽电压窗口以及不易燃特性的应用于锂电池的宽温域有机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叠片式锂一次电池负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841788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11205898.6

    申请日:2017-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片式锂一次电池负极结构,涉及锂一次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叠片式锂一次电池的电芯由多个锂一次电池叠加而成;每个锂一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隔膜;所述隔膜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所述负极包括锂带(1)和极耳(3);其特征在于:每个锂一次电池还包括锂片(2);所述极耳(3)压接于锂带(1)和锂片(2)之间;所述锂带(1)和锂片(2)的厚度相同。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池放电时,极耳处双面均有锂带,金属锂厚度增加一倍,因此当其他位置锂带消耗变薄几近断裂时极耳处的锂带仍有100%的冗余,因此仍具有一定厚度,可有效起到集流作用从而防止极耳与锂带压接边缘处断裂。

    一种超薄锂金属负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1789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811611825.1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锂金属负极的制备方法,属于锂原电池技术领域,所述超薄锂金属的厚度小于100μm;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锂金属负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需求将超薄锂带裁切为超薄锂片;步骤2,根据需求将铜箔裁切为极耳;步骤3锂片处理;用天然猪鬃、马毛、剑麻、软质塑料纤维、尼龙、聚丙烯、聚乙烯、PBT中的至少一个刷蹭锂片与极耳粘接区域,去除极耳区域的锂片钝化层;步骤4负极极片压合;将集流极耳粘接在处理过的锂片区域,采用平面压合设备,设置设备压力;将准备好的负极片上下分别用聚丙烯膜进行包裹;将负极片放在平板压合机上下板之间,压合获得紧密结合的负极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