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2216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19950.5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开挖柔性管道更换破裂刀具。刀具主体具有渐变截面的空心圆柱体形状,渐变圆柱体形状使得刀具在破开原有管道的同时将破开的管道进行撑张,以便新管道的拉入。空心的特性使得用于牵引刀具的钢缆可以伸入并进行插销固定,同时也使得刀具牵引端可以伸入并进行插销连接。刀片为可更换刀片,在刀片变钝或者损坏时可以随时更换,无需更换刀具整体,方便快捷。刀片可以布置为单刀式,双刀式或者三刀式,根据管道的直径、材质等特征进行选择。牵引端为可拆卸部件,与刀具主体使用插销进行连接,便于牵引端的拆卸,牵引端拆卸后与新管道使用螺纹拧紧后再使用插销与刀具主体进行连接,避免了对新管道进行拧动。
-
公开(公告)号:CN110029721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1910324760.0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雷 , 汪凯 , 钟伟斌 , 董联杰 , 邵星 , 唐睿 , 罗汉 , 罗健 , 项杰 , 邹小强 , 孙良平 , 缪晓尉 , 潘奇 , 刘守敬 , 陈国丙 , 雷曦 , 李斐 , 程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排污及初雨调蓄功能的管涵结合截污结构,包括箱涵结构,所述箱涵结构嵌入于市政排水管网中;所述箱涵结构内自上游至下游依次设置前端调蓄池、主调蓄池和排水池,排水池和箱涵结构下游侧的市政排水管接通;所述箱涵结构内的上部设置正常排水通道,不经过排水池而直接和箱涵结构下游侧的市政排水管连通。本发明以在用地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在完成旱季污水收集转输,还能有效的应对雨季时期受合流制排水体制影响带来的混流污水溢流直排入河的现象,将污水输送与初雨调蓄合为一体,使得合流制溢流污染更容易得到控制,可根据各类工程特性在污水收集系统前端、中端以及末端灵活运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14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450690.7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8B13/196 , H04N5/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户外可移动的用于监控人员入侵的AI识别装置,包括底座、布置在底座上布线杆;所述布线杆顶端设有AI摄像头,所述AI摄像头用于捕获人员或者物体的图像,并处理识别,以根据识别结果判断是否需要预警或者自动语音喊话;还设有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蓄电池和路由器。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提高现场管理人员及后方管理人员对现场安全施工情况的把控,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危险区域随时移动并布置该装置的区域位置以达到全方位监管整个线性工程的目的,相关监控数据及预警信息通过路由器上传至服务器或者平台,后方管理人员在其他地方也能通过服务器或者平台对现场进行把控,同时摄像头自带语音提醒功能,随时对现场人员进入危险区域进行提醒。
-
公开(公告)号:CN110594488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747595.X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市政、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管道沟槽支护及监测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地下管道沟槽支护及监测一体化结构包括承压气囊,所述承压气囊呈立方体,所述承压气囊填充在地下管道沟槽内,所述承压气囊上表面设有与承压气囊连通的进气阀、出气阀和压力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不需要大型设备进行安装,具有施工成本低、施工速度快的优点;(2)可根据压力表压力值的变化,通过向进气阀充气,可快速调整支护力;(3)支护结构、监测设施一体化;(4)可多次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02972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24760.0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雷 , 汪凯 , 钟伟斌 , 董联杰 , 邵星 , 唐睿 , 罗汉 , 罗健 , 项杰 , 邹小强 , 孙良平 , 缪晓尉 , 潘奇 , 刘守敬 , 陈国丙 , 雷曦 , 李斐 , 程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排污及初雨调蓄功能的管涵结合截污结构,包括箱涵结构,所述箱涵结构嵌入于市政排水管网中;所述箱涵结构内自上游至下游依次设置前端调蓄池、主调蓄池和排水池,排水池和箱涵结构下游侧的市政排水管接通;所述箱涵结构内的上部设置正常排水通道,不经过排水池而直接和箱涵结构下游侧的市政排水管连通。本发明以在用地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在完成旱季污水收集转输,还能有效的应对雨季时期受合流制排水体制影响带来的混流污水溢流直排入河的现象,将污水输送与初雨调蓄合为一体,使得合流制溢流污染更容易得到控制,可根据各类工程特性在污水收集系统前端、中端以及末端灵活运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962747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133649.0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电建华东勘测设计院(深圳)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调蓄功能的污水处理设施,从上至下顺序依次设置水质净化区域、渠道过洪断面区域、调蓄区域三层功能区域;所述污水处理设施利用处于中层的所述渠道过洪断面区域嵌入城镇现状雨污混流的渠道,处于上层的水质净化区域的底部为混凝土梁板结构并通过支架凌空架设在中层的上方;处于中层的渠道过洪断面区域的两端和所述渠道衔接;下层的调蓄区域设置在渠道过洪断面区域的下方。本发明能够适应村镇现场用地限制,集污水处理、调蓄和排洪功能,在旱季保证下游渠道对水质的要求并平均水量,保证渠道景观,在雨季,又能够在洪水来临时起到泄洪的作用,并且泄洪对设备无影响,达到节省用地、降低运行能耗、减少建造成本能耗等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96274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33649.0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调蓄功能的污水处理设施,从上至下顺序依次设置水质净化区域、渠道过洪断面区域、调蓄区域三层功能区域;所述污水处理设施利用处于中层的所述渠道过洪断面区域嵌入城镇现状雨污混流的渠道,处于上层的水质净化区域的底部为混凝土梁板结构并通过支架凌空架设在中层的上方;处于中层的渠道过洪断面区域的两端和所述渠道衔接;下层的调蓄区域设置在渠道过洪断面区域的下方。本发明能够适应村镇现场用地限制,集污水处理、调蓄和排洪功能,在旱季保证下游渠道对水质的要求并平均水量,保证渠道景观,在雨季,又能够在洪水来临时起到泄洪的作用,并且泄洪对设备无影响,达到节省用地、降低运行能耗、减少建造成本能耗等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594488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747595.X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市政、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管道沟槽支护及监测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地下管道沟槽支护及监测一体化结构包括承压气囊,所述承压气囊呈立方体,所述承压气囊填充在地下管道沟槽内,所述承压气囊上表面设有与承压气囊连通的进气阀、出气阀和压力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不需要大型设备进行安装,具有施工成本低、施工速度快的优点;(2)可根据压力表压力值的变化,通过向进气阀充气,可快速调整支护力;(3)支护结构、监测设施一体化;(4)可多次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12774408U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20817884.0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裂隙水丰富的圆形断面隧洞洞内排水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隧洞洞内底部的横向排水槽,和设置在横向排水槽上方的衬砌混凝土;所述横向排水槽的内部布置有无砂混凝土管,在无砂混凝土管和横向排水槽之间填充有碎石,碎石表面与衬砌混凝土界面位置设有复合土工膜。本实用新型采用间隔布置横向排水槽与通长布置无砂混凝土管结合的排水方式,施工简单、经济、工期有所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212506092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0205804.6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两岸用地有限的生态型护岸排洪渠结构,在排洪渠渠底两侧边线布置直立式导墙,直立式导墙为板桩结构,板桩上部布置冠梁,冠梁顶部布置生态框花池;排洪渠底部中间保留土质渠底,作为旱季过水通道,土质渠底两侧布置布置生态连锁矩阵,生态连锁矩阵外侧侧布置生态框;生态连锁矩阵中设置种植孔。本实用新型在排洪渠渠底边线两侧布置直立式导墙,排洪渠底部中间保留土质渠底,作为旱季过水通道,护岸顶部及渠底两侧布置生态景观,排洪渠两侧护岸占地面积少,施工方便,环境友好、综合投资低,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