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3094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126514.6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缝衔接的交替式液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包括交替式抽水系统、分级压缩储气系统、交替式推水发电系统和综合控制系统。本发明利用交替式抽水系统内的管路变换,实现在两个水气共容罐之间的交替抽水,保障系统连续运行,节省成本与水资源;利用分级压缩储气系统内的储气囊临时存储压缩空气,缩小水气共容罐中压缩空气的压力变化范围,实现水泵扬程固定,实现压缩空气的分级储存;交替式推水发电系统统筹协调储气囊和水气共容罐内的空气压力变化,保持水轮机进水量的稳定,实现水轮机水头固定,保证系统安全与发电的稳定;利用综合控制系统对交替式抽水系统、分级压缩储气系统和交替式推水发电系统进行远程监控与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856883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210520816.1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拆装的卧轴混流式转轮结构、拆装工具及拆装方法,其中,一种易拆装的卧轴混流式转轮结构,包括锁紧螺栓、泄水锥、转轮和主轴;所述锁紧螺栓包括螺栓头和螺杆;所述螺栓头内贯通设有拆装孔;所述泄水锥的中心沿轴线方向贯通设置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两端分别为拆装螺纹部和连接孔,所述拆装螺纹部和所述连接孔皆能供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转轮与所述主轴之间可装配连接,所述转轮内沿轴线贯通设置圆孔;所述转轮内的转轮上冠侧端壁内圆周分布有一组锁紧螺纹孔。本发明在电站检修维护的时候,通过顶起螺栓和承压螺栓来将锥度连接的转轮与转轮主轴分离,可以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8939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10873574.4
申请日:2022-07-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17C5/06 , F17C7/04 , F17C13/02 , F17C13/04 , F17C13/00 , F17D1/02 , F17D1/07 , F17D3/01 , F01K25/10 , F04B3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中深层干热岩的地热能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方法,适用于地热能利用和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系统包括:二氧化碳存储库,用于存储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压缩装置,经压缩机进气管连通所述二氧化碳存储库,用于在外部多余电量驱动下的从所述二氧化碳存储库吸收二氧化碳并压缩成高压二氧化碳;储气装置,经压缩机出气管连通所述二氧化碳压缩装置,用于提供高压存储环境,在高压存储环境下以液态形式存储二氧化碳压缩装置输出的高压二氧化碳;干热岩换热管,经导气管Ⅱ连通所述储气装置;膨胀机,其进气口经干热岩出气管连通所述干热岩换热管,其出气口经膨胀机出气管连通所述二氧化碳存储库。
-
公开(公告)号:CN115013220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0762205.8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中深层干热岩的紧凑型地热能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中深层干热岩的紧凑型地热能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水共容罐Ⅰ,配有带阀门通气管Ⅰ,用于容纳空气和水;气水共容罐Ⅱ,配有带阀门通气管Ⅱ,用于容纳空气和水,该气水共容罐Ⅱ和气水共容罐Ⅰ所容纳水的总体积小于共容罐Ⅰ、Ⅱ的总容积;水泵水轮机,通过输水管与所述气水共容罐Ⅰ、Ⅱ连通,用于在由外部多余电量驱动的水泵工况下将其中一共容罐内的水抽取至另一共容罐内,以压缩该另一共容罐内的空气;用于在水轮机工况下利用从其中一共容罐流向另一共容罐的水进行发电。本发明适用于热能利用和储能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96056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27507.7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流道内杂物对抽蓄电站机组及管路磨损的尾水支管结构,包括尾水支洞平洞段和尾水支洞扩散段,尾水支洞平洞段与尾水支洞扩散段相连接,尾水支洞扩散段的内径大于尾水支洞平洞段的内径,尾水支洞扩散段设有排沙机构用于排放尾水支洞扩散段中的砂石。本发明通过尾水支洞扩散段降低该段的水体流速,进而减弱水体携带砂石的能力,使得水体中密度大的泥沙碎石等聚集沉积到尾水支洞扩散段的底部,再利用排沙机构排出,延长电站水泵水轮机组的检修间隔时间,可为抽水蓄能电站带巨大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49894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26066.X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清洁能源的稳流储热式液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稳流抽水系统、压缩储热储气系统、推水发电系统和综合控制系统。本发明利用稳流抽水系统内的超级电容器对由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产生的波动电流进行调频,输出稳定的电流驱动水泵抽水来压缩空气;利用压缩储热储气系统内的储气罐储存压缩空气,利用蓄水罐回收循环水的余热,利用光感材料图层与灯光带形成热开关,调控储气罐与蓄水罐之间的传热;发电系统利用压缩空气的排气推动水轮机发电,并将蓄水罐的储热量传递给压缩空气,弥补了储气罐排气时的压强和温度损失;利用综合控制系统对稳流抽水系统、压缩储热储气系统和推水发电系统进行远程监控与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26323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649588.X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防冻、供暖及智能调配功能的水电站技术供水系统,该系统包括正常运行工况下的机组冷却循环单元、正常运行工况下的电站供暖的产热循环单元、供暖风管系统和连通单元。本发明以现有水电站技术供水系统为基础,通过增设管路、阀门及摩阻产热装置形成产热循环系统,同时,在电站冷却循环供水系统和产热循环系统之间设置连通管,实现了机组检修时,不断有供暖热水流经尾水冷却器,这不仅有效防止了尾水冷却器内水体的结冰,通过阀门切换,还可迅速实现机组冷却运行与供暖循环之间的关联,从而保证机组迅速投入运行,从而实现供热和防止尾水冷却器防冻的双重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24216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427274.1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6B3/48 , E05F15/605 , E06B5/12 , E06B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电站用可折叠防风厂房大门系统,包括三扇大门门扇,电机传动系统固定于门楣上方,电机连接底座固定于门楣一侧,电机输出轴与齿轮变速箱同心联结,齿轮变速箱出轴上安装有三个分别与不同大门门扇对应的同心起升链条滚筒,其直径比与所对应的大门门扇在关闭时所处的高度匹配,门楣上方的另一侧配设有旋转轴及设置在该旋转轴上的三个同心起升链条滚筒,旋转轴上的三个同心起升链条滚筒与齿轮变速箱出轴上的三个同心起升链条滚筒一一对应相同,各大门门扇的起升链条缠绕于对应的起升链条滚筒上,通过电机旋转同时起降三扇防风大门;本发明结构简单、防风防潮且安全系数高,电机使用寿命长,可以更好的降低厂房高度,减少投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20040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0389688.7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8D2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火积理论的电场强化型无极相变储能系统,所述系统由:单片圆柱形热电材料外壳、上电极板、下电极板、内部换热管、换热流体、电压放大器连接线、电压放大器、极性相变材料组成。本发明基于火积耗散理论分析使用多级相变系统可降低相变储热系统的总传热热阻,提升相变储能系统的储热和供热效率;采用多达m种(m>20)不同温区的高焓值极性相变材料,组成覆盖超广温区的储热系统,实现供热温度的无极调控。利用热电材料、电极板和电压放大器产生强度可调的电场,使极性相变材料的极性分子按电场方向有序排列,提升相变材料的径向导热系数,从而提高储热效率。相反的,保温工况下热电材料不发电,削弱散热从而有助保温。
-
公开(公告)号:CN115435235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0956956.3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腔式的地下恒温阶梯储气系统及其工作方法。适用于压缩空气和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腔式的地下恒温阶梯储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放气管,其上装有压力阀;第一储气腔,连通所述充放气管,该储气腔腔体上设有相变材料和能在相变材料和腔体内储气腔之间导热的导热结构;第二储气腔,与所述第一储气腔之间经自力式压力调节阀I、自力式压差调节阀Ⅱ和自力式压差调节阀Ⅲ连通,其中自力式压力调节阀I能在第一储气腔内空气压力的降低达到设定的中压值时使第二储气腔至第一储气腔导通;所述自力式压差调节阀Ⅱ、Ⅲ能在第一储气腔内的压力达到设定的高压值时,使第一储气腔至第二储气腔导通。
-
-
-
-
-
-
-
-
-